- 年份
- 2024(10484)
- 2023(13841)
- 2022(11580)
- 2021(10349)
- 2020(8818)
- 2019(19611)
- 2018(19322)
- 2017(37292)
- 2016(20389)
- 2015(21998)
- 2014(21589)
- 2013(21612)
- 2012(19668)
- 2011(17643)
- 2010(17753)
- 2009(16843)
- 2008(16853)
- 2007(15294)
- 2006(13544)
- 2005(12501)
- 学科
- 济(90770)
- 经济(90630)
- 业(89235)
- 企(79510)
- 企业(79510)
- 管理(76898)
- 方法(39635)
- 财(33230)
- 数学(31459)
- 数学方法(31246)
- 农(30218)
- 业经(29773)
- 务(22688)
- 财务(22670)
- 财务管理(22644)
- 制(22628)
- 农业(21815)
- 企业财务(21567)
- 中国(20650)
- 技术(18161)
- 体(16974)
- 贸(16139)
- 贸易(16132)
- 划(15998)
- 地方(15995)
- 易(15698)
- 策(14910)
- 体制(14684)
- 和(14559)
- 学(14467)
- 机构
- 学院(301261)
- 大学(296653)
- 济(131675)
- 经济(129507)
- 管理(119080)
- 理学(103406)
- 理学院(102326)
- 管理学(100956)
- 管理学院(100399)
- 研究(99346)
- 中国(77750)
- 财(63020)
- 京(61293)
- 科学(60571)
- 农(59582)
- 所(50977)
- 财经(50134)
- 业大(48047)
- 农业(47129)
- 研究所(46165)
- 江(45607)
- 经(45607)
- 中心(44786)
- 经济学(41168)
- 北京(37643)
- 经济学院(37450)
- 财经大学(37168)
- 院(35551)
- 州(35135)
- 商学(34397)
- 基金
- 项目(203280)
- 科学(161795)
- 基金(152034)
- 研究(142417)
- 家(134799)
- 国家(133667)
- 科学基金(115262)
- 社会(95429)
- 社会科(90646)
- 社会科学(90624)
- 基金项目(81028)
- 省(78701)
- 自然(75799)
- 自然科(74108)
- 自然科学(74085)
- 自然科学基金(72895)
- 划(65917)
- 教育(63308)
- 资助(61171)
- 编号(53534)
- 重点(46060)
- 部(45388)
- 创(45347)
- 业(44392)
- 发(43483)
- 创新(41707)
- 制(41610)
- 成果(41187)
- 国家社会(40865)
- 科研(39170)
- 期刊
- 济(145903)
- 经济(145903)
- 研究(85581)
- 农(55331)
- 中国(54341)
- 财(52238)
- 学报(49896)
- 管理(48134)
- 科学(46790)
- 大学(37860)
- 农业(37338)
- 学学(36798)
- 融(28194)
- 金融(28194)
- 财经(25945)
- 业经(25623)
- 技术(24295)
- 经济研究(23369)
- 经(22363)
- 业(22181)
- 问题(19687)
- 教育(18570)
- 技术经济(17004)
- 版(14885)
- 贸(14881)
- 现代(14709)
- 商业(14666)
- 世界(14640)
- 财会(14373)
- 科技(14119)
共检索到440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鹏
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进行结构分解的基础上,本文对1988-2005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88-1997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具有显著的扩大趋势,生产率增长效应是主导因素;而在1998 ̄2005年,地区差距显著缩小,其决定性因素则是劳动力转移导致的结构转换效应。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地区差距 结构冲击 结构转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孔令池 郝少博 高波
基于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技术扩散模型,探究地区间市场分割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效应。理论与实证检验发现,地区间市场分割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在短期本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有正向作用,而在长期本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不存在显著影响,外地市场分割始终不利于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地区间市场分割不利于区域内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总体提升,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结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区间市场分割主要通过影响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企业所拥有的市场需求规模,改变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的创新租金,从而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乃至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地区间市场分割对国有、出口依赖程度低、西部地区、低技术行业和低融资依赖行业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非对称影响更强。拓展分析发现,外资管制放松会趋于强化本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但未能弱化外地市场分割对本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挤出效应。因此,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对接国内外市场,有利于强化企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继宗 郭克莎
制造业服务化是提高生产率还是降低生产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入手,以2000—2014年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投入产出表的43个国家或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考察了这种影响。研究发现,在经过改变估计方法、改变控制变量、替换核心变量和更换数据维度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抑制了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主要是存在服务要素投入结构层次低的问题。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在不同收入经济体、不同时期、不同服务要素来源、不同服务要素投入和不同制造业行业中存在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主要是通过降低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经济优势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抑制效应;服务投入结构优化可以抑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在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中,应更加注重优化服务业投入结构,提高服务业生产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孙丽
基于2004—2019年省级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减税对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增值税减税显著提高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地区制度环境发育越好,其增值税减税效应越突出,且“营改增”后增值税减税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有所增强;增值税减税通过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影响制造业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路径则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值税减税所带来的税制结构优化推动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鉴于此,立足财税环境现实,增值税减税应注重策略的调整,在税制优化中增强减税成效;提升增值税减税的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红利,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减税力度;同步优化直接税制,拓展税制结构转变所带来的减税空间,推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慧 邹昭晞
