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8)
2023(17284)
2022(14363)
2021(13193)
2020(11108)
2019(25236)
2018(25537)
2017(48849)
2016(26969)
2015(29969)
2014(30236)
2013(29558)
2012(26769)
2011(23848)
2010(23963)
2009(22345)
2008(22179)
2007(19607)
2006(17724)
2005(16231)
作者
(75975)
(63110)
(62755)
(59821)
(40370)
(29997)
(28447)
(24484)
(24042)
(22669)
(21545)
(21502)
(20271)
(20165)
(19592)
(19211)
(18842)
(18566)
(18090)
(18083)
(15753)
(15635)
(15222)
(14547)
(14187)
(14136)
(14108)
(14004)
(12602)
(12459)
学科
(108232)
经济(108067)
(97983)
管理(93934)
(87735)
企业(87735)
方法(45429)
数学(35593)
(35539)
数学方法(35216)
(33740)
业经(33596)
中国(29390)
(27091)
(24393)
财务(24318)
财务管理(24281)
农业(23201)
企业财务(23023)
理论(20915)
(20796)
技术(20710)
(20646)
(20257)
地方(20198)
环境(19461)
(19397)
(17759)
(17548)
银行(17505)
机构
学院(380432)
大学(379053)
(153458)
管理(152922)
经济(150189)
理学(131032)
理学院(129678)
管理学(127743)
管理学院(127044)
研究(124446)
中国(95796)
(81351)
(75755)
科学(74797)
(61856)
(61168)
财经(59000)
(58107)
中心(55877)
研究所(55523)
业大(54926)
(53513)
北京(51344)
(48402)
师范(47978)
农业(47501)
(46159)
经济学(45535)
(45253)
财经大学(43519)
基金
项目(250966)
科学(198580)
研究(188069)
基金(182173)
(156959)
国家(155568)
科学基金(135200)
社会(118983)
社会科(112628)
社会科学(112601)
(98534)
基金项目(96658)
自然(86507)
教育(85661)
自然科(84456)
自然科学(84438)
自然科学基金(82946)
(81660)
编号(77210)
资助(73610)
成果(63094)
重点(55549)
(55371)
(53980)
(53491)
课题(53000)
(49823)
创新(49801)
国家社会(48620)
教育部(47907)
期刊
(177980)
经济(177980)
研究(116936)
中国(76359)
(61843)
管理(61275)
(57666)
学报(55555)
科学(52820)
教育(44078)
大学(43348)
学学(40615)
农业(39404)
(35580)
金融(35580)
技术(34249)
业经(30616)
财经(29527)
经济研究(26996)
(25259)
问题(23153)
(22127)
技术经济(19471)
现代(18779)
理论(18215)
科技(17867)
图书(17627)
财会(17426)
(17247)
商业(16990)
共检索到573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明志  余东华  
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提出产业过度发展比不足发展更有利于降低碳强度的研究假说,并利用改进的失衡度法、IPCC参考方法、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该假说的存在,得到两个主要结论。第一,我国制造业失衡度变动呈现出周期性倒V型并逐渐收敛的趋势;制造业的碳排放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2007年碳排放稳步上升,2007—2013年碳排放先降后升。第二,我国制造业的失衡水平对碳强度产生反向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推动碳减排;在低碳化路径的失衡状态调整中,落后产业过度发展,而创新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中,应推进制造业低碳化转型,促进创新产业发展,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易露霞  王一明  贺晋  
近年来,广东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正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本文指出广东装备制造业仍未摆脱以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成本、外资高依赖为竞争特点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剖析了其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竞争模式单一等问题,从走低碳化之路、发展高端智能化产业、完善竞争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广东装备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德才  李长顺  华兴夏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我国传统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的多数比例。文章通过发达国家与中国在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比重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我国传统制造业低碳化的驱动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蔡彭真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制造业供给质量水平,再进一步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制造业供给质量的政策影响与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全国制造业供给质量指数呈上升趋势,尤其2015-2016年上升趋势明显,直观结论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相较于北方省市,政府干预程度较弱的南方省市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更加敏感;进一步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制造业供给质量的传导机制,显示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本文立足广西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供给制约瓶颈和不足,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的四大要素和政府层面设计了推动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华  缪玉林  陈晓雪  
本文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方法估算了1990-2010年江苏制造业的碳排放量,确定出了该时段内江苏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基于相关研究,选择了分析锁定效应的方法,对江苏制造业低碳化升级的锁定效应进行了定量判断。结果表明,江苏制造业总体上处于碳排放的相对性"解锁"状态,距离绝对性"解锁"还有较大差距。文章还提出了促进江苏制造业低碳化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震  沈坤荣  
我国已经进入高成本生产时代。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化解低效产能、建立智慧型物流系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在优化政策制定实施、推动发展动力转换接续、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做好跟进实施,努力营造企业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震  沈坤荣  
我国已经进入高成本生产时代。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化解低效产能、建立智慧型物流系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在优化政策制定实施、推动发展动力转换接续、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做好跟进实施,努力营造企业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蓉娟  
当前,外商直接投资在珠三角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我们利用虚拟变量最小二乘法对珠三角九市装备制造业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地的外资进入强度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核心参量碳生产力产生了不同方向的影响。其中,FDI总体和海外华资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业碳生产力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而外商投资虽然对碳生产力具有正向影响,但显著程度较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军  邓立丽  
目前,上海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结构不断优化,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工业地位下降论"一时引发关注。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也对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在生产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土地制约)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重大瓶颈的制约下,上海制造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寻找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军  邓立丽  
目前,上海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结构不断优化,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工业地位下降论"一时引发关注。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也对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在生产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土地制约)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重大瓶颈的制约下,上海制造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寻找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菲斐  
当前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分行业比较研究制造业国内附加值基础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从而得出中国未来各行业生产产品的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菲斐  
当前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分行业比较研究制造业国内附加值基础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从而得出中国未来各行业生产产品的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吴立源  
本文从业绩波动视角论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制造业为什么要轻资产转型。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通过调结构以提升效率,这对制造业而言主要是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以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1990—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业绩纵向标准差和业绩横向离散度两种方法度量业绩波动和固定资产占比衡量轻资产运营程度,考察了轻资产运营对业绩波动的单独影响,以及轻资产运营和收入波动对业绩波动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保持收入波动不变条件下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与业绩波动正相关,且固定资产占比越大,业绩波动对收入波动的反应越敏感。结果表明,制造业轻资产运营降低了企业业绩波动,从而提升了企业价值;制造业调减固定资产配置以实现轻资产转型既契合了供给侧改革"调结构以提升效率"的政策要求,也因为减小业绩波动而提升了自身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寿华  魏艳秋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根据2002年、2007年、2012年浙江省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2000-2015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对两者的长期联动发展关系以及行业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较弱以及不同行业差异性较大的现状,提出要结合行业特性,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