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96)
- 2023(17838)
- 2022(15227)
- 2021(14022)
- 2020(11989)
- 2019(26997)
- 2018(26622)
- 2017(51201)
- 2016(27970)
- 2015(31187)
- 2014(30622)
- 2013(30600)
- 2012(27692)
- 2011(24884)
- 2010(24721)
- 2009(23307)
- 2008(23303)
- 2007(20589)
- 2006(18274)
- 2005(16275)
- 学科
- 济(111795)
- 经济(111627)
- 业(103899)
- 管理(96742)
- 企(92247)
- 企业(92247)
- 方法(50951)
- 数学(41007)
- 数学方法(40566)
- 财(36241)
- 农(35165)
- 业经(33561)
- 中国(27148)
- 务(25570)
- 制(25558)
- 财务(25496)
- 财务管理(25462)
- 农业(24185)
- 企业财务(24171)
- 学(22351)
- 技术(21250)
- 贸(20777)
- 贸易(20769)
- 理论(20364)
- 易(20205)
- 和(20033)
- 地方(19380)
- 划(18774)
- 体(18510)
- 环境(17388)
- 机构
- 学院(403549)
- 大学(401838)
- 管理(161826)
- 济(160529)
- 经济(157258)
- 理学(139976)
- 理学院(138486)
- 管理学(136282)
- 管理学院(135564)
- 研究(130855)
- 中国(99424)
- 京(85314)
- 科学(82267)
- 财(76413)
- 农(73278)
- 所(66172)
- 业大(64167)
- 财经(60760)
- 研究所(60159)
- 江(59765)
- 中心(58888)
- 农业(57856)
- 经(55221)
- 北京(53204)
- 范(49250)
- 师范(48676)
- 州(47599)
- 经济学(47561)
- 院(47226)
- 财经大学(44972)
- 基金
- 项目(273766)
- 科学(214971)
- 基金(199451)
- 研究(196611)
- 家(175098)
- 国家(173598)
- 科学基金(149245)
- 社会(124636)
- 社会科(118087)
- 社会科学(118055)
- 省(107425)
- 基金项目(106016)
- 自然(98836)
- 自然科(96514)
- 自然科学(96487)
- 自然科学基金(94800)
- 划(89845)
- 教育(89165)
- 资助(81550)
- 编号(78988)
- 成果(62974)
- 重点(61019)
- 部(59642)
- 创(58780)
- 发(57429)
- 创新(54364)
- 课题(53925)
- 科研(52469)
- 业(51923)
- 制(51577)
- 期刊
- 济(178605)
- 经济(178605)
- 研究(115788)
- 中国(74725)
- 农(67665)
- 学报(67359)
- 管理(62401)
- 财(61870)
- 科学(60515)
- 大学(50775)
- 学学(48407)
- 农业(46184)
- 教育(38661)
- 融(34926)
- 金融(34926)
- 技术(34111)
- 业经(31562)
- 财经(30262)
- 经济研究(27730)
- 业(25933)
- 经(25829)
- 问题(23392)
- 技术经济(20493)
- 科技(20114)
- 版(20095)
- 现代(19051)
- 商业(18668)
- 理论(18385)
- 财会(18041)
- 业大(17512)
共检索到588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国庆 姜悦
随着价值链发展的不断深入,一国贸易中的国内增加值在不断影响着名义有效汇率,更影响了实际有效汇率。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立足于中美两国的制造业贸易增加值数据,测算了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分行业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发现了两国整体制造业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共同特点以及分行业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差异性。同时,文章在测算了价值链嵌入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两国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价值链嵌入度的相关面板数据,经过不同约束条件的方法估计后,发现两国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对各自价值链嵌入度的影响作用有些差异;最后,文章依据数据估计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国庆 姜悦
随着价值链发展的不断深入,一国贸易中的国内增加值在不断影响着名义有效汇率,更影响了实际有效汇率。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立足于中美两国的制造业贸易增加值数据,测算了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分行业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发现了两国整体制造业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共同特点以及分行业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差异性。同时,文章在测算了价值链嵌入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两国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价值链嵌入度的相关面板数据,经过不同约束条件的方法估计后,发现两国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对各自价值链嵌入度的影响作用有些差异;最后,文章依据数据估计的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繁华 徐国庆
随着价值链发展的不断深入,一国贸易中的国内增加值不断影响着名义有效汇率,也影响着实际有效汇率。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立足于中美两国的制造业贸易增加值数据,研究了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各分行业的实际有效汇率,探讨了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实际有效汇率的共同特点以及分行业实际有效汇率的差异性。通过对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分解和对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中美两国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远大于相对价格;而贸易增加值权重下实际有效汇率对中美两国制造业贸易增加值的作用也不相同。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制造业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繁华 徐国庆
随着价值链发展的不断深入,一国贸易中的国内增加值不断影响着名义有效汇率,也影响着实际有效汇率。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立足于中美两国的制造业贸易增加值数据,研究了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及各分行业的实际有效汇率,探讨了中美两国整体制造业实际有效汇率的共同特点以及分行业实际有效汇率的差异性。通过对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分解和对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中美两国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远大于相对价格;而贸易增加值权重下实际有效汇率对中美两国制造业贸易增加值的作用也不相同。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制造业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 王高凤 姜青克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测算出19992011年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内嵌的国内、国外服务附加值以衡量制造业国内、国外服务中间投入,并以此为依据采用FGLS估计国内外服务价值嵌入总额与嵌入结构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从总体层面来看,国内服务价值嵌入总额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外服务价值嵌入总额显示负向影响;国内现代服务价值嵌入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但国外现代与传统服务价值嵌入均呈现负向影响。第二,从分样本层面来看,国内现代与传统服务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秋晨
文章运用1995~2014年WTO与OECD联合发布的Ti VA数据库和中国装备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构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MM方法,实证考察了GVC嵌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995~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效果在震荡中呈现上升趋势,且在GVC中表现出"深参与、低嵌入"的特征,但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GVC嵌入能够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且呈现边际递增趋势。同时,中国装备制造业嵌入GVC会通过中间品效应、链中学效应、竞争效应改善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效。但上述改善机制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品效应产生的GVC中低端嵌入路径实现转型升级,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竞争效应产生的GVC高端嵌入路径完成转型升级,而由链中学效应产生的GVC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带动装备制造业完成整体转型升级,且对高技术行业的带动效应更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文淑惠 何卓欣 梁经伟
