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9)
- 2023(14844)
- 2022(12114)
- 2021(10874)
- 2020(9289)
- 2019(20802)
- 2018(20855)
- 2017(40952)
- 2016(22147)
- 2015(24758)
- 2014(24733)
- 2013(24208)
- 2012(21947)
- 2011(19504)
- 2010(20138)
- 2009(19326)
- 2008(19316)
- 2007(17581)
- 2006(15939)
- 2005(14963)
- 学科
- 济(94643)
- 经济(94503)
- 业(92548)
- 管理(84271)
- 企(83067)
- 企业(83067)
- 方法(38774)
- 财(32687)
- 业经(31186)
- 农(30839)
- 数学(30157)
- 数学方法(29673)
- 中国(25970)
- 制(25119)
- 务(22416)
- 财务(22361)
- 财务管理(22330)
- 农业(21381)
- 企业财务(21148)
- 策(19978)
- 技术(19411)
- 体(17478)
- 理论(17394)
- 地方(17284)
- 划(17213)
- 贸(16733)
- 贸易(16720)
- 和(16371)
- 易(16273)
- 银(15932)
- 机构
- 学院(318267)
- 大学(313128)
- 济(136263)
- 经济(133385)
- 管理(129091)
- 理学(109853)
- 理学院(108819)
- 管理学(107091)
- 管理学院(106470)
- 研究(101965)
- 中国(82231)
- 财(68641)
- 京(65463)
- 科学(57045)
- 财经(52463)
- 江(51115)
- 所(50006)
- 农(48503)
- 经(47435)
- 中心(47233)
- 研究所(44169)
- 业大(41680)
- 北京(41176)
- 经济学(40569)
- 州(40040)
- 财经大学(38379)
- 范(38018)
- 师范(37717)
- 农业(37257)
- 院(37005)
- 基金
- 项目(200548)
- 科学(160918)
- 研究(152577)
- 基金(146785)
- 家(124797)
- 国家(123643)
- 科学基金(108963)
- 社会(99321)
- 社会科(94198)
- 社会科学(94177)
- 省(79186)
- 基金项目(76133)
- 教育(69628)
- 自然(68152)
- 自然科(66649)
- 自然科学(66638)
- 自然科学基金(65501)
- 划(64617)
- 编号(62808)
- 资助(59949)
- 成果(52112)
- 部(44760)
- 重点(44508)
- 创(44323)
- 发(43302)
- 课题(43292)
- 制(42792)
- 国家社会(40839)
- 创新(40578)
- 业(40225)
- 期刊
- 济(162223)
- 经济(162223)
- 研究(97678)
- 中国(66593)
- 财(56662)
- 管理(54997)
- 农(46774)
- 科学(40230)
- 学报(39467)
- 融(34899)
- 金融(34899)
- 教育(32407)
- 大学(32117)
- 农业(31537)
- 技术(30051)
- 学学(29989)
- 业经(28071)
- 财经(26557)
- 经济研究(25246)
- 经(22870)
- 问题(20843)
- 业(18426)
- 技术经济(17862)
- 贸(16881)
- 现代(16509)
- 图书(15583)
- 世界(15415)
- 财会(15248)
- 统计(15246)
- 国际(15034)
共检索到49788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龙飞扬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剖析中国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的内在动因和发展特征,对于洞悉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和机遇,制定精准的服务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剖析中国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的内在动因,然后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以完全消耗系数测算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得出制造业服务化典型特征事实:国内服务要素侧重于投向低技术制造部门,国外服务要素侧重于投向中高技术部门;中国和印度国内服务化水平所占比重较大,而德国和日本国外服务化水平所占比重较大。最后,基于行业异质性特征、打造两业融合共生环境、培植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和促进服务贸易开放四个角度,提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的可行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投入服务化 内在动因 典型事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传统理论揭示的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重要机制,由于忽视开放和封闭的区别、宏观和微观的差异以及整体和个体的不同,从而在解释扩大服务业开放助推制造业GVC攀升方面面临明显局限和挑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但却并未逻辑地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正确看待扩大服务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和作用,还需要在理论上作出进一步探讨,以避免可能出现的理论误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理论反思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赵晓斐
随着"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势必会对服务业就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OECD投入产出数据和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分析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服务业女性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制造业投入服务化通过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对服务业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使从事家庭生产的女性减少,服务部门的女性就业增加(创造效应);同时使女性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部门(转移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销、金融、电信和研发投入服务化对服务业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服务要素投入对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超过国内服务要素投入;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受教育年限较长的女性群体的就业影响更大,并且提高了女性的创业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艳
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是服务化转型。随着制造与服务融合程度的日益增强,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加大服务中间投入,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逐步迈上新台阶,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总体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细分服务业投入结构看,高端生产性服务发展较为滞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投入水平较低。随着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的到来,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新浪潮。应充分发挥服务投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用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发展,发挥细分服务业不同特性,为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秦淑悦 黄赜琳
数字化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强数字化投入能够为制造业结构优化提供新契机。基于200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投入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结构优化,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法治环境较好和创业活跃度较高样本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是数字化投入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机制;具体来看,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创新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大数据技术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数字产业也强化了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且数字服务业与数字化投入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数字商业模式也是重要的影响渠道。以上研究结论对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弥合地区间“数字鸿沟”、拓宽制造业结构优化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欧阳日辉 荆文君
中国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技术孕育阶段、爆发增长阶段、融合协同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走了一条从模仿与本土化改造到自主创新、优先发展消费互联网、以规模优势“反哺”创新、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中国经验。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路径”以需求端为基础,超大规模市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而激发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挖掘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形成迭代上升的发展模式。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体现出“禀赋优势”与“后发优势”的结合,两种优势得以关联的关键是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较好地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中国“市场牵引、反哺技术、创新驱动”式的发展路径,面临治理体系、内生动力、外部环境与赶超式发展的不匹配问题,这将制约中国数字经济的自增长可持续性与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数字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禀赋优势 后发优势 内生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永强
