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6)
- 2023(19385)
- 2022(16023)
- 2021(14757)
- 2020(12529)
- 2019(27984)
- 2018(27768)
- 2017(53351)
- 2016(28760)
- 2015(31859)
- 2014(31425)
- 2013(30998)
- 2012(27776)
- 2011(24437)
- 2010(24371)
- 2009(22543)
- 2008(22270)
- 2007(19859)
- 2006(17421)
- 2005(15663)
- 学科
- 济(113319)
- 经济(113157)
- 业(106141)
- 管理(98811)
- 企(93328)
- 企业(93328)
- 方法(51091)
- 数学(41656)
- 数学方法(41190)
- 财(38213)
- 农(35621)
- 业经(34547)
- 中国(31688)
- 制(28256)
- 务(25752)
- 财务(25683)
- 财务管理(25642)
- 技术(24965)
- 农业(24918)
- 企业财务(24350)
- 贸(20735)
- 贸易(20718)
- 易(20205)
- 理论(20196)
- 银(19928)
- 银行(19879)
- 地方(19866)
- 体(19681)
- 划(19291)
- 和(19126)
- 机构
- 学院(400137)
- 大学(396799)
- 济(164752)
- 经济(161425)
- 管理(161251)
- 理学(139042)
- 理学院(137671)
- 管理学(135503)
- 管理学院(134752)
- 研究(125875)
- 中国(99660)
- 京(82323)
- 财(80354)
- 科学(76254)
- 农(69613)
- 财经(62860)
- 所(61973)
- 江(61317)
- 业大(60678)
- 中心(59627)
- 经(57276)
- 研究所(55771)
- 农业(54582)
- 北京(50657)
- 经济学(49955)
- 州(47851)
- 范(47040)
- 财经大学(46561)
- 师范(46440)
- 院(45607)
- 基金
- 项目(270863)
- 科学(215123)
- 基金(198598)
- 研究(196514)
- 家(173599)
- 国家(172106)
- 科学基金(149506)
- 社会(127540)
- 社会科(121005)
- 社会科学(120975)
- 省(106981)
- 基金项目(105478)
- 自然(97071)
- 自然科(94935)
- 自然科学(94909)
- 自然科学基金(93266)
- 教育(90174)
- 划(88931)
- 资助(79251)
- 编号(78386)
- 成果(62053)
- 创(60911)
- 重点(60664)
- 部(59647)
- 发(57582)
- 创新(56317)
- 课题(53422)
- 国家社会(53409)
- 制(53182)
- 业(52038)
- 期刊
- 济(181606)
- 经济(181606)
- 研究(113242)
- 中国(81867)
- 财(66064)
- 管理(64986)
- 农(64209)
- 学报(61761)
- 科学(57491)
- 大学(48080)
- 学学(45669)
- 农业(43505)
- 教育(38552)
- 融(38239)
- 金融(38239)
- 技术(38042)
- 业经(31489)
- 财经(31392)
- 经济研究(28434)
- 经(27032)
- 业(25668)
- 问题(23910)
- 技术经济(21501)
- 科技(20295)
- 版(19389)
- 现代(18776)
- 财会(18759)
- 商业(18480)
- 贸(18112)
- 理论(17707)
共检索到59652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邢会 陈园园 高素英
产业融合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为探究服务化转型对行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2002—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实证研究,并对技术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同时结合我国服务化发展特征展开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创新绩效产生“U”型影响,我国当前整体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尚处于“U”型曲线下降区;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可通过提高技术吸收能力,间接对创新绩效发挥作用;相比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对创新绩效的驱动效果更显著。研究为有效推进服务化转型进程、扩展制造业创新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莉 胡逸群
选取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1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验证FDI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并建立基于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 FDI对我国制造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2) 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吸收能力在FDI技术溢出影响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綦良群 高文鞠
基于组织网络理论和创新互动观,构建起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系统影响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基于此,本文以东北地区典型的装备制造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产业融合系统要素与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间关系,探究不同网络特性下这一关系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考察装备制造业内生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融合系统要素、网络特性对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融合系统组织网络在融合主体与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融合环境与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装备制造业吸收能力既正向调节融合系统组织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也正向调节融合系统组织网络的中介机制,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楠 孙可远
利用2014—2016年879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数据,针对企业多种国际化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突破传统资源观和学习观,验证企业吸收能力在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及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国际化行为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其中海外人才促进效果最强,海外出口次之,海外研发最弱。2.企业吸收能力在部分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3.研发投入在不同国际化行为与吸收能力间均存在调节作用,效果不同。
关键词:
国际化行为 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 研发投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翟瑞瑞 陈岩 姜鹏飞
对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能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模式 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锋
以OEM和ODM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代工联盟,为国际知识溢出创造了一种有效的实现机制。在全球化开放创新的背景下,代工制造业的知识吸收和技术创新行为受到当地知识产权保护和融资约束等制度环境的影响。文章利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代工制造业的企业调查数据和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融资便利的经济环境中,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相对更重要,政府在配套资金、财政补贴、融资担保等方面的融资支持和服务对代工制造业知识吸收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基于现有的样本,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知识吸收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尚不确定。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红宾 王正斌
本文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网络强度、网络稳定性、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网络的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应重视外部网络结构,提高自己的吸收能力,充分利用外部网络,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创新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
网络结构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笔者利用珠三角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对本土供应商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溢出对供应商技术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供应商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即供应商的吸收能力不仅有利于其技术创新,而且强化知识溢出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隐性知识溢出在吸收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下,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更明显。此外,笔者对国内市场导向和出口导向型供应商进行了分组检验。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本土供应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钰莹 原长弘 张树满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陕西省112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吸收能力在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政策支持、市场竞争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中介了这一正向关系;政策支持加强了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正向作用,而市场竞争强化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产学研协同管理实践、国家产学研创新体系完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核成 李鑫
网络嵌入是为企业提供关键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南高新技术示范区内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网络权力为中介因素、吸收能力为调节因素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2)网络权力在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杰义 曹金霞 刘裕琴
文章基于国际化理论和网络嵌入性理论,利用2009-2015年沪深A股258家跨国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重网络嵌入性、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网络嵌入性具有双重特征,双重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双重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完善了跨国公司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边界条件,并对促进跨国公司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建民 王红燕
以企业的知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205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下,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资本的外部横向关系资本与纵向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斜向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在吸收能力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下,横向与纵向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性加强;斜向关系资本与创新绩效由U型关系转化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张键国
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效果的分析框架,引入吸收能力调节作用来揭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受制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纵向关系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横向关系资本则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正向调节纵向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扭转了其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格局。企业要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否则,仅仅靠强化与政府的关系只会损害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苏敏艳 郑慧凌 王紫红 高山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对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尚未达成一致认识。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和Tobit经济计量模型,对国内医药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对并购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在技术并购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升创新绩效时,需要注重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建中 杜宪
构建了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验证,揭示了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与团队创新绩效正相关作用、吸收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