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0)
2023(8782)
2022(7146)
2021(6365)
2020(5487)
2019(12015)
2018(12085)
2017(23758)
2016(12688)
2015(14075)
2014(14003)
2013(14075)
2012(12786)
2011(11282)
2010(11558)
2009(11388)
2008(11586)
2007(10749)
2006(9647)
2005(9208)
作者
(35068)
(29406)
(29291)
(27825)
(18939)
(13792)
(13250)
(11180)
(11013)
(10591)
(10155)
(9833)
(9713)
(9384)
(9273)
(8811)
(8717)
(8636)
(8348)
(8336)
(7440)
(7199)
(7080)
(6818)
(6676)
(6655)
(6573)
(6488)
(5703)
(5693)
学科
(74354)
(69942)
企业(69942)
管理(60696)
(57583)
经济(57472)
(25435)
业经(25136)
方法(23957)
(21271)
(19587)
财务(19570)
财务管理(19550)
企业财务(18548)
(18058)
数学(16479)
数学方法(16398)
农业(15624)
技术(15089)
(13679)
(12877)
(12759)
中国(12286)
体制(12281)
理论(11864)
(11487)
企业经济(11062)
经营(10695)
技术管理(10359)
(9614)
机构
学院(190508)
大学(185271)
(86533)
经济(84992)
管理(79449)
理学(67439)
理学院(66905)
管理学(66327)
管理学院(65966)
研究(56272)
中国(49964)
(45759)
(37465)
财经(35235)
(31888)
(30527)
(28892)
科学(28825)
(27125)
中心(26717)
经济学(26549)
财经大学(25909)
商学(24111)
经济学院(23990)
商学院(23887)
业大(23718)
(23572)
研究所(23557)
北京(23291)
农业(22356)
基金
项目(115490)
科学(93763)
研究(88904)
基金(86502)
(72231)
国家(71534)
科学基金(64501)
社会(60036)
社会科(57029)
社会科学(57017)
基金项目(45627)
(45366)
自然(39704)
教育(39629)
自然科(38815)
自然科学(38806)
自然科学基金(38216)
(35919)
编号(34942)
资助(34823)
(30196)
(29362)
成果(28191)
(27890)
(26694)
重点(25071)
创新(25038)
国家社会(25036)
(24117)
(24103)
期刊
(104259)
经济(104259)
研究(59766)
(40884)
中国(37894)
管理(36189)
(29237)
(25261)
金融(25261)
科学(22539)
学报(20625)
农业(19684)
财经(18881)
业经(18747)
技术(17656)
大学(17646)
学学(17017)
(16229)
经济研究(15763)
问题(13302)
教育(13078)
财会(12252)
(12211)
技术经济(11740)
现代(10820)
世界(10665)
(10350)
会计(10278)
商业(9741)
国际(9428)
共检索到297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春辉  
目前中国人民币升值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过剩导致劳动工资增长迟缓,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工资长期过低,导致出口的低成本和大量的贸易顺差,造成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改变和减慢这个趋势的主要措施,就是要提高制造业工人的工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本文设计四种不同的汇率升值情景,利用一个中国经济的动态CGE模型—MCHUGE模拟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过程中,各行业进出口量的增长具有缩小效应,且人民币汇率升值依然会使制造业各行业产值有所上升;在相同的进口替代弹性下,出口商品数量的减少与国内商品转换弹性正相关;当人民币汇率升值,食品、纺织、化工、金属、机械行业的国内商品价格增幅随进口替代弹性的增大而降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功  
199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不小压力,也给制造业升级带来挑战。本文选取1990年到2013年的年度数据,验证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发现初期的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升级存在一定的正效应,之后具有负效应;随着制造业升级,人民币逐渐升值是自然趋势。最后提出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制造业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功  
199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不小压力,也给制造业升级带来挑战。本文选取1990年到2013年的年度数据,验证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发现初期的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升级存在一定的正效应,之后具有负效应;随着制造业升级,人民币逐渐升值是自然趋势。最后提出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制造业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一波  郑春芳  
文章根据相关的经济理论,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得到了人民币在自由浮动状态下的中美均衡汇率,并由此计算出在此汇率下的装备制造业盈利水平,结果表明:如果让人民币自由浮动,那么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盈利水平将不到1%,这是我国当前制造企业不可承受的。因此,在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且在与发展中国家争夺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情况下,人民升值不宜过快。虽然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但从长期来看,一国汇率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步伐也应该且只应该与技术进步率同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利  宿伟健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不断升值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总需求效应、资本替代劳动效应、国际投资效应以及消费效应等方面。本文运用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对人民币升值影响制造业就业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制造业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升值有利于该就业量的提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正全  李亚萍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其变动对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而企业进出口额可以作为汇率与盈利能力之间互相作用的桥梁。本文以2005年8月至2015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包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企业进出口额以及规模的VAR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长期看来影响逐渐减小。最后,本文根据结论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义  肖燕  
基于2005年7月21日~2008年12月17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周数据,利用Jorion(1990)改进模型来探讨在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对制造业整体股票收益率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并且存在滞后效应;而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慧  胡国良  
利用2005—2010年我国长三角地区21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全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由人均制造业出口额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降低;分行业看,人民币升值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影响较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对小国和大国经济均适用的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贬值能拉动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升值则能促进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上升,而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美国绝大部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我国在实现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进程中,应充分把握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从而保证制造业就业的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对小国和大国经济均适用的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贬值能拉动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升值则能促进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上升,而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美国绝大部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我国在实现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进程中,应充分把握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从而保证制造业就业的稳定增长;对于美国而言,其解决失业问题需从经济发展的环节进行突破,而不应一味地指责人民币汇率问题。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工会特征分别是造成中美制造业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则能对中美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决定性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及均衡劳动力和均衡工资的表达式,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进口投入水平和出口份额两条传导机制,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增长,但细分行业的进口投入水平上升或出口份额下降会部分抵消这一不利影响。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能够对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决定性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晓华  
文章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以制造业工资为研究对象,考察了1978~2006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福利效应。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贬值在短期内确实有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但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在目前制造业内部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外部经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适度贬值有助于改善制造业工人的福利,但长期内必须通过改变制造业增长模式,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大制造业按劳分配的力度等根本措施来促进制造业工人福利的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涛  万解秋  丁匡达  
人民币汇率长期调整会改变国内外相对价格,促使企业调整发展策略,影响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的进程。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厂商的资本调整成本,构建了包含技术更新资本和生产制造资本的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实际汇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调整通过行业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非对称性影响,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偏高,资本调整成本过大,升值难以引起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资本调整成本不高,行业实际汇率的适度升值能够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成刚  
1994年初,人民币汇率贬值初期设定在8.7元位置上并没有远离均衡汇率,它对当年出口贸易的发展,改善国际收支是有利的。从全年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判断,人民币汇率将会取得1美元兑8.6元人民币的平均价位,这一价位对出口仍是有利的,对进口也不致涨价太大,它是一个合理的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