制造业智能化迫使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制造业服务化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文章在分析现有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文献后,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出发,总结出24项制造业服务化能力要素。以西部地区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使用ISM对整个制造业服务化的运营能力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整体层面的优化策略包括夯实企业的基础能力、注重现代信息网路技术及电子商务手段的使用、加强面向客户需求的服务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具体策略则包括持续改善产品质量、推行组织结构创新、实现以需求驱动的制造模式、借助第三方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四个方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乐 马彤兵 刘东日 刘若溪 王盼 郝伟男
制造业对沈阳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沈阳制造业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沈阳制造业大而不强。目前沈阳制造业正积进行服务化转型,从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系统分析沈阳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基于工业工程的制造业服务化创新模式,以及沈阳制造业实施服务化转型的策略,促进沈阳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服务化 创新途径与策略 沈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吉昌 朱开明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先进制造基地可持续发展和拥有较高竞争力的服务相关支撑要素和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文章认为基于客户价值创新的资源筹措能力是促成制造基地产生发展的真正内在动因。并且根据先进制造基地集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资源的客观要求,提出了集聚要素的需求层次理论。除了创新、市场、文化、传统资源等要素之外,集聚整体合力是先进制造基地中集聚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对该问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楠 蔡跃洲 马晔风
基于覆盖全国十余个省市的实地调查、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资料,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与影响展开分析。多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有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主动作为,又有“招工难”倒逼的被动应对。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偏低,先进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数据要素潜力亟待开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初期成效主要体现在效率提升、成本管控、质量优化等方面。在数字化转型中,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技术支撑不足、投入回报不确定性高、人才短缺等难题与挑战。基于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判断,为案例研究结论提供了数据支撑。为此,应从完善公共服务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等方面,积极应对转型挑战,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艳丽
本文分析了德、美、日、韩等国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研究了它们在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中制定实施的财税政策,并汲取它们实现国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成功财税政策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并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制造业 财税政策 工业革命 经验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翔 李洲 张雨
现有文献虽然肯定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意义,但主要停留在理论推演层面,且缺乏有说服力的直接经验证据;更没有针对不同的服务投入来源结构对价值链攀升造成的影响进行差异性分析。基于此,文章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定视角出发,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服务投入来源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可能产生的迥异影响,并据此形成了待检验的命题假说。文章进一步采用WIOD提供的基础数据,在有效区分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差异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依托不同来源而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不区分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结构,而只考虑整体层面的制造业服务化,那么其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没有显著影响;如果区分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结构,那么基于国内服务投入增加而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提升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基于国外服务投入增加而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提升则会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由此可见,凭借制造业服务化实现制造业的价值链攀升,不能只看"服务化"提升的整体结果,而要对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差异加以区分。因此,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提升,必须更加注重本国服务业尤其是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夯实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国内产业基础和可靠的产业支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继宗 郭克莎
制造业服务化是提高生产率还是降低生产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入手,以2000—2014年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投入产出表的43个国家或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考察了这种影响。研究发现,在经过改变估计方法、改变控制变量、替换核心变量和更换数据维度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抑制了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主要是存在服务要素投入结构层次低的问题。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在不同收入经济体、不同时期、不同服务要素来源、不同服务要素投入和不同制造业行业中存在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主要是通过降低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经济优势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抑制效应;服务投入结构优化可以抑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在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中,应更加注重优化服务业投入结构,提高服务业生产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汪子豪
通过将功能升级定义为产业生产重心向非制造性高端生产环节转移,本文使用多国制造业子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服务投入质量对制造业功能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服务投入质量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功能升级,尤其是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生产重心向管理和研发功能倾斜。异质性研究表明,相较于国外服务投入,国内服务投入质量提高对功能升级的影响更显著,高技能制造业受到服务投入质量提高的促进效果更好。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和技术溢出效应是服务投入质量影响功能升级的可能渠道。本文为制造业投入服务质量与功能升级的关系提供了跨国视角的研究,为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破解西方国家功能锁定等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实证借鉴。
关键词:
服务投入质量 功能升级 全球价值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金静 王银枝
作为提供服务的核心载体——物理网点对传统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新常态和金融科技双重冲击下,传统银行物理网点功能有所弱化,转型成为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新常态和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物理网点双重冲击分析,利用商业银行网点选址布局模型分析银行网点转型趋势,并借鉴国内外转型成功案例的经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经济新常态 传统银行 物理网点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