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3)
2023(17090)
2022(13648)
2021(12310)
2020(10356)
2019(22836)
2018(22719)
2017(44160)
2016(23494)
2015(26156)
2014(25761)
2013(25185)
2012(22236)
2011(19578)
2010(19414)
2009(18372)
2008(17818)
2007(15857)
2006(13746)
2005(12564)
作者
(63658)
(53274)
(52863)
(50430)
(33883)
(25102)
(24160)
(20670)
(20217)
(18820)
(18131)
(17950)
(16772)
(16663)
(16333)
(16241)
(15825)
(15449)
(15321)
(15258)
(13059)
(12828)
(12801)
(12288)
(11941)
(11920)
(11806)
(11739)
(10549)
(10319)
学科
(101906)
经济(101763)
(96486)
管理(87425)
(86549)
企业(86549)
方法(45156)
数学(36308)
数学方法(35896)
业经(34255)
(33928)
(31879)
中国(26017)
(24058)
财务(24001)
财务管理(23965)
(23021)
企业财务(22764)
农业(22292)
技术(19697)
(17498)
理论(17473)
(17141)
(17037)
地方(16281)
(16193)
(16177)
贸易(16169)
(15770)
(15570)
机构
学院(332583)
大学(328010)
(141767)
经济(139245)
管理(137499)
理学(118885)
理学院(117799)
管理学(116073)
管理学院(115425)
研究(100265)
中国(79442)
(68530)
(66820)
科学(57252)
财经(54371)
(50646)
(49978)
(49439)
中心(47837)
(47156)
业大(45698)
经济学(43646)
研究所(42192)
北京(40684)
财经大学(40253)
经济学院(39427)
农业(39392)
(39157)
(38853)
师范(38798)
基金
项目(223798)
科学(180628)
研究(166950)
基金(166660)
(142586)
国家(141355)
科学基金(125586)
社会(111060)
社会科(105486)
社会科学(105466)
基金项目(87633)
(87460)
自然(79348)
自然科(77618)
自然科学(77602)
教育(76648)
自然科学基金(76260)
(71636)
编号(66880)
资助(66470)
成果(52648)
(50175)
(49453)
重点(49305)
(47462)
国家社会(47013)
(46933)
创新(45535)
课题(44831)
教育部(44279)
期刊
(156141)
经济(156141)
研究(94222)
中国(61114)
(57419)
管理(55853)
(47565)
学报(43375)
科学(43270)
大学(35476)
学学(33474)
农业(32582)
技术(31947)
(30723)
金融(30723)
教育(29608)
业经(28080)
财经(27351)
经济研究(24501)
(23502)
问题(20594)
(19249)
技术经济(18099)
财会(17071)
现代(16143)
商业(15938)
统计(15397)
(15068)
理论(14991)
(14991)
共检索到486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晴  于津平  
数字化浪潮驱动着全球价值链重构,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后发赶超的绝佳契机;然而,在跨国公司阻截、"逆全球化"思潮与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全球价值链断裂与科技脱钩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无视数字投入的来源差异而笼统地关注数字化的贸易所得效应难免出现结论偏误。文章基于WIOD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识别数字投入的国家属性,检验了依赖不同来源的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出口国内附加值率EDVAR表征)的微观效应。研究发现:(1)国内来源的数字投入对企业EDVAR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国外来源的数字投入对企业EDVAR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投入数字化通过成本加成与创新渠道作用于企业EDVAR,且依赖不同来源的投入数字化在各渠道下表现迥异。(3)数字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剧了国外数字投入对企业EDVAR的抑制作用。文章研究结论为我国制造业走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之路和实现高附加值创造的"弯道超越"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铮   周晓旭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塑造竞争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鲜有文献区分数字化投入类型和来源,分析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2000-2019年全球42个经济体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细分数字产业类型和投入来源的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来看,数字软件应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呈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数字化投入影响具有产业技术类型、时期以及国家异质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铮  张其仔  孙琴  
系统分析制造业数字化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0—2019年全球42个经济体制造业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源自国内的制造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源自国外的制造业数字化会抑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国内数字化投入可以通过效率提升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因此,建议全方位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加大研发力度、突破技术瓶颈和障碍,加强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产业数字化来源的影响,充分发挥源自国内的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逐步降低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对国际数字产业资源的依赖,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效率。研究结论对中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越  罗伟  刘斌  
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跃升的问题。通过采用2001-2011年中国与其他41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数据及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度和地位,并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对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度和地位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是决定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度的关键因素。当融资约束较少时,可以带动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升级;如果融资约束较大,则会引致产业向价值链低端偏移。此外,出口目标市场的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会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跃升,实施出口"地区多元化"的贸易战略将更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友群  卢怀鑫  王立勇  
制造业数字化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WIOD数据库优化数字化投入测算,分别从制造业GVC地位指数、RCA指数及生产长度视角,实证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多重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投入显著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竞争优势与生产长度,并通过提升行业劳动生产率渠道发挥作用。对比各细化数字化投入,国内数字化投入的正效应显著大于国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数字化投入的正效应最显著,其次是信息技术服务及电信数字化投入。数字化投入对中低与中高知识密集度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具有显著正效应,对低知识密集度行业则不显著。因此,要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应着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产业布局,实施针对性的数字赋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翔  李洲  张雨  
现有文献虽然肯定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意义,但主要停留在理论推演层面,且缺乏有说服力的直接经验证据;更没有针对不同的服务投入来源结构对价值链攀升造成的影响进行差异性分析。基于此,文章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定视角出发,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服务投入来源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可能产生的迥异影响,并据此形成了待检验的命题假说。文章进一步采用WIOD提供的基础数据,在有效区分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差异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依托不同来源而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不区分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结构,而只考虑整体层面的制造业服务化,那么其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没有显著影响;如果区分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结构,那么基于国内服务投入增加而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提升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基于国外服务投入增加而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提升则会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由此可见,凭借制造业服务化实现制造业的价值链攀升,不能只看"服务化"提升的整体结果,而要对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差异加以区分。