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0)
- 2023(12488)
- 2022(10286)
- 2021(9281)
- 2020(8131)
- 2019(17949)
- 2018(17873)
- 2017(34303)
- 2016(18803)
- 2015(20868)
- 2014(21028)
- 2013(20565)
- 2012(18570)
- 2011(16480)
- 2010(16903)
- 2009(16027)
- 2008(16291)
- 2007(14889)
- 2006(13079)
- 2005(12268)
- 学科
- 业(89080)
- 企(83393)
- 企业(83393)
- 济(82813)
- 经济(82689)
- 管理(77322)
- 方法(38855)
- 数学(30391)
- 财(30097)
- 数学方法(29964)
- 业经(28864)
- 农(25173)
- 务(22670)
- 财务(22626)
- 财务管理(22596)
- 技术(22037)
- 制(21587)
- 企业财务(21494)
- 中国(18442)
- 农业(18183)
- 理论(17070)
- 体(16180)
- 划(15749)
- 策(15307)
- 和(14348)
- 体制(14199)
- 技术管理(13128)
- 银(12797)
- 银行(12780)
- 经营(12705)
- 机构
- 学院(276610)
- 大学(270475)
- 济(115684)
- 经济(113442)
- 管理(111807)
- 理学(96086)
- 理学院(95187)
- 管理学(93588)
- 管理学院(93063)
- 研究(85446)
- 中国(67801)
- 财(57891)
- 京(55874)
- 科学(50497)
- 农(46480)
- 财经(45250)
- 江(43443)
- 所(42939)
- 经(41001)
- 业大(39877)
- 中心(39546)
- 研究所(38285)
- 农业(36363)
- 经济学(34862)
- 北京(34716)
- 州(33904)
- 财经大学(33346)
- 商学(31921)
- 商学院(31630)
- 经济学院(31462)
- 基金
- 项目(178921)
- 科学(143363)
- 基金(131877)
- 研究(130957)
- 家(114079)
- 国家(113101)
- 科学基金(99529)
- 社会(84865)
- 社会科(80638)
- 社会科学(80621)
- 省(71827)
- 基金项目(69017)
- 自然(64865)
- 自然科(63476)
- 自然科学(63462)
- 自然科学基金(62411)
- 教育(61107)
- 划(58481)
- 资助(54468)
- 编号(51319)
- 创(41299)
- 成果(40658)
- 重点(40155)
- 部(40137)
- 业(39508)
- 制(38321)
- 创新(37763)
- 发(37203)
- 课题(36016)
- 国家社会(35388)
共检索到416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晓保
制造业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军事力量至关重要的因素。独立存在的技术型人才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制造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技术型人才是在技术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逐渐高移。我国制造业企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技术型人才独立存在的客观性,也没有开展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养。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技术型人才 客观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罗福凯
事实上,早在2007年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实施之前,已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废除《通则》的见解,主要理由在于:(1)《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关税法、《公司法》等法规内容重复较多;(2)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与计划经济制度下"财政管理财务、财务管理会计"的体制相适应;(3)《通则》的宗旨有悖市场经济,国家统一的财务规则将限制企业资本保全的灵活性,违背市场化原则;(4)《通则》缺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继球
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低端,主要从事高产量产品、产品生产非技能环节,中国制造业企业充分发挥了人口红利的优势,相比于价格高昂的高学历人才,制造业更倾向于聘用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低廉劳动力,高学历人才并不一定能有效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利用2004年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高学历人才占比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我们发现,企业高学历人才比例的增加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利润率的增加。这意味着,企业高学历人才占比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这点来看,现阶段中国制造业企业并不一定需要高学历人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斌 姚志远 张嘉熠
文章以2015—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了行业专长型独立董事对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即存在多元化折价现象;企业聘请行业专长型独立董事能有效弥补管理层异质性缺乏的弊端,充分发挥咨询、监督与资源提供职能,在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即能抑制多元化折价现象。文章拓展了独立董事职能和价值的研究,丰富了公司治理研究文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明 张盼盼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3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其作用渠道包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相对而言,数字金融发展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中等生产率水平企业的生产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在数字金融发挥外溢效应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技术升级 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强 吴伟伟 于渤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效率分析模型,并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效率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投入要素中,人员投入冗余最多,其次是信息投入和设备投入、组织投入;技术能力产出要素中,管理绩效最为不足,其次是市场绩效和研发绩效。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提升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能力 效率 DEA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钰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现状分析1.各个公司的评价报告,其结论均集中于内部控制没有缺陷且是有效的。然而实际上,每年都有一部分一些受到证监会处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事后更正财务报表的企业,这种问题恰恰是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甚至是重大缺陷的标准。如潍坊亚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因未及时公告重大对外担保、未及时对票据贴现款的损失风险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及时公告停产情况于2012年4月23日受到证监会的处罚。