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3)
2023(12488)
2022(9854)
2021(8763)
2020(7412)
2019(16582)
2018(16726)
2017(32861)
2016(17859)
2015(19975)
2014(20042)
2013(19573)
2012(17525)
2011(15385)
2010(15696)
2009(15066)
2008(15084)
2007(13880)
2006(12500)
2005(11969)
作者
(48987)
(41010)
(40794)
(38665)
(26260)
(19127)
(18575)
(15680)
(15457)
(14745)
(14098)
(13677)
(13381)
(13139)
(12708)
(12348)
(12257)
(12001)
(11983)
(11627)
(10444)
(10063)
(9905)
(9361)
(9287)
(9251)
(9143)
(9113)
(8172)
(7997)
学科
(83203)
(75578)
经济(75451)
(75338)
企业(75338)
管理(71070)
(29270)
方法(28949)
业经(28935)
(26492)
中国(23523)
(22656)
(21102)
财务(21072)
财务管理(21047)
数学(20815)
数学方法(20684)
企业财务(19988)
农业(19169)
技术(16925)
(16694)
(14577)
(14556)
体制(14350)
理论(14125)
(13782)
地方(13584)
(12949)
银行(12934)
(12913)
机构
学院(255705)
大学(250543)
(110720)
经济(108489)
管理(102825)
理学(87368)
理学院(86568)
管理学(85574)
管理学院(85077)
研究(80323)
中国(65652)
(56044)
(52291)
科学(44561)
财经(43133)
(41460)
(39820)
(39339)
(39037)
中心(37208)
研究所(34696)
经济学(33918)
业大(33444)
北京(32665)
(32118)
财经大学(31516)
农业(30681)
经济学院(30536)
(29927)
师范(29643)
基金
项目(161033)
科学(129567)
研究(123430)
基金(118193)
(100140)
国家(99187)
科学基金(87804)
社会(81832)
社会科(77499)
社会科学(77481)
(63805)
基金项目(62348)
教育(55692)
自然(53735)
自然科(52512)
自然科学(52500)
自然科学基金(51662)
(51431)
编号(50421)
资助(46592)
成果(41357)
(36560)
(36507)
(36068)
(35925)
重点(35812)
(35073)
课题(34342)
国家社会(34021)
创新(33205)
期刊
(133098)
经济(133098)
研究(78108)
中国(54408)
(48039)
管理(44393)
(38910)
科学(32584)
学报(32123)
(27049)
金融(27049)
大学(26345)
农业(26129)
学学(24721)
教育(24613)
技术(24066)
业经(23769)
财经(22471)
经济研究(20720)
(19472)
问题(17552)
(15637)
技术经济(14299)
现代(13618)
财会(13453)
(13093)
世界(12906)
商业(12817)
会计(11997)
图书(11975)
共检索到398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罗军  
文章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机制,考虑了生产性服务效率和贸易自由化的调节效应,并利用中国产业层面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制造业服务化主要通过提升企业价值链地位促进就业技能结构优化,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存在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异质性和服务投入异质性,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中存在重要调节作用。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升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陆浩然  
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选取2001-2010年间我国制造业29个细分行业的经济发展数据,分别考察了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出口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企业研发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仅对中低技术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具有负的影响,而出口主导型FDI带来的技术溢出对高技术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就业技能结构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本深化程度的增加将降低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的占比,而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龙  
通过梳理FDI影响东道国就业技能结构的理论机制,将原始数据归口到直接消耗系数表中的15个相应行业,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FDI拉动了我国制造业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无明显影响,恶化了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FDI水平效应抑制了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不明显,是恶化就业技能结构的渠道;FDI前、后向关联效应拉动了制造业总体就业,优化了就业技能结构;随着行业FDI进入程度的提高,FDI前、后向关联对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均逐渐提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荣杰  李文慧  张义明  
基于2015—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从人工智能应用的视角探讨了服务化转型与就业技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有助于优化就业技能结构,人工智能应用正向调节服务化转型与就业技能结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服务类型异质性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发现:顾客支持类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应用在转型过程中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受限于制度约束,使得在人工智能应用的过程中,服务化转型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作用并不明显,而非国有企业则反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赵晓斐  
随着"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势必会对服务业就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OECD投入产出数据和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分析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服务业女性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制造业投入服务化通过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对服务业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使从事家庭生产的女性减少,服务部门的女性就业增加(创造效应);同时使女性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部门(转移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销、金融、电信和研发投入服务化对服务业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服务要素投入对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超过国内服务要素投入;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受教育年限较长的女性群体的就业影响更大,并且提高了女性的创业动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志醒  刘东升  
