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39)
- 2023(18195)
- 2022(15244)
- 2021(13822)
- 2020(11509)
- 2019(26275)
- 2018(25918)
- 2017(49819)
- 2016(27413)
- 2015(30500)
- 2014(30729)
- 2013(30695)
- 2012(28961)
- 2011(26272)
- 2010(26819)
- 2009(24996)
- 2008(25490)
- 2007(23341)
- 2006(20767)
- 2005(19352)
- 学科
- 济(123541)
- 经济(123374)
- 业(99091)
- 管理(93388)
- 企(86609)
- 企业(86609)
- 方法(49730)
- 数学(39920)
- 数学方法(39510)
- 财(37644)
- 农(36704)
- 业经(34489)
- 中国(33142)
- 制(28384)
- 地方(27755)
- 务(25456)
- 农业(25426)
- 财务(25411)
- 财务管理(25360)
- 学(24435)
- 企业财务(24101)
- 技术(21875)
- 和(21487)
- 环境(21282)
- 贸(21170)
- 贸易(21154)
- 银(21001)
- 银行(20955)
- 易(20447)
- 融(20195)
- 机构
- 学院(407481)
- 大学(404781)
- 济(169799)
- 经济(166225)
- 管理(154231)
- 研究(141390)
- 理学(131068)
- 理学院(129515)
- 管理学(127455)
- 管理学院(126682)
- 中国(109301)
- 京(86847)
- 科学(86430)
- 财(83061)
- 农(74274)
- 所(73571)
- 研究所(66074)
- 江(65311)
- 财经(64461)
- 中心(64135)
- 业大(60434)
- 经(58257)
- 农业(58212)
- 北京(54955)
- 范(52825)
- 师范(52272)
- 经济学(51912)
- 州(51315)
- 院(50761)
- 财经大学(47373)
- 基金
- 项目(260952)
- 科学(206370)
- 基金(189932)
- 研究(189650)
- 家(165861)
- 国家(164406)
- 科学基金(140945)
- 社会(121514)
- 社会科(115228)
- 社会科学(115196)
- 省(103446)
- 基金项目(100623)
- 自然(90976)
- 自然科(88848)
- 自然科学(88817)
- 自然科学基金(87305)
- 划(86471)
- 教育(86214)
- 资助(76969)
- 编号(75387)
- 成果(61781)
- 发(59919)
- 重点(59389)
- 部(57811)
- 创(56298)
- 课题(53225)
- 创新(52090)
- 制(50457)
- 国家社会(50313)
- 业(50133)
- 期刊
- 济(199742)
- 经济(199742)
- 研究(123116)
- 中国(85312)
- 农(69457)
- 财(68280)
- 学报(63951)
- 管理(61318)
- 科学(60547)
- 大学(48385)
- 农业(46754)
- 学学(45829)
- 融(41909)
- 金融(41909)
- 教育(41272)
- 技术(35611)
- 业经(33757)
- 财经(32893)
- 经济研究(30572)
- 经(28291)
- 业(26735)
- 问题(26376)
- 技术经济(22064)
- 贸(20482)
- 版(19990)
- 现代(19308)
- 世界(18936)
- 商业(18917)
- 科技(18525)
- 财会(18315)
共检索到628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明栋 黄雨萌 王奇
文章基于全局参比和共同前沿的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了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1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低碳发展效率,并通过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其敛散特征、溢出效应及其行业异质性。结果表明:低碳发展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低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金属类行业的效率水平普遍较低;碳密集型行业低碳发展效率在研究期内显著提升,而中、低技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效率值降幅明显;不同制造业行业间的低碳发展效率空间分异在研究期内趋于明显,而多数行业东西差距缩小、南北差距扩大。此外,我国制造业低碳发展同时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其中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收敛速度较快;而对于低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高效率地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简晓彬 仇方道 车冰清
运用传统DEA、超效率DEA模型、空间自相关及空间收敛性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及空间收敛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地理空间上呈"V"型分布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属制造业价值链攀升DEA有效,但辽宁、河北、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及中西部多数省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偏低;地域相邻使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表现出典型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时间推移使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性。对条件收敛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工业发展及信息化水平对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科技创新并没有成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推动力;此外,产业集聚与配套、人力资源禀赋、对外开放等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提升的作用尚未充分表现出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翔 李小平 周大川
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变化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相对干净类行业和高技术类行业具有较高的碳生产率,相对污染类行业和中低技术类行业的碳生产率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不同分类的行业所具有的收敛特征不尽相同。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具有正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负的结构效应。在低碳经济时代,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术创新、优化行业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碳生产率 制造业 σ收敛 β收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高震
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碳物流 政策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高震
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碳物流 政策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高震
