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13)
- 2023(20716)
- 2022(17760)
- 2021(16219)
- 2020(13883)
- 2019(31517)
- 2018(31126)
- 2017(59785)
- 2016(32833)
- 2015(36592)
- 2014(36148)
- 2013(35653)
- 2012(32704)
- 2011(29257)
- 2010(29070)
- 2009(27062)
- 2008(26768)
- 2007(23679)
- 2006(20958)
- 2005(18442)
- 学科
- 济(133191)
- 经济(133010)
- 业(110496)
- 管理(105155)
- 企(96887)
- 企业(96887)
- 方法(61641)
- 数学(51298)
- 数学方法(50672)
- 财(40637)
- 农(40268)
- 业经(37216)
- 中国(32748)
- 制(28696)
- 农业(27691)
- 务(27645)
- 财务(27568)
- 财务管理(27522)
- 地方(26664)
- 学(26315)
- 企业财务(26141)
- 贸(23352)
- 贸易(23343)
- 技术(23255)
- 理论(22866)
- 易(22637)
- 和(22008)
- 划(20761)
- 体(20494)
- 环境(20264)
- 机构
- 学院(465663)
- 大学(463413)
- 济(184965)
- 管理(184153)
- 经济(181118)
- 理学(159293)
- 理学院(157534)
- 管理学(154749)
- 管理学院(153890)
- 研究(151965)
- 中国(115228)
- 京(97830)
- 科学(96081)
- 财(87854)
- 农(85290)
- 所(76653)
- 业大(74341)
- 江(72821)
- 中心(70090)
- 财经(70045)
- 研究所(69732)
- 农业(67147)
- 经(63748)
- 北京(60297)
- 范(58028)
- 师范(57316)
- 州(55900)
- 经济学(55735)
- 院(55157)
- 财经大学(51957)
- 基金
- 项目(319640)
- 科学(251016)
- 基金(232253)
- 研究(228481)
- 家(204006)
- 国家(202285)
- 科学基金(174076)
- 社会(144534)
- 社会科(136972)
- 社会科学(136933)
- 省(126854)
- 基金项目(123117)
- 自然(115382)
- 自然科(112712)
- 自然科学(112677)
- 自然科学基金(110669)
- 划(105635)
- 教育(105238)
- 资助(95627)
- 编号(91715)
- 成果(73134)
- 重点(71937)
- 部(69902)
- 创(67532)
- 发(67498)
- 课题(63321)
- 创新(62717)
- 科研(61649)
- 教育部(59568)
- 国家社会(59490)
- 期刊
- 济(202993)
- 经济(202993)
- 研究(131747)
- 中国(88120)
- 学报(78887)
- 农(77908)
- 财(70460)
- 管理(70330)
- 科学(70029)
- 大学(59764)
- 学学(56866)
- 农业(53054)
- 教育(46407)
- 融(41098)
- 金融(41098)
- 技术(40830)
- 业经(35415)
- 财经(34807)
- 经济研究(31253)
- 经(29787)
- 业(29276)
- 问题(26653)
- 版(23303)
- 技术经济(23191)
- 科技(22609)
- 现代(21222)
- 统计(21149)
- 商业(20852)
- 理论(20741)
- 业大(20638)
共检索到680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伟杰
本文在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大样本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在微观层面研究了企业转型升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利用统计实证考察了企业创新行为和企业规模与企业转型升级之间的联系。其次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发现: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型升级最关键的因素;企业规模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中型企业更倾向转型升级;企业单纯依靠出口数量扩张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甚至可能出现负向效应,但发达国家的后向技术关联效应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外部市场结构对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并不确定,政府财政资助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另外,深入分析的分类模型表明:大型企业更关注产业转型,中型企业更注重企业类型转型;政府支持有利于非市场领域的企业类型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孔伟杰 苏为华
本文在浙江省制造业1454家企业大样本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在微观层面研究了企业创新行为以及影响因素。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在有效控制了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水平差异、企业产权结构、政府资金扶持、企业品牌和企业设备技术水平后,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也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并且存在规模"拐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对企业创新投入并不显著,但发达国家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标准化要求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企业集聚对企业的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确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富 杜宇玮
与以往的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不同,本文以国际代工特征显著的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利用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调查数据总结了其转型升级的成就,并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能减少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对外需市场依赖越小,企业越容易转型升级;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对国际代工模式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强度与出口倾向和附加值水平都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能力提高固然可以改变制造业企业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但可能要发挥长期效应才能有助于价值链升级;工资水平对附加值和出口倾向影响的显著性水平都较低,说明价值链升级可能弱化了要素成本上升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蒙丹
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本文利用对贵州省制造业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贵州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素质结构、规模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及制度供给均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其中制度供给通过影响各种结构性因素间接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就贵州省而言,企业素质结构不高、规模偏小、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生产性服务业相对制造业发展滞后是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制度因素虽为间接作用,却对各类结构调整有重要影响,成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俊 黄先海
本文运用浙江省制造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行为存在正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越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越高。基于我国处于跨国外包生产体系之中,本文还研究了跨国外包、技术创新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跨国外包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出口扩张,而且还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地激励企业出口。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本土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保持出口持续扩张的态势,摆脱对跨国公司及其外包订单的依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出口 跨国外包 制造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郑江淮
本文利用对江苏省342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产业链定位、分工和集聚效应对于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处于产业链终端环节企业并没有表现出特定的创新优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中的终端集成环节并未形成相应市场势力或集成创新能力;分工活动(以供应商数量作为度量指标)与创新强度之间呈现较为复杂的U型非线性关系;集聚效应并未对我国微观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未成为激发集群创新动力的有机载体。针对以上实证结果,基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和企业微观层面行为特征,我们就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效应三个因素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结合统计性分析进一步进行了剖析和解释,并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蓉 余宇新
