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3)
2023(15191)
2022(13077)
2021(12074)
2020(10263)
2019(23423)
2018(23334)
2017(45356)
2016(24566)
2015(27890)
2014(27742)
2013(27653)
2012(24869)
2011(22186)
2010(22178)
2009(21004)
2008(20951)
2007(18602)
2006(16655)
2005(15065)
作者
(71206)
(59141)
(58888)
(55936)
(37779)
(28214)
(26618)
(23048)
(22384)
(21251)
(20069)
(20017)
(18912)
(18794)
(18297)
(17835)
(17623)
(17432)
(16838)
(16791)
(14631)
(14604)
(14369)
(13590)
(13278)
(13208)
(13155)
(13069)
(11835)
(11623)
学科
(103808)
经济(103648)
(97148)
管理(89688)
(87159)
企业(87159)
方法(46971)
数学(37349)
数学方法(36976)
(33921)
(32225)
业经(32129)
中国(25488)
(24238)
财务(24148)
财务管理(24117)
(23918)
企业财务(22797)
农业(22225)
技术(20277)
理论(19254)
(18926)
(18543)
地方(18523)
(17771)
(17591)
(17548)
贸易(17540)
(16996)
(16541)
机构
学院(358975)
大学(356047)
管理(147544)
(145146)
经济(142126)
理学(127315)
理学院(125990)
管理学(124122)
管理学院(123471)
研究(113702)
中国(87571)
(75751)
(70146)
科学(68784)
(58325)
(56605)
财经(55576)
(53450)
业大(52558)
中心(51119)
研究所(50967)
(50371)
北京(47669)
农业(45609)
(43582)
师范(43225)
(42898)
经济学(42685)
(41109)
财经大学(41060)
基金
项目(238346)
科学(188680)
研究(176661)
基金(173904)
(149712)
国家(148396)
科学基金(129462)
社会(112128)
社会科(106226)
社会科学(106200)
(93341)
基金项目(92424)
自然(83927)
自然科(81973)
自然科学(81954)
自然科学基金(80529)
教育(79826)
(76969)
编号(71767)
资助(71288)
成果(57706)
(52588)
重点(52248)
(51587)
(50007)
课题(48765)
创新(47488)
(47156)
国家社会(45576)
(45538)
期刊
(165398)
经济(165398)
研究(106628)
中国(66603)
管理(58330)
(56788)
(54527)
学报(51970)
科学(49751)
大学(40434)
学学(38275)
农业(37778)
教育(34974)
技术(33790)
(30751)
金融(30751)
业经(29170)
财经(27643)
经济研究(25244)
(23586)
(21333)
问题(21224)
技术经济(19421)
现代(17863)
理论(17288)
科技(17025)
商业(16837)
财会(16612)
(16137)
实践(15573)
共检索到528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秉镰  林坦  
物流外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本文首先从核心竞争力、交易成本、供应链管理和专业化分工四个理论视角对物流外包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估算了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外包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物流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流外包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非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下,物流外包会带来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同时伴随着中性的技术退步,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正。最后本文落脚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文章利用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物流外包率进行计算,以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增长效应及外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负,带来的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及中性的技术退步;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受物流外包的负向影响小于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物流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同时技术进步减少了大规模行业的物流外包,其主要是通过改变内外部成本结构,扩大了大型企业的边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瑜婷  
文章从中国服务发包方视角和制造业微观层面出发,将服务外包细分为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两部分,对比分析两者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影响。采用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原材料外包和服务外包都明显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并且国内服务外包相较于国际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凤羽  唐华明  
本文结合2002~2011年制造业16个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深入比较研究跨国反向服务外包3种模式,即跨国反向信息技术外包、跨国反向业务流程外包和跨国反向知识流程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这3种模式对当前制造业生产率均为负向影响,且跨国反向信息技术外包对生产率负向影响最小,跨国反向知识流程外包对生产率负向影响最大;3种模式对未来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程度均会减弱,且跨国反向信息技术外包减弱程度最大,跨国反向知识流程外包减弱程度最小;这3种模式中,跨国反向知识流程外包投入变化对生产率变化呈正向显著影响,其他两种模式投入变化对生产率变化呈负向不显著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煜  骆温平  刘华荣  
运用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物流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两者的关联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经济区外,其他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制造业;技术进步是影响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东部、南部和北部沿海经济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水平较高,西南、长江中游和黄河中下游经济区次之,东北和大西北两业联动水平最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制造业集聚与其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互为因果、互相强化的关系,制造业集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反作用于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动态面板联立方程结果显示,考虑被解释变量滞后项作用后,制造业过度集聚产生拥挤效应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就业密度增加仍然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正向作用,劳动生产率提高仍然有利于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制造业空间集聚存在自我强化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毅军  刘浩  