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碳物流 政策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仲凤霞 沈子琦
在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能源环境、碳排放方面11个关键指标的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模型,并选取2006-2010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总体欠佳,且各行业发展不平衡。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制造业 因子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英华 王丹丹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为低碳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制造业年能耗远超交通、民用和商用能源,成为第一大高碳行业。分析制造业的碳排放现状,提出针对性强的建议和改进对策,对制造业应对国内外经济贸易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完成节能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刚 宫汝娜 冯冬发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5—2021年的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收敛性分析法探讨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特征。研究表明: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各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组间差异,尤其是低质量组与中高质量组之间的差异;从动态演进趋势来看,各省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样本时期内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低质量组与中高质量组之间的差距相对明显,中高质量组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从收敛性特征来看,不同分组的收敛模式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收敛性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磊 鲍张蓬 田毕飞
研究目标: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运用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服务业发展指数模型,然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服务业收敛性。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我国服务业并没有呈现显著的σ收敛,但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显著。研究创新:运用服务业发展指数这一综合指标进行收敛性分析,并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将空间因素对收敛性的影响考虑在内。研究价值:有利于缩小区域服务业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指数 空间相关性 收敛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如浓 吴玉鸣 邹小芃
文章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了2001-2016年浙江省28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并检验了其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浙江省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其增长主要归因于技术变化,而技术效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提升碳生产率水平的作用;浙江省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没有呈现出显著的σ收敛,但具有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相对污染类行业和相对清洁类行业呈现异质性的收敛特征;企业规模和资本深化对碳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能源消费结构对其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推进技术创新、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资本深化是提高浙江省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关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宝慈 刘井建 金涛 李柏洲
文章从技术创新投入、环境、产出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运用DEA模型和非参数Malmquist方法,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从行业、地区两个维度,进行静态比较和动态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间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是否存在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不高,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2001-2010年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平均提高了22.4%,中部提高的幅度最大,总体上存在收敛趋势。最后,结合现状与实际问题,进一步探析了实证结果的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玛丽亚木·阿不都热合曼 陈军 阿布来提·依明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从行业、时期和地区三个角度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异质性,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服务型制造业总体TFP呈增长趋势,2008年之前高速增长,2008年之后呈明显放缓趋势;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上升幅度有限;TFP增长在细分行业和地区间呈明显异质性;行业间存在收敛,行业内均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收敛速度最快;东、中、西各地区TFP增长存在显著的收敛和绝对收敛现象,中西部收敛速度快于东部,呈现"俱乐部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巍 李菁
本文首先将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的(收敛检验方法,引入到区域产业结构的收敛性研究中,选取29个省市1993~2007年期间制造业20个行业的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的地区性产业结构是否存在趋同的结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选择前一期产业相对集中度、行业平均规模、区域性产业关联和交通运输条件等五个对区域性产业结构影响较大的因素,对20个制造业行业结构变动过程分别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近年来制造业各行业地区间结构演变趋势没有呈现出一致的收敛性趋势,各行业初始分布状况和交通运输条件在产业结构趋同过程中作用显著,而产业关联效应和政策性合并重组则诱发了集聚化趋势,使得地区间产业结构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