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2)
- 2023(16182)
- 2022(13043)
- 2021(11742)
- 2020(9669)
- 2019(21286)
- 2018(21146)
- 2017(40726)
- 2016(22122)
- 2015(24242)
- 2014(24034)
- 2013(23614)
- 2012(21113)
- 2011(18673)
- 2010(18671)
- 2009(17794)
- 2008(17675)
- 2007(15915)
- 2006(14227)
- 2005(13209)
- 学科
- 业(90639)
- 济(89419)
- 经济(89271)
- 管理(81626)
- 企(80318)
- 企业(80318)
- 方法(36382)
- 财(31854)
- 农(31468)
- 业经(31405)
- 数学(27910)
- 数学方法(27665)
- 中国(24844)
- 制(24128)
- 务(22283)
- 农业(22262)
- 财务(22250)
- 财务管理(22221)
- 企业财务(21103)
- 技术(18904)
- 体(17278)
- 贸(16633)
- 贸易(16623)
- 划(16543)
- 易(16194)
- 策(15715)
- 地方(15707)
- 和(15666)
- 理论(15309)
- 银(14986)
- 机构
- 学院(316134)
- 大学(311456)
- 济(131584)
- 经济(128953)
- 管理(125311)
- 理学(107560)
- 理学院(106529)
- 管理学(105070)
- 管理学院(104510)
- 研究(102069)
- 中国(80776)
- 京(65051)
- 财(64013)
- 科学(61617)
- 农(59578)
- 所(51325)
- 财经(50026)
- 江(49445)
- 业大(49133)
- 中心(46975)
- 农业(46839)
- 研究所(46118)
- 经(45461)
- 北京(40146)
- 经济学(39613)
- 州(38495)
- 院(36955)
- 财经大学(36847)
- 范(36672)
- 师范(36215)
- 基金
- 项目(210610)
- 科学(166913)
- 基金(154268)
- 研究(153006)
- 家(135067)
- 国家(133849)
- 科学基金(115689)
- 社会(100572)
- 社会科(95287)
- 社会科学(95259)
- 省(83592)
- 基金项目(82015)
- 自然(74134)
- 自然科(72441)
- 自然科学(72419)
- 自然科学基金(71194)
- 划(69093)
- 教育(68233)
- 编号(61187)
- 资助(60353)
- 成果(48543)
- 重点(47193)
- 创(47079)
- 部(45828)
- 发(45634)
- 业(44284)
- 制(43646)
- 创新(43278)
- 国家社会(42105)
- 课题(41534)
- 期刊
- 济(151678)
- 经济(151678)
- 研究(89363)
- 中国(64320)
- 农(56492)
- 财(53056)
- 管理(50480)
- 学报(50181)
- 科学(46529)
- 大学(38314)
- 农业(38105)
- 学学(36445)
- 融(30745)
- 金融(30745)
- 业经(27593)
- 教育(26822)
- 技术(26686)
- 财经(25297)
- 经济研究(23629)
- 业(22105)
- 经(21782)
- 问题(20092)
- 技术经济(16493)
- 版(15761)
- 现代(15616)
- 贸(15486)
- 商业(15329)
- 科技(14868)
- 财会(14864)
- 世界(14438)
共检索到47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仁发 郑媛媛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破解保护与发展突出矛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服务化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突破非线性关系、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节能效应的路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与能源利用效率呈倒“U”型关系,制造业服务化在适度区间内显著推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和城市创新能力是助推制造业服务化突破“适度区间”,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双赢局面的有效路径。因此,在推进城市服务化转型过程中,一要聚焦制造业服务化的质量,提高生产性服务投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优化服务投入结构,二要进一步加大环境规制强度,设立合理的地方环保支出并进行有效监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袁逸铭 许明 柴斌锋
中国以渐进式为主的创新路径制约了科技与产业自立自强,同时“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有待完善。本文将创新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双重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揭示了数字金融对制造业创新路径与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专利引用网络分析法有效刻画了创新路径,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数据的经验研究证实:(1)总体方面,数字金融通过正向的成本节约效应、人力资本匹配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负向的行业竞争效应,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2)路径方面,数字金融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受到创新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调节作用,高创新效率与低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倾向于实施突破式创新;(3)资源配置方面,数字金融对行业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降低了行业内创新效率离散度。本文对金融强国战略下促进实体经济创新路径突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创新路径 资源配置 创新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爱贞 陈明森
技术能力与市场能力弱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基础弱的根源所在,由此决定的参与全球竞争模式又制约了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需突破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入全球竞争的传统模式,在以各种方式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国内价值链和产业链,整合链条资源,增强企业的消化和二次创新能力,来衔接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竞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散长剑
江西制造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虽然部分环节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在技术、品牌、渠道等领域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并不必然导致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跨国公司主导的垂直分工体系存在俘获效应、替代效应和内卷效应,会抑制江西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能力。江西制造业可以在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链条整合能力和标准制定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政府应该围绕制造业核心能力突破的要求,提升产业政策供给质量,加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培育产业高端生产要素,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低端锁定 突破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瑾 于妍惠
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主动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多案例分析方法,厘清逆向研发外包过程中,在对本土/国际双重创新网络嵌入演化的不同阶段,企业自身知识结构与组织学习方式的交互作用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在逆向研发外包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多重因果路径。研究发现,在本土创新网络嵌入的初级阶段以及在国际创新网络嵌入的初级和高级阶段,企业知识宽度和深度及其探索式和利用式组织学习方式共同构成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条件组态;在本土创新网络嵌入的高级阶段,企业探索式学习及其知识宽度和深度共同构成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条件组态,企业的知识宽度构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核心条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霞 徐永锋
