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4)
- 2023(16667)
- 2022(14357)
- 2021(13498)
- 2020(11616)
- 2019(26246)
- 2018(26142)
- 2017(49876)
- 2016(27609)
- 2015(31276)
- 2014(31160)
- 2013(30966)
- 2012(28566)
- 2011(25363)
- 2010(25737)
- 2009(24299)
- 2008(24836)
- 2007(22527)
- 2006(20319)
- 2005(18638)
- 学科
- 济(109196)
- 经济(109019)
- 业(103579)
- 管理(102171)
- 企(93241)
- 企业(93241)
- 方法(47265)
- 财(38272)
- 数学(36786)
- 数学方法(36247)
- 农(34000)
- 业经(33350)
- 制(28143)
- 中国(27575)
- 务(27040)
- 财务(26952)
- 财务管理(26899)
- 企业财务(25521)
- 农业(23216)
- 学(22573)
- 理论(21883)
- 技术(21127)
- 和(20791)
- 划(19787)
- 体(19602)
- 地方(19533)
- 策(19108)
- 银(18904)
- 贸(18874)
- 贸易(18861)
- 机构
- 学院(397138)
- 大学(396485)
- 管理(159595)
- 济(154537)
- 经济(150867)
- 理学(134940)
- 理学院(133449)
- 管理学(131186)
- 管理学院(130428)
- 研究(128821)
- 中国(103014)
- 京(86505)
- 科学(79918)
- 财(79420)
- 农(66560)
- 所(65964)
- 江(62688)
- 财经(60796)
- 中心(59380)
- 研究所(58888)
- 业大(58580)
- 北京(55226)
- 经(54955)
- 农业(51783)
- 州(50180)
- 范(50083)
- 师范(49615)
- 院(46657)
- 财经大学(44716)
- 经济学(44609)
- 基金
- 项目(255620)
- 科学(200591)
- 研究(188194)
- 基金(184533)
- 家(159720)
- 国家(158296)
- 科学基金(136876)
- 社会(116690)
- 社会科(110360)
- 社会科学(110327)
- 省(100330)
- 基金项目(97596)
- 自然(89863)
- 自然科(87740)
- 自然科学(87719)
- 自然科学基金(86184)
- 教育(85739)
- 划(83123)
- 编号(77241)
- 资助(76423)
- 成果(63871)
- 重点(56560)
- 部(55809)
- 创(54330)
- 发(53123)
- 课题(53033)
- 创新(50134)
- 制(49213)
- 科研(48610)
- 项目编号(48254)
- 期刊
- 济(184875)
- 经济(184875)
- 研究(120783)
- 中国(82424)
- 财(67090)
- 管理(66411)
- 农(62428)
- 学报(61653)
- 科学(56909)
- 大学(47571)
- 学学(44633)
- 教育(43778)
- 农业(42484)
- 融(39128)
- 金融(39128)
- 技术(35949)
- 业经(31059)
- 财经(30902)
- 经济研究(26606)
- 经(26433)
- 业(25043)
- 问题(23604)
- 技术经济(20701)
- 图书(20470)
- 理论(19997)
- 现代(19611)
- 财会(19586)
- 版(19060)
- 科技(18774)
- 会计(18499)
共检索到61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亮
首先对物控管理进行了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制造业布局中物控管理的发展现状,并列出了物控管理的三大因素所经常出现的问题和在企业内部物控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要点,通过全面而系统地剖析问题,将物控管理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整合分析,提出了特定因素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具体表现在物料控制、生产控制和仓库管理方面提出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为制造型企业解决物控管理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最后提出了针对我国制造业布局中物控管理的发展建议和预测。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控管理 生产控制 仓库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奕 童牧
针对外资在中国工业经济中的区位选择问题,通过将产业联系和空间效应结合起来,区分了影响FDI在不同行业空间布局的不同模式,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年至2007年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在中国制造业的多数行业中表现为水平型和复合型,而本地产业市场是外资最为看重的空间布局因素。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空间效应 制造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雨豪 张露露 杨超 程宝栋
制造业是吸纳中国就业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价值链的纵深发展和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布局发生变化,必然对就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布局变迁的特征及其就业效应,并运用结构分解法探讨引起就业变动的不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总体呈现少量转出、大量流入的转移特征,纸制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等低技术制造部门对外转移的同时,化学品制造业和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部门不断涌入,中国制造业呈现不断高级化的趋势。就中国制造业布局变迁的就业效应而言,对家具制造业和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造业等低技术制造业的冲击较为明显。从不同影响路径来看,中国制造业布局变动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由国内中间产品、国外中间产品生产外移和国内最终产品生产外移引致。从不同技能水平的就业人员来看,低技能劳动者是受制造业布局调整影响的重点群体。最后,本文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从稳定就业的角度为应对中国制造业布局变化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国良 王继源
本文通过构建中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制造业的三个技术类别、两个发展阶段以及三个影响渠道定量测算了制造业外迁对中国GDP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对美出口以高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制造业受美制约较大,需要重点关注;(2)制造业外迁通过直接效应、关联效应和溢出效应三个渠道产生影响,短期内直接效应是主要影响渠道,而长期内溢出效应是造成部门间差异的主要因素;(3)短期内低技术制造业外迁对国内GDP的影响程度最大,长期内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将超过低技术制造业,而且中高技术制造业外迁更加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为减轻产业外迁的冲击,本文建议应对不同技术类别的制造业采取差异化政策,特别要注重强化中高技术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主导性与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
产业外迁 制造业外迁 产业链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邬珊华 杨忠振 董夏丹
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的选址优化问题,构建截流选址和交通量分配相结合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用于确定产业在运输网络中的选址方案,下层模型是用户均衡交通量分配模型,用于计算在给定的产业选址方案下的运输网络中的交通流特征。为求解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和Frank-Wolfe算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求解算法,并以中国钢铁产业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决策者实施制造业的选址决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孔令池