文章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样本基础上,以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企业规模、企业市场结构、企业年龄、企业集群和企业所处行业等因素对企业知识产权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存在着联系,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高的知识产权强度且更注重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使用;市场力量、企业年龄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都呈现倒U型函数关系;拥有集群特征的企业拥有较高的知识产权强度。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强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郑江淮
本文在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方式层面考察了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品牌、企业家背景、人力资本、行业与地区相关因素,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强度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而且存在"门槛效应"。集聚效应在现阶段对企业的创新活动非但没有产生促进作用,相反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出口因素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了复杂影响效应,表现在创新活动随着出口比例而发生非线性变化,呈现出"俘获"效应。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产品更新与升级换代进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行为模式,验证了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行为特征差异与特有的人力资本竞争机制,以及它们对企业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震 梁爱云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结构性改革。而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15份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的调查样本数据,对制造业企业降成本需求及其成本压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样本中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认为需要降成本,整体的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评价偏向于"压力大"。就影响的显著性来看,对总体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融资费用"、"土地等要素价格"以及"制度性交易"。研究同时发现,企业特征的不同,如企业营业收入、企业员工人数等也会对企业成本压力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 企业压力 降成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丹 李文川 吴俊
在员工流动的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浙江省40家民营制造企业的703名农民工为调查对象,经分析其流动情况和影响因素后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在流动频率上有着显著差异,影响流动的因素涉及组织、个体和社会三个层面。通过构建职业选择决定因素模型,运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着重分析了农民工自身特征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流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卓越
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例,本文考察了GVC治理模式、升级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检验了现有的理论与案例研究所蕴涵的4种对接模式。问卷调查与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俘获型与层级型治理模式有助于企业较快地实现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进一步升级的空间较小,因而不利于绩效提高;均衡网络型治理模式下企业升级速度稍慢,但功能升级和链升级的空间较大,有利于绩效提高;NVC中均衡网络型治理对企业升级和绩效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而俘获型和层级型治理更有利于企业的升级和绩效提高。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强调单纯地基于GVC代工体系或NVC企业集群的工业化道路都不是中西部地区的最优选择,两者的结合可能更为现实。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全球价值链 企业绩效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同良 施浩 Ludovico Alcorta
本文在大量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统计实证与计量分析等方法考察与观测企业所处行业、企业规模以及企业所有制等三个因素对企业R&D行为的影响,从微观行为数据层面揭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R&D活动的行为模式与真实机理。论文的许多发现为理解R&D“不易观测”的关键因素提供了基于中国经验的独特的实证视角。我们揭示出:中国小公司、中型公司、大公司的R&D强度趋势存在着明确的倾斜的V型结构关系,以此修正了Bound等、Pavitt等人的理论观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明华 陈汝丹
全球价值链(GVC)背景下,影响与制约中小制造企业升级的因素有其特殊性。文章首先对我国中小制造企业GVC升级的衡量指标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继而利用浙江省部分中小制造企业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GVC升级中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本地企业家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内部化及资本化能力等因素对企业GVC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升级所需的成本与资金投入因素影响作用不明显;现阶段政策环境没有起到应有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小制造企业GV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怡 谢雪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尽管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明显的增长,但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总存量与其他发达国家对美国的总投资量相比还非常小。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企业异质性、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方法基础上,构建了三个计量模型——OFDI溢价模型、自我选择效应模型和生产率效应模型,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而成的浙江省制造业2000—2007年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对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安同良 方艳 卢多维克·阿尔科塔
在对江苏省制造业企业进行大规模问卷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企业的所有制、企业规模以及行业等角度,以行为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表明: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中排在前两位的均为人才、能力,已经不再是资金问题,而是知识问题———缺乏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这为破解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找到了关键突破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32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
私营企业资本、劳动和分配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浙江省制造业高端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典当行业务创新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典当行业的问卷调查分析
论农村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浙江省绍兴市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基于问卷调查的浙江省区域存货指数研究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来自制造业的问卷调查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动力与障碍——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开放式情境下创新搜索、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来自江浙沪地区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能力综合评价研究——基于浙江省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问卷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