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调节变量模型,以16个制造业子行业为样本,利用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作用是部分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的,制造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即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制造业行业,越有可能通过流通服务业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升自身效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伯超 靳来群
服务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之一,而制造业服务化是否带来了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问题的回答对推动中国制造业以合理路径转型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研发强度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即制造业服务化率在一定"适度区间"内对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有促进作用。然后,本文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的服务化率"适度区间"比民营企业的更小;相较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服务化率"适度区间"最小;分地区看,中部企业的服务化率"适度区间"比东西部企业的更小;分规模看,相较小型企业,大中型企业服务化率"适度区间"更小。此外,制造业服务化主要通过融资约束机制来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积极性。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创新 转型升级 融资约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夏惟怡 黄跃
产业协同集聚对促进产业融合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测度西部陆海新通道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集聚状况,结果发现,从整体看西部陆海新通道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水平在研究期内出现下降态势,但近年来略有反弹。然后,构建计量模型探讨影响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主要因素,结论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干预、开发区建设、信息化水平、城市规模、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等均对产业协同集聚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存在异质性和动态调整。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主要突破路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及物流体系,优化政府干预及开发区建设,强化人力资本和信息化应用,提升城市规模和城市群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本文认为,现代物流业对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现代物流与宏观经济、企业发展及人民生活具有密切关系。文章指出,2007年中国物流业在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冲击下实现了平稳增长;经过几年的发展、调整和重组,物流企业与物流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物流业发展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如成本约束普遍加大、物流基础服务项目特别是公路运输环节竞争过度、物流供需双方有效需求不足等。为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必须加速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进程,把企业非核心业务全部或大部分外包,特别是把第二产业的物流服务业外包,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认识供应链、走进供应链、构造供应链、优化供应链,供应链里无论主角...
关键词:
中国 物流业 制造业 突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傅国华 王涛 楼润平 潘依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在于创新。文章设计了一种面向突破式创新的新度量指标,并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仍是显著的。数字化投资主要通过知识吸收能力来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组织韧性正向调节数字化投资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数字化投资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对非国有企业突破式创新的提升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突破式创新理论成果,为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突破式创新提供了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运文 芮明杰
基于"垂直专业化→利润创造"过程传导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S)、价值增值率(VAR)、产品盈利率(PM)、总资产获利率(ACR)四者间的统计分布与计量相关关系特征,并基于利润创造视角对中国制造业21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位分析。研究发现,中国21个制造细分行业中,能形成"垂直专业化→价值增值能力→产品盈利能力→总资产获利能力"全过程良性循环的行业不多,较多制造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利润创造能力停滞、递减甚至被全面侵蚀的趋势。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为"外延拓展空间"的突破战略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
关键词:
俘获型治理 生产者服务业 集聚 低端锁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水平偏低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俘获型治理 生产者服务业 集聚 低端锁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胥朝阳 赵晓阳 徐广
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理论揭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由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先进制造业中更显著;管理者过度自信可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相较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显著,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在非国有制造企业中的调节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融资约束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突破式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制造业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寻求高质量发展机遇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翔 李洲 何启志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出口存在着名义增长和真实增长两种情形。面临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当前中国制造业名义出口面临"天花板约束",而破除约束的路径之一就是依托制造业服务化提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实现真实出口增长。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在整体和细分层面上测算了2000—2014年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样本经济体制造业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行业层面,以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为表征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深入发展趋势,但中国在样本经济体中排名较为靠后。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与制造业出口内含国内服务增加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含国外服务增加值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破除出口"天花板约束",依托制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天花板约束 出口国内增加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