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7)
- 2023(15089)
- 2022(12568)
- 2021(11481)
- 2020(9925)
- 2019(22795)
- 2018(22425)
- 2017(43357)
- 2016(23494)
- 2015(26670)
- 2014(26624)
- 2013(26917)
- 2012(24952)
- 2011(22622)
- 2010(22725)
- 2009(21860)
- 2008(22164)
- 2007(20015)
- 2006(17520)
- 2005(16204)
- 学科
- 济(110269)
- 经济(110118)
- 业(93785)
- 管理(84831)
- 企(82995)
- 企业(82995)
- 方法(51474)
- 数学(42410)
- 数学方法(42143)
- 财(35898)
- 农(33124)
- 业经(31271)
- 中国(28467)
- 制(25667)
- 务(24656)
- 财务(24626)
- 财务管理(24581)
- 企业财务(23330)
- 农业(22786)
- 贸(21567)
- 贸易(21557)
- 易(21007)
- 技术(19242)
- 和(18443)
- 体(18296)
- 划(17599)
- 银(17311)
- 银行(17286)
- 地方(17221)
- 策(17190)
- 机构
- 学院(352336)
- 大学(351431)
- 济(158851)
- 经济(156034)
- 管理(140118)
- 理学(120318)
- 理学院(119140)
- 管理学(117668)
- 管理学院(116999)
- 研究(116527)
- 中国(93786)
- 财(76299)
- 京(73131)
- 科学(65895)
- 财经(60261)
- 所(58527)
- 农(58379)
- 经(54718)
- 江(53392)
- 中心(53366)
- 研究所(52285)
- 经济学(49954)
- 业大(48420)
- 北京(46364)
- 农业(45880)
- 经济学院(45221)
- 财经大学(44489)
- 州(41374)
- 院(41296)
- 范(40921)
- 基金
- 项目(224395)
- 科学(179419)
- 基金(167290)
- 研究(166149)
- 家(143597)
- 国家(142379)
- 科学基金(123881)
- 社会(110114)
- 社会科(104580)
- 社会科学(104554)
- 基金项目(87884)
- 省(85524)
- 自然(77763)
- 自然科(75989)
- 自然科学(75966)
- 教育(75404)
- 自然科学基金(74744)
- 划(71317)
- 资助(68666)
- 编号(65471)
- 成果(53326)
- 部(52041)
- 重点(49957)
- 创(49043)
- 发(47927)
- 国家社会(46710)
- 制(46355)
- 教育部(45349)
- 创新(45229)
- 业(44972)
- 期刊
- 济(178040)
- 经济(178040)
- 研究(107115)
- 中国(67792)
- 财(63394)
- 管理(54937)
- 农(54392)
- 学报(48807)
- 科学(48137)
- 大学(38208)
- 农业(36714)
- 学学(36248)
- 融(35915)
- 金融(35915)
- 财经(31427)
- 技术(30523)
- 业经(28958)
- 经济研究(28921)
- 教育(28734)
- 经(27022)
- 问题(23685)
- 业(22068)
- 贸(20899)
- 技术经济(20414)
- 世界(18809)
- 国际(17789)
- 统计(17337)
- 财会(16874)
- 商业(16715)
- 现代(16528)
共检索到532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静锋 周江 王波
基于产业升级是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过程的认识,本文引入表征消费升级的非位似偏好与收入不平等,构建模型分析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因素对产业升级的内生决定机理。研究表明资本生产弹性对劳动生产弹性的比值与产业升级正相关,其余劳动生产率、人均资本、相对工资率等因素发生综合影响;收入不平等程度和最低资产禀赋与产业升级正相关。基于理论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量化产业升级进程和增长质量的指数公式,针对中国制造业样本展开实证检验与区域比较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从2005年到2020年中国18类制造业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升级。绝大多数轻工业实现了资本密集型增长,多数重化工业和高技术产业趋近资本密集型增长。在区域比较方面,东部沿海省份增长质量明显强于中西部省份。一些省份的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增长质量。西部省份的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猛,然而受产业升级滞后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粗放型增长态势。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制造业 收入不平等 消费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敏洁 徐常萍 唐磊
本文以2005~2017年中国省域制造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环境规制抑制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异质性的实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向影响。鉴于此,东、中、西部地区宜采取差异性的环境规制政策,从而更有利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普雁翔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巨大变化,本文探讨了制造业区域转移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9个两位数制造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输成本对制造业选择邻近市场的区位具有重要意义,出口导向战略、国内需求不足以及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凸现了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推动了制造业区域转移;随着制造业逐步集聚,集聚经济外部性也发挥了相当作用,经验证据支持马歇尔外部性和波特外部性的积极影响,雅各布外部性的证据则较弱;由于富有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工资调整并没有对制造业集聚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地区间市场化差异也对制造业区域转移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运输成本 集聚经济 制造业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敏
产品内分工拓宽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参与度,为产业升级、产业增长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挖掘该产业的国际分工特征,系统构建了基于政府、跨国公司、高校及科研机构与产业之间互动模型的产业升级路径,提出了我国通信制造业跟随型升级战略与跳跃型升级战略。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瞿肖怡 陆萍 汪红霞 冯翠莲
文章以中国16类传统制造业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参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R&D投入对传统制造业领域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R&D人员投入对中国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影响较为显著;R&D经费内部支出由于结构不合理,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R&D经费外部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R&D经费内部支出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 R&D投入 SFA方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原毅军 孙大明
