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6)
- 2023(15817)
- 2022(13517)
- 2021(12543)
- 2020(10713)
- 2019(24327)
- 2018(24164)
- 2017(46975)
- 2016(25464)
- 2015(28647)
- 2014(28512)
- 2013(28333)
- 2012(25758)
- 2011(22916)
- 2010(23105)
- 2009(21797)
- 2008(21953)
- 2007(19557)
- 2006(17641)
- 2005(16225)
- 学科
- 济(105390)
- 经济(105220)
- 业(99608)
- 管理(92877)
- 企(90227)
- 企业(90227)
- 方法(45300)
- 财(35623)
- 数学(35471)
- 数学方法(35020)
- 业经(33304)
- 农(32869)
- 中国(26042)
- 制(25983)
- 务(25213)
- 财务(25138)
- 财务管理(25099)
- 企业财务(23785)
- 农业(22674)
- 技术(20829)
- 理论(20061)
- 和(19472)
- 地方(19454)
- 体(18896)
- 学(18687)
- 划(18588)
- 贸(18157)
- 贸易(18149)
- 策(17787)
- 易(17624)
- 机构
- 学院(367482)
- 大学(365367)
- 管理(150443)
- 济(147946)
- 经济(144704)
- 理学(128776)
- 理学院(127459)
- 管理学(125524)
- 管理学院(124843)
- 研究(117062)
- 中国(91997)
- 京(78231)
- 财(73699)
- 科学(70067)
- 所(58217)
- 农(57709)
- 财经(57445)
- 江(56111)
- 中心(53216)
- 业大(52344)
- 经(51990)
- 研究所(51920)
- 北京(49687)
- 范(45552)
- 师范(45204)
- 州(45051)
- 农业(44769)
- 经济学(43204)
- 院(42507)
- 财经大学(42315)
- 基金
- 项目(239935)
- 科学(190044)
- 研究(179950)
- 基金(174493)
- 家(149642)
- 国家(148297)
- 科学基金(129467)
- 社会(113574)
- 社会科(107543)
- 社会科学(107515)
- 省(94286)
- 基金项目(92565)
- 自然(83405)
- 教育(81667)
- 自然科(81464)
- 自然科学(81448)
- 自然科学基金(80009)
- 划(77760)
- 编号(74069)
- 资助(71309)
- 成果(60500)
- 部(52857)
- 重点(52736)
- 创(51985)
- 发(50505)
- 课题(50393)
- 制(48127)
- 创新(47857)
- 项目编号(46337)
- 国家社会(45998)
- 期刊
- 济(172868)
- 经济(172868)
- 研究(112377)
- 中国(72078)
- 管理(60914)
- 财(60842)
- 农(54663)
- 学报(51956)
- 科学(49653)
- 大学(40628)
- 教育(39550)
- 学学(38145)
- 农业(37397)
- 融(34447)
- 金融(34447)
- 技术(33318)
- 业经(30091)
- 财经(28817)
- 经济研究(25616)
- 经(24598)
- 问题(22609)
- 业(20886)
- 技术经济(19476)
- 现代(18287)
- 理论(18251)
- 财会(17840)
- 图书(17359)
- 科技(17297)
- 会计(16734)
- 商业(16515)
共检索到556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宇晴
制造业民营企业和国有资本通过“逆向混改”可以将不同所有制资本进行整合,相互协同取长补短,同步实现民营企业的价值提升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通过对制造业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协同问题的梳理发现,制造业民营企业存在管理结构不均衡、经营范围狭窄及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案例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逆向混改”成败的关键,即资本双方在管理、经营和财务方面是否取得了有效的协同,并分析了“逆向混改”过程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有效协同的具体实现方式,最后就管理、经营和财务层面在协同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类似制造业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协同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民营企业 逆向混改 协同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翟淑萍 范润 缪晴
文章基于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逆向混改”视角,以2013—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够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税收规避程度,且这一作用在国有股权参与度高、参股国有股权具有本地属性的民营企业中更加明显;作用渠道的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抑制民营企业税收规避行为。此外,在税收征管强度低的地区,国有股权参股对抑制民营企业税收规避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说明国有股权参股能够发挥对税收征管不足的补充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合理布局国有资本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营造公平税收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翟淑萍 范润 缪晴
文章基于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逆向混改”视角,以2013—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够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税收规避程度,且这一作用在国有股权参与度高、参股国有股权具有本地属性的民营企业中更加明显;作用渠道的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抑制民营企业税收规避行为。此外,在税收征管强度低的地区,国有股权参股对抑制民营企业税收规避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说明国有股权参股能够发挥对税收征管不足的补充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合理布局国有资本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营造公平税收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辉 张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卡点瓶颈。民营企业面临经营上的融资约束大、股权质押比例高、债券违约风险大、业绩衰退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以合力泰引入福建电子为例,基于博弈论分析了案例公司混改的动因,并通过分析引入国有资本后案例公司的各方面表现,总结了此次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混改的效果。研究发现,逆向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该案例中成为民营企业纾困的重要路径。研究结论为今后类似问题的理论考察和实践评价提供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新 钞康健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时代背景下,其能否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不仅关乎着民营企业能否做强做大,更影响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逆向混改”视角,以2009—2020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且这一作用在国有资本参与度高、地方层级国有资本参股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时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发挥“资源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本文的研究为民营企业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完善其投融资行为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霍远 汪滔
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角逐中如何聚焦主业经营、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俨然成为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以沪深A股2013~2021年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逆向混改对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逆向混改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且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逆向混改通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和缓解代理问题削弱民营企业多元扩张的动机,倒逼民营企业聚焦主业经营。在实业类国有资本和央企国有股参股民营企业中,逆向混改降低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作用更显著。逆向混改在降低民营企业盲目多元扩张的同时,亦能促进民营企业回归主业经营,增加研发投入与提升创新产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俊