制造业服务外包不仅作用于制造业的资源整合与生产率的提升,对服务业同样会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制造业服务外包对服务业产出、劳动力转移、生产率及其增长滞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短期内,制造业服务外包导致了服务业产出和劳动力投入的双重增加,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净效应具有不确定性,但会加剧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滞后程度:从长期看,服务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性的影响减弱,服务业企业通过服务创新减少劳动力投入量,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缩小与制造业的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白瑜婷  
本文从中国作为服务发包方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国内服务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出口的不同影响,并考虑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差异引起的系数变化。采用中国2000-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服务外包,通过面板OLS回归和门限回归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际服务外包明显有利于制造业出口,国内服务外包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出口;生产率较低的制造业行业,其国际服务外包对出口的影响大于生产率较高的行业。最后从结论出发,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海  王皓  朱明侠  
本文从理论与现实角度出发,基于全要素生产效率对社会就业影响关系的分析,运用DEA方法实际测算了我国2000-2016年制造业26个行业的全要率生产率,并构建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TFP、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促进多数行业就业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对以国有企业和资本密集为主的石油加工、电气机械等行业人口就业具有负效应;技术进步对食品、纺织、冶金、化学纤维等轻工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负效应,而技术效率的提高对这些行业则具有正效应;劳动人口的增长可促进产出增加,且工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更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促进技术进步与实现充分就业的平衡,推动经济更为平稳健康发展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丽  贺书锋  
本文采用Feenstra和Hanson的国际外包计算方法,使用1987年至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延长表数据,计算了中国14个制造业行业的服务国际外包和实物国际外包。研究发现制造业国际外包在1997年开始加速增长,高技术行业实物外包水平高于中低技术行业。进一步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服务外包和实物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都有显著正效应,服务外包正效应显著高于实物外包,并且服务外包正效应在1997年后明显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霞  
本文基于东道国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在分析跨国公司离岸外包影响东道国制造业生产率这一微观机理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服务外包承接率指标,利用2006~2010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生产率的效应。Robust OLS和工具变量法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金融业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较大,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业的制造业生产率效应较小,但均在统计上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测评满足外需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承接外包变量影响不显著外,至今为止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承接外包行为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因此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不支持"承接外包促进效率"假说。研究认为,国家应重新审视和合理调整目前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投入为主的贸易结构和以承接国外加工业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翔  李小平  周大川  
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变化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相对干净类行业和高技术类行业具有较高的碳生产率,相对污染类行业和中低技术类行业的碳生产率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不同分类的行业所具有的收敛特征不尽相同。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具有正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负的结构效应。在低碳经济时代,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术创新、优化行业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丽娟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7-2015年台湾制造业各行业运行效率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发现,台湾制造业各行业效率分化明显,各行业运行效率提升的来源呈现较大差异,其中技术变化的贡献趋于弱化,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不同行业效率的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劳动生产力和市场环境状况对台湾制造业生产率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行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则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即时影响效应。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台湾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规律和经验对大陆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