受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双重影响,以越南为代表的澜湄流域国家成为全球替代中国出口和吸收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在全球投入产出框架下,根据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四个澜湄流域国家2000年和2007—2017年14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分别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其生产结构复杂度的影响。从整体来看,全球价值链的双向参与均有利于提高澜湄流域国家制造业生产结构复杂度,但存在国家和产业差异。从影响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均能通过中级人力资本促进澜湄流域国家制造业生产结构复杂度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珮
本文以出口增加值为统计口径,采用KPWW算法定量分析了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其19个制造业显性比价优势和嵌入全球价值链(GVC)位置及深度的影响,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证实了再工业化战略对美国制造业总体显性比较优势、中间品显性比较优势,以及高技术产业嵌入GVC的位置和深度的提升作用。与美国相比,虽然中国在大部分制造业嵌入GVC的位置和参与程度均落后于美国,但在过去15年,制造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还是有所提高,在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与美国竞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珮
本文以出口增加值为统计口径,采用KPWW算法定量分析了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其19个制造业显性比价优势和嵌入全球价值链(GVC)位置及深度的影响,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证实了再工业化战略对美国制造业总体显性比较优势、中间品显性比较优势,以及高技术产业嵌入GVC的位置和深度的提升作用。与美国相比,虽然中国在大部分制造业嵌入GVC的位置和参与程度均落后于美国,但在过去15年,制造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还是有所提高,在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与美国竞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凯华 李后建 高翔
尽管国内价值链战略被视为助推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受制于忽略异质性的不足,已有研究很难进行企业层面的系统分析。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汲取增加值贸易与微观计量的双重优势,整合2002年、2007年、2010年、2012年省(区、市)间投入产出数据、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数据的海量信息,构建了一个可以连接新新贸易理论与国内价值链的分析框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国内价值链嵌入度大幅提升,但是提升背后隐藏着偏好加工制造、排斥服务投入的倾向;进一步考虑贸易类型、区域空间与所有制差异,也未改变国内价值链嵌入度的上述倾向;由于在位效应(存活企业的平均加权变动)构成了国内价值链嵌入度偏向加工制造、排斥服务投入的主要原因,我国制造业的国内价值链整合存在着循环累积的低端陷阱。本文的以上发现不仅补充了国内价值链的研究框架,同样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百珍 张捷
为系统评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半参数模型模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函数关系,基于此设定基准回归模型,然后分析贸易成本的中介效应和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再进行门限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提升,这一结论在充分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以及开展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不同参与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基于前向嵌入的前向参与度影响大于后向参与度,且数字经济提升了前向GVC和后向GVC的复杂参与度,而使简单参与度降低。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贸易成本中介变量和技术创新调节变量发挥作用,且这种作用存在门限效应,分别存在双门限值和单门限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田双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并选取2001~2014年的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KPWW和全面FGLS方法实证检验了13个制造业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后的转型升级状况。研究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总体上能够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由于"低端锁定"及"吸收门槛"效应的存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并未产生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从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间接的消极影响;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之间存在"U"型关系,低端嵌入不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迈过"拐点"后的中高端嵌入能够明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亟须抓住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契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跃升,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获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创新效应,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技术创新效应 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东华 水冰
通过理论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并实证检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价值链正在发生解构和重构,从而为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提供了战略机遇;欧美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短期内可能对中国制造业形成价值链低端锁定,但在中长期内则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链高端嵌入打破低端锁定,并实现在价值链上跃迁;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并且通过动态嵌入方式推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东华 水冰
通过理论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并实证检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价值链正在发生解构和重构,从而为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提供了战略机遇;欧美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短期内可能对中国制造业形成价值链低端锁定,但在中长期内则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链高端嵌入打破低端锁定,并实现在价值链上跃迁;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并且通过动态嵌入方式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牛华 宋旭光 马艳昕
在全球化生产共享的背景下,中间品贸易飞速增长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以最终产品为基础的传统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方法严重脱离了这一现实。该文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利用总贸易核算方法对中国国家层面和制造业细分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了测算,结论表明1995-2011年间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变化轨迹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基本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但不同行业实际有效汇率在具体变化幅度与变化方向上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国家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无法反映这种差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