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7)
- 2023(9623)
- 2022(7861)
- 2021(6972)
- 2020(6048)
- 2019(13336)
- 2018(13278)
- 2017(26431)
- 2016(14139)
- 2015(15751)
- 2014(15791)
- 2013(15677)
- 2012(14422)
- 2011(12628)
- 2010(13024)
- 2009(12841)
- 2008(12886)
- 2007(12003)
- 2006(10772)
- 2005(10220)
- 学科
- 业(77622)
- 企(71138)
- 企业(71138)
- 济(67706)
- 经济(67589)
- 管理(63279)
- 方法(27462)
- 财(26856)
- 业经(26037)
- 农(24027)
- 务(19823)
- 财务(19804)
- 财务管理(19782)
- 数学(19694)
- 数学方法(19594)
- 企业财务(18751)
- 制(18696)
- 农业(17858)
- 中国(16659)
- 技术(15744)
- 体(14312)
- 策(13562)
- 划(13501)
- 体制(12672)
- 和(12550)
- 理论(11987)
- 企业经济(11189)
- 地方(11142)
- 经营(10960)
- 贸(10954)
- 机构
- 学院(211519)
- 大学(205463)
- 济(97661)
- 经济(96018)
- 管理(86974)
- 理学(74023)
- 理学院(73407)
- 管理学(72725)
- 管理学院(72322)
- 研究(66194)
- 中国(54739)
- 财(49546)
- 京(42217)
- 财经(38086)
- 科学(34611)
- 经(34389)
- 江(33839)
- 农(33363)
- 所(32634)
- 中心(30336)
- 经济学(29796)
- 研究所(28464)
- 财经大学(27758)
- 业大(27099)
- 经济学院(26923)
- 北京(26419)
- 商学(25820)
- 农业(25814)
- 州(25810)
- 商学院(25604)
- 基金
- 项目(129523)
- 科学(105034)
- 研究(99342)
- 基金(96555)
- 家(81213)
- 国家(80424)
- 科学基金(71916)
- 社会(66978)
- 社会科(63559)
- 社会科学(63547)
- 省(51158)
- 基金项目(50919)
- 教育(44421)
- 自然(44090)
- 自然科(43100)
- 自然科学(43091)
- 自然科学基金(42442)
- 划(40598)
- 编号(39116)
- 资助(38648)
- 业(32382)
- 成果(31686)
- 制(31634)
- 创(30636)
- 部(29768)
- 重点(28561)
- 国家社会(28034)
- 发(27947)
- 创新(27594)
- 课题(26738)
- 期刊
- 济(117134)
- 经济(117134)
- 研究(66448)
- 财(43673)
- 中国(42989)
- 管理(39577)
- 农(33123)
- 科学(25896)
- 学报(23999)
- 农业(22473)
- 融(22341)
- 金融(22341)
- 业经(20591)
- 大学(20230)
- 财经(20193)
- 技术(19799)
- 学学(19390)
- 经济研究(18251)
- 经(17474)
- 教育(16647)
- 问题(15192)
- 业(13894)
- 技术经济(13267)
- 财会(12648)
- 世界(12276)
- 贸(12049)
- 现代(11707)
- 会计(10886)
- 经济管理(10817)
- 商业(10743)
共检索到331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迪 丁守海
本文试图考察在我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增加情况下,资本深化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增长的反向作用。鉴于我国技术进步具有要素偏向性,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时加入有偏技术进步假设,发现在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要素投入的条件下,资本深化会加深对就业的负向冲击。并利用wind数据库公布的中国制造业2383家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验证了这点,结果发现:(1)在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要素投入时,资本劳动比增长率提高会降低整个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技术进步吞噬就业。但是,资本深化对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就业增长作用呈反向趋势。(2)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该反向变动趋势加强。这意味着,在技术进步和制造业深度融合过程中,劳动者需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企业和政府配合提供培训支持,防止工人由于技能不匹配而导致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震 魏天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我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出现巨大起伏,在前期10余年持续快速增长之后,1995至2000年出现了明显下降,本世纪初开始呈现平缓微升趋势,且对劳动力素质结构的需求呈现快速变动。本文对就业增长空间进行探讨,对是否已经出现制造业峰值提出了讨论;对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对就业素质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就业 就业总量 就业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菲菲 张在旭 马莹莹
本文构建了包含工艺和产品两阶段创新的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框架,基于中国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和Malmquist-Lunenberger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绿色创新效率的行业差异及增长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在2011-2015年绿色创新效率平均值为0.68,平均绿色创新效率增长率为10.45%,重度污染行业的绿色创新效率低于制造业平均值,中度污染行业和轻度污染行业效率相差不大。绿色产品创新效果明显好于绿色工艺创新,半数行业的节能潜力大于50%,制造业节能压力较大。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增长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驱动,出现技术效率下降和技术退步的行业较少,不同污染物排放强度行业平均绿色创新效率都保持增长趋势。并且提出了加大重度污染行业的科研投入力度与创新政策激励,细分行业绿色创新目标,关注绿色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成果转化率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怀英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钟世川
基于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87—2013年中国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制造业部门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1987—2013年整个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是偏向资本的,并且其各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基本偏向资本;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对整个制造业就业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但与1987—1999年相比,2000—2013年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明显下降;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资本替代劳动特征,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对劳动的替代较小,而工资上涨进一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钱诚 马宁
