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70)
- 2023(19048)
- 2022(15929)
- 2021(14492)
- 2020(12268)
- 2019(27588)
- 2018(27455)
- 2017(52970)
- 2016(29138)
- 2015(32402)
- 2014(32299)
- 2013(32058)
- 2012(29141)
- 2011(26080)
- 2010(25897)
- 2009(24128)
- 2008(23836)
- 2007(21183)
- 2006(18905)
- 2005(17102)
- 学科
- 济(115351)
- 经济(115178)
- 业(103024)
- 管理(98481)
- 企(90438)
- 企业(90438)
- 方法(50172)
- 数学(40111)
- 数学方法(39717)
- 财(36791)
- 农(36241)
- 业经(34658)
- 中国(31053)
- 制(27287)
- 务(25284)
- 财务(25207)
- 财务管理(25173)
- 农业(25065)
- 企业财务(23895)
- 学(23742)
- 地方(21613)
- 技术(21606)
- 和(21245)
- 贸(21183)
- 贸易(21171)
- 理论(20718)
- 环境(20638)
- 易(20569)
- 划(19963)
- 体(19315)
- 机构
- 学院(415655)
- 大学(414949)
- 济(165130)
- 管理(165114)
- 经济(161541)
- 理学(142128)
- 理学院(140608)
- 管理学(138360)
- 管理学院(137614)
- 研究(137155)
- 中国(104539)
- 京(88845)
- 科学(86067)
- 财(78821)
- 农(75861)
- 所(69495)
- 业大(65930)
- 研究所(63006)
- 江(62840)
- 财经(62239)
- 中心(62027)
- 农业(59682)
- 经(56562)
- 北京(55573)
- 范(51497)
- 师范(50908)
- 州(50076)
- 院(49580)
- 经济学(49005)
- 财经大学(46005)
- 基金
- 项目(281263)
- 科学(220434)
- 基金(204078)
- 研究(203034)
- 家(179231)
- 国家(177681)
- 科学基金(152301)
- 社会(128503)
- 社会科(121684)
- 社会科学(121650)
- 省(110545)
- 基金项目(108689)
- 自然(99882)
- 自然科(97521)
- 自然科学(97493)
- 自然科学基金(95774)
- 划(92602)
- 教育(91517)
- 资助(82678)
- 编号(82251)
- 成果(66167)
- 重点(62788)
- 部(60968)
- 创(60060)
- 发(59689)
- 课题(56049)
- 创新(55622)
- 科研(53799)
- 制(52962)
- 国家社会(52802)
- 期刊
- 济(186309)
- 经济(186309)
- 研究(120192)
- 中国(80673)
- 农(70364)
- 学报(69966)
- 管理(63622)
- 财(63186)
- 科学(62385)
- 大学(52710)
- 学学(49804)
- 农业(47786)
- 教育(41041)
- 融(37161)
- 金融(37161)
- 技术(34928)
- 业经(32413)
- 财经(30811)
- 经济研究(28619)
- 业(26682)
- 经(26345)
- 问题(24579)
- 图书(21930)
- 技术经济(20728)
- 版(20685)
- 科技(20669)
- 现代(19713)
- 理论(19254)
- 商业(18852)
- 业大(17989)
共检索到615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森 周辉 何冬妮
在传统要素优势减弱、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化、清洁化、可持续的制造业发展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导制造业和服务要素深度融合,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能够降低碳强度;低技术制造业服务化的碳减排效应最强,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服务化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优于发展中经济体;制造业投入知识密集度越高的服务要素,碳减排效果越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制造业服务化降低碳强度的中间渠道。因此,应制定合理化、精准化、差异化的经济和环境政策,促进服务要素深度融入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以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碳减排 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玉霞 谢建国
本文利用WIOD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环境账户数据,测算了制造业完全碳排放强度,并分析了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入服务化可以降低制造业完全碳排放强度,但其对完全碳排放强度的作用要小于其对直接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投入服务化可通过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替代能源要素和优化制造业结构等途径降低完全碳排放强度。分组检验发现,投入服务化对降低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效果大于非污染密集型制造业。从生产性服务类型来看,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化对降低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最大,其次是邮电服务化等。分地区来看,投入服务化对降低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明显大于发达经济体。本文结论说明,提高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是协调各国制造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投入服务化 碳排放强度 完全依赖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念利 包雅楠
数字服务已经广泛且深刻地融入传统制造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本文基于2005—201 8年42个经济体1 7个制造业行业数据,就经济体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对其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可通过“配置效应”“研发创新效应”和“低技能劳动要素替代效应”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并且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样本回归可得,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对提升制造业行业专业服务化、通信服务化和金融服务化水平均有促进作用;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低收入国家的数字服务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制造业行业所处价值链位置越高,数字服务市场开放对该行业服务化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大。
关键词:
数字服务 市场开放 制造业服务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挺 陈周永
制造企业涉足服务领域是为了创新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但服务化通常难以在短期内带来丰厚的回报,高管和员工的收入也会因服务化战略的实施而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企业原有的收入分配结构。探讨服务化对企业高管与职工收入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企业的服务化程度与企业高管和职工的收入水平显著负相关,企业职工和高管的收入变化对服务化程度变化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3和-1.7。可见,服务化程度的提升会导致两个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其中的传导机制一方面是服务化对企业绩效产生波动,从而影响员工与高管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实施服务化战略需要以较高的收入吸引高知型管理人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管收入的下滑幅度。总体而言,随着企业逐步适应和掌控服务业务领域的信息和资源,服务化对企业员工收入的负向影响会得到扭转。上述结论揭示了我国企业实施战略变革的情境下不同层次人员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丰富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理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惊涛 李作志 苏敬勤
强化装备制造业与其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提高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竞争力和改善区域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外包共生关系发展尚处在中低水平程度上,在两类不同的外包共生网络中,其影响因素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趋势。制造企业与其重要技术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共生关系主要受到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本地中介机构能力、本地技术支持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的影响;而在一般技术外包服务领域中,关系要素占主要作用。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以及改善共生环境要素,将有助于提高制造企业与其服务企业之间的共生强度,从而带动制造业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荣庭 孙林岩 何哲