基于要素投入视角,使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投入服务化对生产率影响的行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水平不高,并有下降趋势;投入服务化有利于制造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但作用不明显;投入服务化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效应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在高技术行业和低技术行业的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投入服务化 制造业 生产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文章利用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物流外包率进行计算,以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增长效应及外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负,带来的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及中性的技术退步;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受物流外包的负向影响小于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物流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同时技术进步减少了大规模行业的物流外包,其主要是通过改变内外部成本结构,扩大了大型企业的边界。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外包 生产率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鹏 程施 刘海洋
论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了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生产率效应,并采用空间俱乐部模型区分了各种效应的地区差别。结果表明,1988-1997年和1998-2009年两个时期,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的静态专业化效应,并且在后期东部的静态专业化效应强于中西部;在整个研究期间,东部和中西部均不存在显著的动态或静态的多样化效应;规模效应在两个时期有所差异,前期在东、中西部均不显著,后期东部存在显著的负向规模效应,而中西部存在正向规模效应,显示出过度集聚开始在东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拥塞效应。
关键词:
集聚效应 生产率 专业化 多样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纪军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据,根据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重点研究了沉没成本和以国有经济比重度量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和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我们发现,沉没成本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的降低显著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同时行业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性,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企业的进入退出分析以及行业生产率的分解,行政性进入壁垒降低对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有企业的进入退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国有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持续提高,对总体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行政性进入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平 卢现祥
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的关系反映在“结构红利假说”中。本文使用扩展的shift-share方法检验了中国制造业在1985~2003年的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得到三个基本的结论:第一,如果不考虑Verdoorn效应,估算结果有可能产生误差。生产要素从低Verdoorn弹性值的行业转移到高Verdoorn弹性值的行业有利于生产率的增长,反之相反。第二,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并没有导致显著的“结构红利假说”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制造业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中,劳动和资本要素并没有向高生产率增长率的行业流动。第三,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更偏向于“yeast-process”而不是“mushro...
关键词:
结构变动 生产率增长 结构红利假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正华 武展 李晓钟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就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剖析。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6—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汇率改革以来中国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影响,汇率与企业生产率负相关;企业资产、营业利润、FDI、出口依存度、资本密集度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传递效应。
关键词:
汇率 企业生产率 制造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翠 符大海 许召元
本文基于产业总生产率变化分解的研究思路,以1999—2007年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为分析对象,分别考察了资源在持续出口、开始出口、停止出口和持续不出口四种出口状态企业间的重新配置以及各出口状态企业生产率的自身增长对制造业总生产率的贡献。研究表明,除开始出口企业外,资源在其他三种出口状态企业间的重新配置都降低了制造业总生产率,即存在资源误置现象。就自增长而言,各种出口状态企业生产率自身变化都对制造业总生产率做出了贡献,但生产率自身增长的主要来源不同。
关键词:
生产率 资源重置 自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翊 陈雯 骆时雨
本文将进口中间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构建了一个进口中间品通过数量、种类和价格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OMTRADE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进口中间品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中间品进口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数量和种类效应,价格效应对出口依存度较小的行业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恬
为了加入WTO,我国进行了以进口关税减让为主的贸易政策改革。那么关税减让所引起的国内市场开放对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是产生了冲击,还是激励企业提高了经营效率,进而提高了制造业行业的生产率?本文采用我国加入WTO前后(1999-2004年)27个制造业内资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关税减让的贸易政策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进口关税减让对制造业内资行业的生产率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美国进口关税减让则有提高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的作用。
关键词:
关税减让 贸易政策 生产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顺武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内R&D与FDI活动本身能显著地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对低R&D密集度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高R&D密集度行业;由于产业结构的低水平与国内企业较弱的技术吸纳能力,FDI未能形成正向的间接外溢效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实现市场有序竞争,从而刺激国内R&D投资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刺激FDI投资数量与质量的上升,对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促进中国结构的优化和高端化,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R&D FDI 生产率 吸纳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资进入自由化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研究——基于制造业规模分布及其变化
门槛效应、制造业地区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贸易开放的视角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动力与新进企业超级成长效应——基于改进的动态Olley-Pakes生产率变化分解方法
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多中心结构演变特征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
全球制造业传统与环境生产率变化及收敛性的比较论证
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什么影响了制造业行业内生产率结构变化?——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FDI地区差距的度量及其制造业竞争力效应
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