合作研发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实现制造业技术升级的重要途径。论文以合作研发作用机理为切入点,运用GMM估计法检验产学研合作研发和企业间合作研发对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影响,进一步将样本分为劳动和资源型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检验了合作研发影响技术升级的行业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合作研发模式均对制造业技术升级呈U型作用效应;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位于U型曲线右侧,跨过极小峰值发挥正向效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比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位于右侧曲线更高位置,意味着其自身集聚大量资本和科技资源,能够通过合作研发取得较好的技术
关键词:
合作研发 技术升级 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原毅军 孙大明
合作研发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实现制造业技术升级的重要途径。论文以合作研发作用机理为切入点,运用GMM估计法检验产学研合作研发和企业间合作研发对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影响,进一步将样本分为劳动和资源型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检验了合作研发影响技术升级的行业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合作研发模式均对制造业技术升级呈U型作用效应;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位于U型曲线右侧,跨过极小峰值发挥正向效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比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位于右侧曲线更高位置,意味着其自身集聚大量资本和科技资源,能够通过合作研发取得较好的技术进步效果。
关键词:
合作研发 技术升级 作用机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建中 王曼曼 贯君
基于规模以上中国装备制造企业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行业绿色创新效率,从动态内生视角构建了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为0. 983,尚有提升空间;天然气、煤炭、原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煤炭消费碳排放滞后项对绿色创新效率及绿色创新效率滞后项对原油、煤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长期内天然气碳排放对绿色创新效率是负向影响,煤炭和原油碳排放对绿色创新效率则是正向影响;短期内绿色创新效率抑制原油碳排放,促进煤炭、天然气碳排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杨旭 蒋佳霖
探究了能源消费结构对制造业结构的技术效应、价格效应和空间效应等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做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研发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但价格效应的作用机制不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降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能够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微弱;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时段层面上体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水平、能源价格等外部环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维佳 王军徽
如何更好地利用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ODI)促进一国的制造业升级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认清ODI对母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理。本文依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首先构建了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框架,利用该框架分别具体分析ODI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从而全面建立ODI对母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薛万东
本文运用B&CⅡ模型,使用Coelli编制的软件"Frontier"4.1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分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针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各种因素,如技术进步、所有制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源素质,就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B&CⅡ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谢锐 贺正楚 韩峰 孙玉磊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分别为显著为负、显著为正、为正但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手;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传统优势日渐消失,且通过大量的劳动、资本与R&D投入同样难以维系其可持续发展;当前应有机融合资本与劳动要素,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同时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力扶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泽虎 蒋婷婷
本文构建数字贸易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依托长三角2005~2020年的数据,分析数字贸易对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渠道。结果发现,数字贸易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渠道检验显示,数字贸易通过技术进步间接作用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为评估数字贸易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长三角制造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琴 赵丙奇 郑旭
本文从知识外溢效应、竞争效应及产业协同效应3个方面对科技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进行研究。对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4个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实证分析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集聚发展 制造业升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晶
发展中国家扩张密集使用中间品产业部门的资本和技术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严重的产业拉动效应溢出问题,如果外商投资企业中间品的当地采购比例过低,就会给东道国的产业升级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模型对外商制造业对华直接投资是否对国内产业升级产生正外部性作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制造业投资 中间品 产业升级 外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