因此,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提升,必须更加注重本国服务业尤其是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夯实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国内产业基础和可靠的产业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妙志  方艺筱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掀起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驱动着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为处于“低端锁定”困局的国家提供了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的绝佳机遇。本文基于2007~2019年4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仍然显著;(2)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投入对高、中高收入国家以及复杂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分工地位具有更强烈的影响;(3)全要素生产率对数字化投入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一国全要素生产率越高,数字化投入对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推动作用就越强。为此,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效应、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仁发  刘勤玮  
文章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作用机制,利用WIOD(2016)数据库中2003~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该作用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生产性服务投入对高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显著为正,对中低技术行业的正向作用不显著;生产性服务投入将通过技术创新和融资能力作用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但人力资本效应与理论预期相反,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宏亮   张为付  
利用WIOD世界投入产出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分析数字化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数字化投入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攀升,表现为数字化投入强度越大,行业全球价值链网络中心度越高;第二,产业链自主可控通过增强制造业关键链节的控制力和国内供给率从而对数字化投入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贸易壁垒限制要素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数字化投入的促进效应;第三,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投入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并且数字基础设施投入有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攀升,但数字媒体及交易投入的影响有限;第四,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投入带来的成本降低和资源错配缓解效应是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渠道。研究结论为推进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增强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韵  
以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价值链数字化对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可显著提升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水平。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价值链数字化可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间接驱动制造业开放式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价值链数字化对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高水平市场竞争环境、非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中更显著。基于此,提出深化价值链数字化转型、强化节本增效能力、制定差异化开放式创新策略等建议,以期为发挥价值链数字化优势、推动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提供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韵  
以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价值链数字化对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可显著提升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水平。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价值链数字化可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间接驱动制造业开放式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价值链数字化对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高水平市场竞争环境、非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中更显著。基于此,提出深化价值链数字化转型、强化节本增效能力、制定差异化开放式创新策略等建议,以期为发挥价值链数字化优势、推动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提供支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薇薇  王喜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近些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在传统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逐渐减弱而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之时,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可能面临产业优势断档风险,具体体现为产业间断档风险、价值链断档风险和产品品质断档风险。化解产业优势断档风险,需要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发展国内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以及培育新型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从产业关联的视角来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不仅体现在下游行业,上游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也会直接影响一国的贸易利得。本文构建了可用于分析上游垄断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2006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并基于2003年国资委成立这一外生冲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上游垄断程度会显著降低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进一步的,上游垄断会通过抑制研发创新、促进中间品进口和抑制投资降低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其次,上游垄断对加工贸易企业、资本密集型和价值链分工位于相对上游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上游国有垄断会降低下游民营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静  刘国光  
基于全球价值链生产分割视角,利用WIOD数据库对不同来源的投入服务化进行测算,实证研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就业之间存在“U”型关系;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会降低高、中低技能就业规模以及降低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而提高生产性服务进口来源能显著扩大就业规模并提升高技能就业比重,同时能推动加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的就业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降低就业规模的原因,包括减少全球价值链生产阶段步长、加速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以及降低中间品进口三种机制,而生产性服务进口来源则通过这三种机制提升了就业总量。因此,政策上一是要增加国内生产性服务供给的种类与数量,提高内循环质量;二是降低服务贸易壁垒,提高生产性服务进口比例,利用外循环进口高端服务,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匹配程度,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就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郝凤霞  黄含  
制造业服务化正伴随着世界经济重构而出现重心转移,导致全球产业价值链产生结构性变化。基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视角,引入异质性服务投入结构,运用2000-2014年44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表数据,综合测算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并细化分析我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不同方面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对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1)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以及分工地位均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2)从服务要素投入异质性的角度分析,金融保险服务化、技术研发服务化以及批发零售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运输仓储服务化、电信服务化等五类投入服务化对于我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区分行业异质性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更能促进传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