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97)
- 2023(20066)
- 2022(16239)
- 2021(14810)
- 2020(12211)
- 2019(27387)
- 2018(27072)
- 2017(52042)
- 2016(27777)
- 2015(31054)
- 2014(30717)
- 2013(30091)
- 2012(27250)
- 2011(24239)
- 2010(24325)
- 2009(22638)
- 2008(22253)
- 2007(20023)
- 2006(17750)
- 2005(16381)
- 学科
- 济(122593)
- 经济(122432)
- 业(102657)
- 管理(96369)
- 企(90187)
- 企业(90187)
- 方法(48396)
- 数学(38877)
- 数学方法(38433)
- 业经(37385)
- 农(37178)
- 财(36407)
- 中国(35337)
- 制(26926)
- 地方(26591)
- 农业(25538)
- 务(24903)
- 财务(24833)
- 财务管理(24789)
- 企业财务(23551)
- 技术(21964)
- 银(20618)
- 银行(20590)
- 理论(20464)
- 和(20390)
- 贸(20371)
- 贸易(20355)
- 融(19873)
- 金融(19870)
- 行(19778)
- 机构
- 学院(393876)
- 大学(388964)
- 济(166445)
- 经济(163215)
- 管理(157451)
- 理学(134821)
- 理学院(133450)
- 管理学(131382)
- 管理学院(130615)
- 研究(126983)
- 中国(100728)
- 京(81473)
- 财(80553)
- 科学(73341)
- 财经(62848)
- 所(61452)
- 农(61139)
- 江(60989)
- 中心(59688)
- 经(57065)
- 研究所(54828)
- 业大(53870)
- 北京(50833)
- 经济学(50619)
- 范(49685)
- 师范(49215)
- 州(48127)
- 农业(47214)
- 财经大学(46407)
- 院(46322)
- 基金
- 项目(258460)
- 科学(207377)
- 研究(193964)
- 基金(189749)
- 家(162699)
- 国家(161218)
- 科学基金(141907)
- 社会(127159)
- 社会科(120646)
- 社会科学(120622)
- 省(101652)
- 基金项目(99508)
- 自然(89151)
- 教育(88977)
- 自然科(87167)
- 自然科学(87147)
- 自然科学基金(85616)
- 划(83871)
- 编号(78648)
- 资助(76038)
- 成果(63274)
- 发(58756)
- 重点(57470)
- 部(57368)
- 创(56344)
- 课题(53807)
- 国家社会(53137)
- 制(52409)
- 创新(52011)
- 教育部(50334)
- 期刊
- 济(192044)
- 经济(192044)
- 研究(117210)
- 中国(82479)
- 财(65846)
- 管理(65050)
- 农(57958)
- 学报(52836)
- 科学(52377)
- 大学(42751)
- 教育(41728)
- 融(40796)
- 金融(40796)
- 学学(40273)
- 农业(39444)
- 技术(37548)
- 业经(34200)
- 财经(31798)
- 经济研究(29817)
- 经(27372)
- 问题(25036)
- 业(22403)
- 技术经济(20682)
- 现代(19038)
- 商业(18917)
- 贸(18643)
- 世界(18007)
- 理论(17984)
- 财会(17984)
- 版(17619)
共检索到601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本叶 齐瑞卿
本文基于2000—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并构建了价值链稳定性指标,利用跨国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增强了全球价值链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稳链”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多种方式验证后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显示,源于国内的数字投入具有关键作用,能够促进价值链稳定性提升,而源于国外的数字投入影响不显著;制造业数字化主要增强了上游行业与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价值链的稳定性。机制分析显示,制造业数字化主要通过降低价值链成本、改善价值链效率、缩短价值链长度三个渠道发挥“稳链”作用。本文提出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进程,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的质量与水平,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作用,从而增强全球价值链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友群 卢怀鑫 王立勇
制造业数字化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WIOD数据库优化数字化投入测算,分别从制造业GVC地位指数、RCA指数及生产长度视角,实证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多重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投入显著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竞争优势与生产长度,并通过提升行业劳动生产率渠道发挥作用。对比各细化数字化投入,国内数字化投入的正效应显著大于国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数字化投入的正效应最显著,其次是信息技术服务及电信数字化投入。数字化投入对中低与中高知识密集度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具有显著正效应,对低知识密集度行业则不显著。因此,要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应着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产业布局,实施针对性的数字赋能。
关键词:
数字化投入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国际分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王涵
促进数字经济与劳动力市场深度融合,强化劳动力市场整合优势,对于推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建设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中国工业企业工资数据和相对价格方差法测算城市层面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综合利用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和智联招聘企业认证信息数据测算城市层面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而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贸易数据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在该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整合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外溢、加强人力资本外部性、增加国内中间品种类的机制显著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因而有助于推动制造业价值链不断向高端环节攀升;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则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线上招聘平台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区域劳动力市场整合水平,进而促进了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过程中厚劳动力市场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而依托厚劳动力市场优势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铮 张其仔 孙琴
系统分析制造业数字化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0—2019年全球42个经济体制造业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源自国内的制造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源自国外的制造业数字化会抑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国内数字化投入可以通过效率提升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因此,建议全方位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加大研发力度、突破技术瓶颈和障碍,加强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产业数字化来源的影响,充分发挥源自国内的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逐步降低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对国际数字产业资源的依赖,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效率。研究结论对中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制造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丹 武杰 董程慧
