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6)
- 2023(11195)
- 2022(9122)
- 2021(8058)
- 2020(6787)
- 2019(14808)
- 2018(14697)
- 2017(27767)
- 2016(15229)
- 2015(17112)
- 2014(17154)
- 2013(16910)
- 2012(15350)
- 2011(13370)
- 2010(13742)
- 2009(12790)
- 2008(13028)
- 2007(12106)
- 2006(10662)
- 2005(10020)
- 学科
- 业(78543)
- 企(73585)
- 企业(73585)
- 管理(69568)
- 济(64093)
- 经济(63976)
- 财(26750)
- 方法(26520)
- 业经(26156)
- 农(22388)
- 务(20583)
- 财务(20549)
- 财务管理(20525)
- 企业财务(19433)
- 制(18630)
- 数学(18516)
- 数学方法(18229)
- 技术(16596)
- 农业(16408)
- 划(15615)
- 环境(14600)
- 体(14133)
- 中国(14132)
- 和(14102)
- 理论(13878)
- 策(13392)
- 体制(12476)
- 经营(11361)
- 企业经济(11299)
- 技术管理(10947)
- 机构
- 学院(226886)
- 大学(219894)
- 济(93163)
- 经济(91298)
- 管理(90932)
- 理学(77699)
- 理学院(76989)
- 管理学(75807)
- 管理学院(75404)
- 研究(68278)
- 中国(55940)
- 财(48217)
- 京(45701)
- 科学(40316)
- 农(39086)
- 财经(37132)
- 江(36301)
- 所(33829)
- 经(33470)
- 业大(32878)
- 中心(31982)
- 农业(30620)
- 研究所(29913)
- 北京(28375)
- 州(27904)
- 经济学(27524)
- 财经大学(27056)
- 商学(26161)
- 商学院(25936)
- 院(24898)
- 基金
- 项目(144664)
- 科学(116064)
- 研究(107216)
- 基金(106159)
- 家(91023)
- 国家(90196)
- 科学基金(80162)
- 社会(68767)
- 社会科(65318)
- 社会科学(65306)
- 省(59106)
- 基金项目(56030)
- 自然(52078)
- 自然科(50917)
- 自然科学(50905)
- 自然科学基金(50040)
- 教育(48806)
- 划(47453)
- 资助(42321)
- 编号(41967)
- 业(34644)
- 创(34087)
- 成果(33294)
- 制(32703)
- 重点(32223)
- 部(31649)
- 创新(30965)
- 发(30882)
- 课题(29526)
- 国家社会(28487)
- 期刊
- 济(110721)
- 经济(110721)
- 研究(64399)
- 中国(47071)
- 财(43381)
- 管理(40964)
- 农(37736)
- 学报(31321)
- 科学(30615)
- 农业(25714)
- 大学(24937)
- 学学(23949)
- 技术(23536)
- 融(21160)
- 金融(21160)
- 教育(20551)
- 业经(20021)
- 财经(19003)
- 经(16343)
- 经济研究(16086)
- 业(15575)
- 财会(13918)
- 问题(13804)
- 技术经济(13551)
- 会计(11889)
- 现代(11748)
- 科技(10967)
- 版(10637)
- 策(10442)
- 世界(10436)
共检索到345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涛 李随成
碳排放是衡量企业生态化的重要指标,低碳能力越强,表明企业的生态化水平越高。基于资源观视角,企业的低碳能力主要包括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低碳制造能力以及低碳变革能力三个维度,它是企业多种动态能力概念的集合体。文章设定企业低碳能力逻辑框架及其测度量表,并以制造性为考察对象,对该低碳能力测度量表实施应用,结果验证了所设定测度量表的合理性,为企业持续减排提供了理论参考,丰富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涛 李随成
碳排放是衡量企业生态化的重要指标,低碳能力越强,表明企业的生态化水平越高。基于资源观视角,企业的低碳能力主要包括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低碳制造能力以及低碳变革能力三个维度,它是企业多种动态能力概念的集合体。文章设定企业低碳能力逻辑框架及其测度量表,并以制造性为考察对象,对该低碳能力测度量表实施应用,结果验证了所设定测度量表的合理性,为企业持续减排提供了理论参考,丰富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红霞 刘遵峰 张春玲 宋博
在低碳经济时代,自主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我国装备制造业特点,基于低碳经济理论构建了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其结果是科学合理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边伟军 董琪 于龙振 杨晨姊
产业基础能力关乎国家产业安全、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重要性愈发受到业界和学界关注,但是关于产业基础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现有研究缺口,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价值链视角,探索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的内涵、维度及量表。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产业基础能力进行解构,提炼出4个维度的能力,即技术支撑能力、生产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产业驱动能力,并开发出相应测量体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测量量表具有较高信效度,可弥补现有研究对产业基础能力测量量表开发的不足,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斌 黄建 董敏 祁玉青
选取2009—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在考虑碳排放的情况下运用三阶段DEA和Malmquist方法,搭建指标体系对该区域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规模效率是制约17个省份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当受到环境及随机扰动因素影响时,该区域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整体呈现“沿海高,内陆低”的地区差异化特征。SFA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对效率有显著影响;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进步是提高Malmquist指数的主要因素。最后为我国整体先进制造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建议措施,使得先进制造业由要素驱动升级为效率驱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先进制造业 生产效率 低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斌 黄建 董敏 祁玉青