我国制造业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具有获取稀缺战略性资源、重构企业内分工以及增强消费者认同等独特功效,同时也面临缺乏价值链高端环节运作经验、缺乏高级垄断性生产要素和强势企业文化等弱势困境。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发现,具有某些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实施"借力"策略和渐进式文化整合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逆向跨国并购的成功,而预设交易成功、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却使我国部分实施逆向跨国并购企业付出惨重代价。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跨国并购 逆向跨国并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广乾 赵梦洁 李俊超
组织韧性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逆向混改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培育和提升民营企业韧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9—2020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考察了逆向混改对民营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逆向混改可以通过拓宽民营企业的董事关系网络,提升董事关系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丰富度,进而提升民营企业韧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逆向混改对民营企业韧性提升的空间变小,表明应根据民营企业具体情况权衡入股时机,分类推进逆向混改。此外,当国有股东属于投资类股东以及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逆向混改对民营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为培育和提升民营企业韧性,应进一步增强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速构建“国民共进”的市场经济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宁 张洪烈
国有资本逆向入股民营企业追求“国民”间长期合作而不是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基于引入国有股权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股性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而控股性国有股权则不利于民营企业双元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参股性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而控股性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越弱。市场化程度对国有股权的创新效应具有“扬长避短”之效。在采用替换核心变量和变量滞后取值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结论可为推进国有资本监管改革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婷 刘晟勇 毕晓方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战略选择。利用沪深2007—2022年民营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逆向混改视角下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能够促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国有股权能够提升民营企业认知合法性,表现为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稳定性、经营合规性,以及强化东道国生存率对民营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积极作用;国有股权能够提升民营企业实用合法性,表现为强化资源获取认可、信息披露透明度对民营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积极作用,抑制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对民营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当民营企业具有较高国际化注意力、面临竞争激烈的国内技术市场环境时,国有股权更有助于民营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国有股权加速民营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有助于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质量。结论可为民营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制定并完善逆向混改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庄子萱 冉渝 殷皓洲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逆向混改”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其环境责任的承担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逆向混改”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民营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逆向混改”显著促进民营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进一步分析发现:(1)当国有资本形成与非国有资本的股权制衡时,会削弱“逆向混改”发挥的促进作用;(2)承担意愿方面,“逆向混改”能够发挥企业声誉提升的作用,在声誉较低的民营企业,能更显著地促进其承担环境社会责任;(3)承担能力方面,“逆向混改”使民营企业倾向于聘请熟悉国内企业管理政策的本土高管团队,从而促进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本文有助于加深对于民营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威
“逆向混改”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所带来的股东资源与监督治理效应势必影响审计师风险感知。本文以2013-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常审计费用视角,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民营企业“逆向混改”程度越深,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小,异常审计费用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发挥了中介作用;异常审计费用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负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上;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对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带来的风险变化更敏感。结果表明:“逆向混改”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财务信息风险,审计师感知到风险变化后增加了审计费用调降的空间。本研究基于审计师风险感知视角探讨了“逆向混改”的经济后果,为促进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协同发展,进而实现“国民共进”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曾敏刚 周彦婷
分析我国实施逆向物流的现状及实践,提出第三方物流(3PL)、制造企业、政府及消费者等两阶段多方博弈模型,第1阶段是制造企业、政府、消费者之间的"多方博弈"模型,第2阶段是制造企业与3PL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根据产品回收价值的高低和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产品分类,分析不同种类的产品的博弈过程,得出各主体的逆向物流参与决策,以及制造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以废旧台式电脑逆向物流为例进行博弈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逆向物流 制造企业 多方博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盛革
基于协同商务理论,文章提出了制造业企业协同电子商务模式,即搭建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集成平台和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区域ASP平台,通过松耦合方式构筑相互衔接的信息交互网络,开展基于Web的协同社区服务,进而形成协同商务模式。同时,文章给出了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协同电子商务ASP平台的设计架构,描绘了制造业企业协同电子商务网络结构视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沈玲 戚依南 肖雯娟
以北京、上海及广州地区制造业企业的相关抽样数据为样本,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协同实践模式与动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探索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存在平均型、积极型、消极型和投资型四种绿色协同模式;绿色协同模式的选择依赖于不同的激励动机,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得到不同的绿色协同模式企业在竞争力因素、法律法规因素和社会责任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指导企业在特定驱动力下选择更为适合的绿色协同模式。
关键词:
绿色协同模式 协同动机 制造业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