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0)
2023(19002)
2022(15743)
2021(14618)
2020(12218)
2019(27970)
2018(27934)
2017(54250)
2016(29498)
2015(33199)
2014(33282)
2013(32567)
2012(29302)
2011(26134)
2010(26328)
2009(24672)
2008(24370)
2007(21825)
2006(19403)
2005(17718)
作者
(83444)
(69225)
(68922)
(65689)
(44391)
(32946)
(31408)
(26972)
(26349)
(24989)
(23554)
(23501)
(22182)
(22101)
(21315)
(21096)
(20723)
(20519)
(19878)
(19858)
(17247)
(17107)
(16795)
(15919)
(15525)
(15513)
(15492)
(15463)
(13903)
(13559)
学科
(119246)
经济(119075)
(103560)
管理(98764)
(91336)
企业(91336)
方法(52951)
数学(42916)
数学方法(42194)
(36567)
(36486)
业经(35370)
中国(32461)
(27998)
(25098)
农业(25093)
财务(25007)
财务管理(24969)
企业财务(23660)
理论(23095)
地方(22445)
技术(22055)
(22013)
(20933)
(20492)
贸易(20478)
(19881)
(19801)
(19540)
(19063)
机构
学院(418145)
大学(415406)
管理(167725)
(165752)
经济(162025)
理学(144096)
理学院(142579)
管理学(140031)
管理学院(139249)
研究(133382)
中国(103372)
(89042)
科学(81125)
(80445)
(66080)
(65875)
(63517)
财经(63146)
中心(60872)
业大(60096)
研究所(59414)
(57235)
北京(56160)
(53462)
师范(53005)
农业(51195)
(51169)
经济学(49139)
(48701)
财经大学(46622)
基金
项目(277147)
科学(219046)
研究(206704)
基金(200506)
(172799)
国家(171280)
科学基金(148939)
社会(130374)
社会科(123451)
社会科学(123415)
(109158)
基金项目(105447)
自然(95635)
教育(95151)
自然科(93446)
自然科学(93428)
自然科学基金(91751)
(90509)
编号(85781)
资助(82374)
成果(70036)
重点(61516)
(60633)
(59080)
课题(58828)
(58691)
创新(54588)
(53421)
项目编号(53362)
国家社会(53129)
期刊
(189650)
经济(189650)
研究(123972)
中国(83341)
管理(66302)
(64749)
(61935)
学报(61195)
科学(57490)
教育(48414)
大学(47846)
学学(44757)
农业(42444)
技术(38804)
(38196)
金融(38196)
业经(33104)
财经(31131)
经济研究(29445)
(26651)
问题(24554)
(23650)
图书(22917)
技术经济(21418)
现代(20006)
理论(19623)
科技(19343)
(19262)
商业(19078)
财会(18420)
共检索到625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国  
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增值过程,企业客户不仅包括最终消费者,还包括上中下游企业等供应链节点环节,因而企业服务化转型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一种是面向生产企业,以流程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根据这一导向,提出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自营性服务、协作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布和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化转型模式,探讨了服务化转型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企业类型-转型模式-服务类型-产品服务系统"组成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体系结构。认为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岚  莫凡  
在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以各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以谋求自己企业更长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文章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服务化转型以来的战略变化及为新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进而分析促成海尔有效转型的条件,提出服务化转型有效实施的策略,以此为有服务化转型意向和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岚  莫凡  
在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以各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以谋求自己企业更长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文章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服务化转型以来的战略变化及为新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进而分析促成海尔有效转型的条件,提出服务化转型有效实施的策略,以此为有服务化转型意向和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吉超  
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中包含的服务成分逐渐增加的现象,当前服务化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工业产品复杂度不断提高、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高价值环节重心的转移以及产业分工深化是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主要成因。我国制造业服务化面临能力不足、认识偏差、路径模式不明晰、供需结构性错配、产业链低端锁定等问题。总体来看,制造企业服务化可以通过产品定制化、提供增值服务、便捷交易服务、专注研发设计与营销、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制造等路径和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岚  莫凡  
在需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以各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以谋求自己企业更长的生存与更好的发展。文章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服务化转型以来的战略变化及为新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途径,进而分析促成海尔有效转型的条件,提出服务化转型有效实施的策略,以此为有服务化转型意向和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安家骥  狄鹤  刘国亮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关注重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催生以需求为中心的商业理念、模式和业态,但同时需要更为高效的创新、研发流程和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从组织变革视角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产业布局的战略性变革、研发部门的结构型变革、生产销售的流程主导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等路径来实现。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战略端,应搭建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协同平台;在结构端,要培育行业创新生态,强化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财税保障;在流程端,要大力推广以数字驱动的柔性生产新模式;在人才端,要一体推进研究导向型与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全民   王倩   王东旭   张茹莹  