选取2009—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在考虑碳排放的情况下运用三阶段DEA和Malmquist方法,搭建指标体系对该区域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规模效率是制约17个省份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当受到环境及随机扰动因素影响时,该区域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整体呈现“沿海高,内陆低”的地区差异化特征。SFA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对效率有显著影响;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进步是提高Malmquist指数的主要因素。最后为我国整体先进制造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建议措施,使得先进制造业由要素驱动升级为效率驱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先进制造业 生产效率 低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军锋 曾德智 龙勇
质量管理的测度是质量管理实证研究的基础,但我国在此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以重庆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证实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了实证度量。结论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活动包含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企业高层的支持、员工的参与、供应商关系、重视客户、产品设计和流程管理。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我国质量管理活动的测度量表。
关键词:
质量管理 偏最小二乘法 量表 信度 效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梅英
文章以企业生产运行状态为基础,紧扣低碳这一核心价值,确定原材料供应、生产、排放等三个环节的低碳技术及其评估指标,建立制造业低碳指标体系。全方位反映制造业运行行的低碳化水平。
关键词:
低碳 能源 指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高震
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碳物流 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明志 余东华
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提出产业过度发展比不足发展更有利于降低碳强度的研究假说,并利用改进的失衡度法、IPCC参考方法、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该假说的存在,得到两个主要结论。第一,我国制造业失衡度变动呈现出周期性倒V型并逐渐收敛的趋势;制造业的碳排放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2007年碳排放稳步上升,2007—2013年碳排放先降后升。第二,我国制造业的失衡水平对碳强度产生反向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推动碳减排;在低碳化路径的失衡状态调整中,落后产业过度发展,而创新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中,应推进制造业低碳化转型,促进创新产业发展,控...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制造业 碳减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高震
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碳物流 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亚男 余东华
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中国制造业如何选择技术进步路径,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满足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视角,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过程,在碳排放约束影响下,创新主体通过技术路径由引进模仿转向自主研发,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该影响受环境规制强度调节,适度提升规制强度能够强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对技术路径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低碳城市制造业的技术路径选择受内在要素禀赋的制约,随着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升级,低碳试点政策对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愈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制造业技术路径选择的相关文献,也为实现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高震
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碳物流 政策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乐 陈菊红 董海林 王昊
随着数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智化转型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数智化推动制造企业重构竞争优势,数智化能力成为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然而,部分制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陷入“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两难困境,数智化能力建设缺乏方向指引,亟待对数智化能力的内涵和构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文献分析和扎根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动态资源基础观,归纳并提取企业数智化能力构成维度,包括生产智造能力、数智化运营能力和数智连接能力,开发各维度测量量表,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290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数智化能力测量量表信效度较高。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数智化能力这一概念构成的理解,为数智化能力水平测度提供有效的量化分析工具。
关键词:
数智化能力 结构维度 测量量表 扎根理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遵峰 赵爽 张春玲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伴随低碳经济的到来,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在对其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低碳经济下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创新能力 低碳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