将增加值贸易总分解方法拓展到数字贸易层面,基于贸易数字化视角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测度框架,从双向数字关联、数字化依存度及国际比较等维度分析中国制造业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利用层级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制造业主要通过前向参与方式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在数字全球价值链位置中处于中游水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占据制造业数字贸易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出口对发达经济体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其中前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分布范围更广,后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集中度较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相对属性因子和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属性因子的正向变动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平 宋威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价值链上游度即“强链”和价值链长度即“延链”双重视角,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强链”和“延链”两方面推动了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制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创新引领型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链”和“延链”推动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为显著。为此,在城市层面应健全数字化转型治理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新基建”建设进程,促进数字化均衡发展,在企业层面应鼓励以强带弱、协同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增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伍春丽
分析广西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服务化是广西制造业价值链优化升级的有效选择,提出三种不同的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优化路径,最后为尽快推进广西制造业和服务业两者融合发展,实现服务化价值链优化升级,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价值链 发展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妙志 方艺筱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掀起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驱动着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为处于“低端锁定”困局的国家提供了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的绝佳机遇。本文基于2007~2019年4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仍然显著;(2)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投入对高、中高收入国家以及复杂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分工地位具有更强烈的影响;(3)全要素生产率对数字化投入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一国全要素生产率越高,数字化投入对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推动作用就越强。为此,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效应、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晴 于津平
数字化浪潮驱动着全球价值链重构,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后发赶超的绝佳契机;然而,在跨国公司阻截、"逆全球化"思潮与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全球价值链断裂与科技脱钩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无视数字投入的来源差异而笼统地关注数字化的贸易所得效应难免出现结论偏误。文章基于WIOD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识别数字投入的国家属性,检验了依赖不同来源的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出口国内附加值率EDVAR表征)的微观效应。研究发现:(1)国内来源的数字投入对企业EDVAR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国外来源的数字投入对企业EDVAR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投入数字化通过成本加成与创新渠道作用于企业EDVAR,且依赖不同来源的投入数字化在各渠道下表现迥异。(3)数字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剧了国外数字投入对企业EDVAR的抑制作用。文章研究结论为我国制造业走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之路和实现高附加值创造的"弯道超越"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龙 蔡培民 王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专业化投入视角考察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稳定性,并探究了价值链稳定性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与RCEP成员国间的价值链稳定性较强,且一般贸易方式下的价值链稳定性不断增强;价值链稳定性可以通过抑制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动机提升企业的绩效,其中与RCEP成员间、以一般贸易方式维系的价值链稳定性水平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在与RCEP成员国构成的区域价值链中,一般贸易方式下的价值链稳定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的分析论证了RCEP对维系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为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及国际经济规则重建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慧岭 凌丹
本文剖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重构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布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0—2014年世界制造业投入产出数据,度量附加值口径下GVC重构的发生状况,实证检验GVC重构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布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制造行业的GVC重构特征与整体表现出的扩张—收缩—再扩张趋势不尽相同,部分行业呈现持续收缩或持续扩张的特征。根据在发达国家、本国内部、发展中国家三类经济体中的价值链条分布特征差异,可将中国18个制造行业分为"双向挤压型""强劲生长型""GVC主导型""国际产能合作型"四类。依据在GVC重构中的不同表现,本文提出中国各类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钰 李飞星 钱颖
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在数字经济中构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进展缓慢且充满曲折,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为了深入了解跨国技术并购通过何种路径助推制造企业数字化升级,采用多案例研究法,以制造企业美的集团和东方精工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从价值链新微笑曲线视角具体分析跨国技术并购助推制造企业数字化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制造企业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可以从3个方向提升其在价值链的地位,最终实现数字化升级:其一,直接从附加值低的生产制造环节垂直跃升至附加值高的智能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工业自动化水平;其二,向价值链附加值高的设计研发和技术创新端攀升,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其三,向价值链附加值高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服务端攀升,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带动产品销售和打造品牌影响力。大数据在驱动整个价值链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从哪个方向升级,只有坚持创新扩大价值空间才能真正开创出一条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的升级之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飞 姜佳彤 林桂军 裴建锁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进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国高质量发展;而对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演变的定量分析则是相关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为此,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199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构成进行分解分析。研究发现,从行业间服务投入的角度,中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且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从服务岗位投入的角度,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不明显,但在具体的研发岗位投入上呈现服务化的特征;中国国内研发岗位的投入比重虽然出现明显上升,但其水平仍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据此,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