制造业布局的合理性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布局的基本特征有:"胡焕庸线"两侧制造业布局形成明显的产业梯度,东南半壁呈"马太效应"的空间极化模式;经济地理格局开始由Krugman的"从分散到集聚"范式向Helpman的"从集聚到分散"范式转换,但产业转移和产业创新的动力不足,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衰退趋势明显;地区间产业专业化水平逐渐提升,不同产业在空间上开始分离,但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建构一个有效的协调和制衡机制、寻求政府与市场的结合是推进制造业布局合理化的合理逻辑。实现制造业布局合理化的实践策略在于:突破"胡焕庸线",实现地区产业均衡发展;形成产业的空间移动,显现比较优势;促成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除此之外,东部率先创新引领、中部崛起发挥优势、西部开发强化举措、东北振兴深化改革,是制造业布局空间重塑的策略重点。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俞武扬 方俊俊
单元制造系统的布局对于提高系统的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最小化物料周转量和设施面积为目标,建立了一个单元制造系统布局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不同制造单元的布局、单元内部不同设施的位置与方向这几个问题可以同时进行优化。基于模拟退火邻域解的变尺度生成机制和双目标抽样准则设计了模型的求解算法。算例表明本文算法所得Pareto解集优于经典的NSGA-Ⅱ算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胥彦玲 刘鲁静
从工业物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利用Histcite、VOSviewer等工具处理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的论文数据,incoPat数据库则用于专利数据的检索,从论文、专利两个维度分析2018—2023年数据,分别探讨当前工业物联网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分布与发展趋势。同时剖析国内外工业物联网的布局特征,针对工业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提出聚焦基础难点、深耕理论研究、推进技术落地等建议,以期为工业物联网发展及技术应用提供指导及帮助。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前沿技术 智能制造 传感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玉秀
数字经济发展颠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驱动制造业布局变革。利用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布局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制造业集聚布局起到了扩散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城市间经济联系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布局的中介机制;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强化数字经济的扩散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布局存在非线性效应和空间溢出的特点;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东中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高房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集聚 现代服务业 城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玉秀
数字经济发展颠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驱动制造业布局变革。利用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布局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制造业集聚布局起到了扩散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城市间经济联系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布局的中介机制;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强化数字经济的扩散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布局存在非线性效应和空间溢出的特点;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东中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高房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集聚 现代服务业 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红 苏昌贵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既是巨大挑战,又蕴含着重要机遇。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变化的战略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许多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举措。按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理解,运用特尔菲法和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对长沙制造业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三大产业梯队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核心产业集群,对构建长沙先进制造业基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超 贺俊 黄群慧 程宝栋
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巨额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了的巨大阻力,这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历十分相似。深入研究日本制造业转型历程,可以发现日本通过在本土设立母工厂、在发展中国家设立量产基地、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的策略将产业链合理分段,既充分利用海外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又将核心生产技术保留在本土,从而维持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从日本当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中汲取经验,有助于明晰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关键词:
制造业 对外投资 海外布局 日本经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先进 梁璐
本文从时间进程、区位分布、行业差异三个方面对我国34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总体特征加以分析,并重点剖析了这些企业海外研发活动的战略布局特点及成因。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研发活动主要以技术开发为主;技术探索型研发活动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经济体;进入模式以新建为主、并购为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薛漫天
随着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推进,沿线省市制造业布局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目前,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梯度发展特征明显。为更好地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分工协作,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布局应明确四个重点方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为进一步优化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布局,应注重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区域交通体系;利用资本手段推动制造业布局优化调整。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制造业布局 顶层设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璐瑶 张卓
大力发展民航制造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海,大量航空产业园、航空企业随之迅速兴建,但也带来了长三角地区民用航空制造业无序发展等问题。深入分析长三角区域民用航空产业园和传统航空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生产销售总值及空间布局等情况,建议以错位发展产业园、促进军民技术融合、构建产业创新链和国内外双循环模式方式,优化产业链,“沿江、沪宁、沪杭、沿海”四路并举,开放通用航空产业,鼓励民营资本介入,缓解长三角地区民用行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过载,推进产教科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联合体。
关键词:
长三角 民用航空制造业 产业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