用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制造业能耗强度的因素,检验了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价格调整是影响中国能耗强度的主要因素,价格并未表现出预期的调节作用,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能耗强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向进 杨来科 钱志权
文章从GVC的视角,借鉴KPWW贸易增加值(TIVA)的计算方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测度制造业出口服务化水平,并且根据专业化程度和知识密集度等特点将服务投入细分为五类高端化投入,研究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和高端化发展趋势,构建制造业服务化的碳排放效应理论模型,检验服务化升级对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并且探究服务投入的高端化和路径异质化的碳排放效应是否存在差异。主要结论为:(1)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显著降低行业碳排放水平;(2)五类制造业高端化投入的减排效应差异明显,研发、通信等技术类服务投入率有待提高;(3)服务投入路径异质化的碳排放效应存在差异,下游价值链服务化的减排效果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秀英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本文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我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整体上有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并且,行业扩大开放、利润增长、保持适度的融资规模以及资本密集度增加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而行业过度竞争、国有化程度过高则阻碍了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进一步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相比半成品贸易为主的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零部件贸易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相比中高技术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低技术型行业价值链攀升的边际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旭
文章依据我国2005~2009年的数据,测算了我国制造业中30个行业的碳排放强度,用Krus kal-Wallis检验出各行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差异,并用系统聚类法将这些行业按照碳排放强度的差异分为三类,然后用因素分解法评价碳排放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并基于2005-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出这三类行业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降低这三类行业的碳排放的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制造业 聚类分析 因素分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雄锋 舒涛 徐大伟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并且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已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要寻找制造业的有效减排途径,就需要准确分析和计量促使制造业碳排放增加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并基于1996-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在1996-2007年间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均是由效率引起的,而结构则引起了碳排放强度的提升。因此,应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开发,以进一步发挥效率份额在制造业碳排放强度下降...
关键词:
制造业 碳排放强度 结构份额 效率份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严子淳
本文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角度,探讨商贸流通业在其中所发挥的影响机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A股的数据,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影响。实证发现商贸流通业专业化可以有效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并且地区开放程度对两者关系有正向加强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研究结论进行分析展望,并提出促进商贸流通发展来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服务化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宏波 刘子鹏 彭继宗 韩蓄
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实现制造业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诸多挑战,从供应链配置角度考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借助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探讨了供应链配置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配置集中化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渠道看,供应链配置集中化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非高技术行业、非国有以及拥有较低市场地位的制造业企业中,供应链配置集中化作用效果更显著,且作用效果主要出自供应链配置上游集中化,并作用于企业混入式服务化。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程度对上述结果具有调节作用,且主要作用于企业混入式服务化。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和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同时为企业供应链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莉静 王微微 田红娜
制造业企业增强跨界搜索、知识整合行为,对于加快服务化转型,提升服务化绩效意义重大。运用我国2017—2020年96家制造业企业的样本数据,基于知识基础理论以及复合基础观分析跨界搜索、知识整合对服务化绩效的影响,并探讨知识整合对跨界搜索与服务化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跨界搜索、知识整合均对服务化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跨界搜索对知识整合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在跨界搜索与服务化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制造业企业依托跨界搜索与知识整合实施服务化战略,提升服务化绩效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伟庆 唐铁球
本文运用我国2003—2014年服务业行业面板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比重提升存在显著正向的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升级。不同类型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离岸接包与在岸发包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离岸发包与在岸接包则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认为,中国未来应努力提高服务外包业整体规模和水平,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提升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外包发展水平。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制造业升级 服务业升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明志 余东华
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提出产业过度发展比不足发展更有利于降低碳强度的研究假说,并利用改进的失衡度法、IPCC参考方法、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该假说的存在,得到两个主要结论。第一,我国制造业失衡度变动呈现出周期性倒V型并逐渐收敛的趋势;制造业的碳排放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2007年碳排放稳步上升,2007—2013年碳排放先降后升。第二,我国制造业的失衡水平对碳强度产生反向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推动碳减排;在低碳化路径的失衡状态调整中,落后产业过度发展,而创新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中,应推进制造业低碳化转型,促进创新产业发展,控...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制造业 碳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