这是公司内部控制缺失的直接后果,其在评价时应当判定为重大缺陷。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相比,无论是出于提醒报表使用者对强调事项潜在风险的关注而出具的非标准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竹泉 槐莹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疫情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制造业企业的正常经营容易遭受到巨大冲击。企业管理者要使企业抵御冲击、持续经营,就需要认识和评价企业的脆弱性。本文基于资本配置视角下的企业理论,阐述企业资本脆弱性的内涵,从物质资本、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维度设计指标定量评价制造业企业的资本脆弱性程度。以2018~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指标进行精简后利用熵值法确定代表性指标的权重,再结合功效系数法计算的单个指标得分计算企业资本脆弱性的综合评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资本脆弱性程度处于较低范围,少部分企业资本脆弱性程度过高。在此基础上,应用模型计算得到2018~2020年制造业上市企业资本脆弱性得分排名,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以上研究,建议企业关注自身多种形态的资本脆弱性,并且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企业资本脆弱性评价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晓男 孟繁琨 鲍晓娜 曲刚
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深度融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能否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2015—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制造业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及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市场份额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人工智能通过劳动力数量、物质资本使用效率和技术创新产出3种中介变量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并通过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和技术创新投入抑制企业生产率提升。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产率 制造业企业 生产率悖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娟 杨波
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离不开适宜类型的金融支持。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其具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从技术距离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探究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城市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制造业企业远离技术前沿时,银行主导型金融对其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企业接近技术前沿,该作用将由正转负。相较于国有和抵押资产丰富的制造业企业,银行主导型金融对技术进步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和抵押资产匮乏企业中出现较早。机制检验表明,在远离技术前沿阶段,银行主导型金融能够激励制造业企业创新从而促进其技术进步,但在接近技术前沿后,银行主导型金融难以通过激励企业创新驱动其技术进步。研究结论对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制造业之功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晓云 赵小红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UIBE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其作用效果因制造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垂直专业化程度而有所差异。机制检验证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技术复杂度通过技术溢出、投入服务化、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张作用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进口技术复杂度 制造业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陶洪 徐福缘
本文结合我国制造业现状和国际制造业升级经验,提出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技工密集型技术发展路径和意义,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完善技能型员工培养体系,促进技工密集型技术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技工密集型技术 技能员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龙韩滔
本文通过对生产多品种产品、以定购方式销售产品为主、市场需求季节性变化程度较明显的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系统的分析,主要根据企业的订单情况即产品交货期限及数量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除订单之外的生产计划,根据以往原材料需求的历史规律,根据企业的生产过程,引入弹性概念,来解决原材料库存的控制问题,即建立原材料库存的弹性控制模型。最后本文对此模型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库存 原材料 弹性控制模型 订单 提前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维刚 倪红福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反映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程度,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技术进步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尤其是国内服务化)总体上处于低端化、低质量层次,而非研发、商务、市场营销等高智能服务化,一定程度上导致制造业投入整体服务化并没有提高企业技术进步。但是,间接和国外服务化却存在促进效应。(2)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有异质性特征,对不同所有制、不同区域和是否出口企业的技术进步有不同效应。传统服务投入不存在提升效用,而现代服务投入有显著的提升作用。(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和生产分工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渠道。中国制造业直接服务化和国内服务化中传统服务比重较高,不利于企业创新和参与生产分工,从而对企业技术进步呈现一定的抑制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同行业中,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内销企业。然而,我们近期的一个检验发现,中国行业内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普遍低于内销型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1998~2007年约33万多家企业数据,全面检验了"悖论"现象,发现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存在是背后的重要原因。同时,出口企业中出口规模和生产率负相关,在分析和解释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