为深入探究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模式及区域异质性,基于我国部分地区出台的24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采用文本挖掘、共词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地方政府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分析框架,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5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PMC),选择广东、山东、江苏、安徽、陕西、吉林六省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均值比较和凹陷指数分析方法找出政策优化路径。结果发现:(1)各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呈现内在一致性,只是具体支持方式存在一定差异;(2)各省政策总体较为合理,指数得分排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高,东部省份的政策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3)六省政策在转型依托和实现功能两方面表现优异,但在转型路径、支撑保障以及政策工具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要加强运用强制型政策工具等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丽娜  张超  朱卫东  
研究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内在机理,对促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化转型,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价值共创与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变革为研究对象,从战略、价值链、组织结构和核算制度视角研究如何通过价值共创行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发现: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服务化关键在于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核心在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目标是构建制造业的服务生态系统,而制造业企业成为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多主体、多资源或多因素的优化配置。海尔经验来源于中国本土实践,可在其他制造业企业中进行推广,以期促进服务化或互联网转型进程,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煜华  廖承军  向子威  
本文以“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驱动因素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28家代表性制造企业为样本,探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多因素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产品技术升级、数字平台搭建、企业战略转型、人才体系建设、企业竞争压力和客户需求变化均不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条件,单个因素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解释性不强;(2)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4个组态路径被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技术-组织-环境协同主导型、技术-环境主导组织协同型和组织-环境主导技术协同型,这3种类型的组态路径均能有效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产生演化背后多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高水平发展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黎辉  
卓越服务绩效来源于服务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有效实施。杭氧集团和陕鼓集团案例表明,"海星模式"在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方面效果显著。"海星模式"的运作机理是,企业首先通过内部培养、战略联盟或并购方式,打造服务能力集合体,以此作为向外延伸服务触角的能力平台。在服务需求强劲领域中生成新的服务触角,每个服务触角都有独特商业模式来支撑,并在目标市场中快速复制,以实现服务业的规模经济。服务能力集合体与各服务触角间的知识流动,使得各服务业务享受"同一屋檐"下的好处,从而产生经验经济。研究显示,服务业务的规模经济与经验经济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小芸  芮明杰  
笔者在归纳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一般性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上海现状提出上海制造业升级的模式是技术移植+自主创新模式逐步向自主创新+全球合作模式过渡。并进一步剖析在过渡模式条件下高新技术融入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路径。研究表明,上海需要从推动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增量产业、推进技术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融合三方面共同加强政策引导,才能全面实现制造业能级的提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琳琳   夏宜君   黄洁   刘玫燚   王雪红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工业互联网与不同行业的知识、经验、需求相融合持续创新,形成了一批聚焦行业特点、解决企业痛点、价值成效显著的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克莎  杨倜龙  
基于数字化改造的基础框架,本文将产业数字化改造分为IT架构升级、数据驱动、平台化和平台依附四类模式。制造业与服务业数字化改造的不同模式主要表现在:从IT架构升级看,制造业需要逐步建立数字化架构体系,而服务业应顺应数字化趋势,快速推进数字化架构体系升级;从数据驱动看,制造业需要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协同驱动,而服务业主要是消费端数据驱动;从平台化看,制造业主要需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而服务业主要需要打造消费端互联网平台;从平台依附看,制造业主要是依附生产性互联网平台,而服务业主要是依附消费互联网平台。同时,政府对两类产业数字化改造应采取不同的政策予以扶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安菊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工业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上海装备制造业遭受重创,探究上海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理论视角,本文分析了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影响上海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外部机遇与挑战以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快上海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对策及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雪原  Akhmara Murat  刘成龙  
在分析战略转型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要素体系,提出服务化初期战略转型模型架构,从价值主张维度提出构建制造企业服务化项目矩阵、可行矩阵,确定项目优先序,以及动态更新的具体流程和方法;从人力、知识、信息、组织资源等维度提出跨部门人员合作、知识搜集与利用、信息软硬实力提升及综合服务能力优化等转型管理方法,以及各要素相互促进的制造企业服务化初期战略转型模型,为处于服务化转型初期阶段的制造企业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与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