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合理。采用完全消耗系数度量生产服务化水平,分析表明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化水平较高,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类别主要是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批发和零售服务,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以制造业增加值率度量转型升级,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GMM回归方法,估计生产服务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服务类型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生产服务化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飚  蔡宏波  
本文基于产业关联性视角,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了服务业开放对本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显著增加了制造业就业总量,但随着服务业开放程度的提升,其对制造业的就业创造效应逐渐降低;服务业开放加剧了制造业企业就业两极化特征,即制造业高技能企业和低技能企业就业增加,中等技能企业就业减少,加剧了非贸易型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就业两极化特征;服务业开放对出口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更为明显;服务业开放主要通过生产率机制和成本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就业,并加剧制造业企业就业两极化特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池向东  
从郎咸平教授提出世界经济进入工商链条时代的6+1理论,到张瑞敏对外宣称要从制造业转向制造服务业把制造业外包,联想也说制造外包是一种高级模式。当下,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似乎已成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翔  杨双至  
基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的基本原理,以及考虑到过去40多年中国制造业长足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特征事实,利用2007~2020年我国20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制造业开放对服务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开放有助于推动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但对服务业结构合理化发展有一定负向影响。该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开放水平较高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制造业开放促进服务业结构转型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行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差距而发生变化。外资利用程度在制造业开放影响服务业结构转型中起到一定调节作用。随着制造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结构将趋于合理化,但服务业高级化水平可能会有所下调。基于此,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从深度与广度全面入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制造业开放,是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岳平  鲍春雷  
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既能通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又会因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而导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就业产生抑制作用。为此,需要以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为指导,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提升技术结构升级的就业促进作用、缓解抑制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双赢。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挺  苏雅  
国际贸易自由化使得诸多企业选择将产业转移至更低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这就意味着进口冲击会导致我国制造行业就业岗位的流失。通过理论逻辑的分析并通过实证检验证实制造业可以通过服务化有效地缓解进口冲击对我国制造业就业岗位造成的负面影响,实证检验证实了服务化的这种正向的调节作用,而且进口冲击造成的就业效应以及服务化的缓解作用都主要体现在重工业部门中,进一步的分析也表明不同业务类型的服务化在这其中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制造业在面对进口冲击时,行业内的劳动力需求以及供给会受到影响,研究其作用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制造业服务化在这其中的调节性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世华   戴玉芳   王栋   陈位斌   刘小惠  
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法构造衡量大数据应用程度指标,探讨了企业层面大数据应用影响制造业服务化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大数据应用与制造业服务化呈U型关系,在一系列检验后结果仍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低服务业开放环境、拥有高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当大数据应用水平越过阈值后会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将制造业服务化分类研究,发现大数据应用对嵌入式服务化影响显著为正,而对混入式服务化产生U型效应。(3)机制分析表明,提升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市场匹配度和降低融资成本是大数据应用提升制造业服务化的重要渠道。研究结论为推进大数据应用与制造业服务化高效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先国,周礼,来君  
文章在对技术进步的技能偏态性理论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利用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用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形式的计量模型,对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态性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技能偏态性的特点,导致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高技能劳动力所占的就业比重和收入比重的增加。同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中“技工荒”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大鹏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世界经济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制造业通过服务化转型,增加产品中知识型服务要素的密集度,可以带来产品种类增加,实现范围经济,同时降低价值链各环节间的协调成本,提高利润水平,实现产业从低端向高端的升级。本文借助投入产出数据构建的面板模型量化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升级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中间投入的确对制造业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但服务要素投入对不同类型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国  
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增值过程,企业客户不仅包括最终消费者,还包括上中下游企业等供应链节点环节,因而企业服务化转型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一种是面向生产企业,以流程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根据这一导向,提出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自营性服务、协作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布和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化转型模式,探讨了服务化转型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企业类型-转型模式-服务类型-产品服务系统"组成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体系结构。认为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