在回顾1995-2012年我国制造业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情况的基础上,对制造业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横截面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我国制造业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平 骞金昌
科技活动对就业增长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一方面,新技术的采用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新技术可能是节约劳动的技术,它使企业雇用更少的劳动力,同时扩大产出。本文基于1998—2004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数据,首先分析科技活动对企业生存可能性的影响,进而分析科技活动对生存企业的就业增长率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科技活动对企业生存有正面影响,但对就业增长无效。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科技活动 就业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东华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由分散竞争走向寡头垄断。此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一直居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又出现了新的集中趋势。市场竞争和政府反垄断政策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市场集中的两大基本力量。经济全球化、企业兼并和技术创新等也是影响和推动美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作用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何武
本文利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中间品相对出口单价,对我国整体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趋势和地位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数据是UN Comtrade2002-2011年HS六位编码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大约一半金额的产品正处于升级,尤其是电信和船舶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引人瞩目,出现降级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量较少,占装备制造业总出口金额的比例不到7%,总体表现远超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装备制造业强国。从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由于中国企业仍然趋向出口相对低价的装备制造业零部件,进口相对高价装备制造业零部件,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总体上偏低。出口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聚 地理集中指数 制造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灿飞 潘峰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的重构。本文基于中国省区尺度的制造业数据,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期间的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总体上,现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较高,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然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存在显著的产业差异,依赖于特定自然资源投入的产业,地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而依赖大量中间产品投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聚度则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是外资主导并且以出口为主,高度集中在沿海省区。中国的产业集聚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业地理集聚程度上升进入了加速期,地理集聚程度在2004年左右达到顶峰。本文回顾了...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制造业 基尼系数 转型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晓君
制造业国际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某一制造行业、制造产品、制造部件、制造区段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并在移入国或地区形成集聚。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次制造业国际转移浪潮方兴未艾,给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带来了战略机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兵 冼国明 韩剑
基于2004和2008年经济普查细分行业数据,本文利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人力资本、行政垄断、外资比重、生产效率和市场垄断等因素对制造业行业工资水平以及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2003~2008年,制造业行业收入差距逐年缩小,行业间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且贡献趋于上升态势,行政垄断、企业平均规模、外资比重、资本密集度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排在第二梯队,行业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一直较小,而市场垄断程度和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关键词:
行业收入不平等 制造业 夏普里值分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鹏远 周平 唐金荣 陈其慎
自2002年中国的黄金市场开放以来,中国的黄金需求大幅增长,于2013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国。中国作为具有黄金消费传统习俗的国家,未来的黄金消费需求规模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亚洲、美洲和欧洲地区的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历史进行分析,得出人均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并不呈"S"形规律,而是呈一种"倒U"形轨迹;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强度与人均GDP之间虽然也呈"倒U"形轨迹,但是并没有相近的消费顶点;人均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量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呈"倒U"形轨迹。通过研究日本、美国和欧洲的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规律并分别在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下对中国的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量进行预测,...
关键词:
黄金 消费 预测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