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81)
2023(18935)
2022(15767)
2021(14588)
2020(12334)
2019(27921)
2018(27593)
2017(53375)
2016(29221)
2015(32601)
2014(32475)
2013(32055)
2012(29106)
2011(25992)
2010(25799)
2009(24300)
2008(24262)
2007(21750)
2006(19429)
2005(17792)
作者
(85926)
(71351)
(70997)
(67441)
(45499)
(34210)
(32111)
(27755)
(27234)
(25642)
(24463)
(24095)
(22828)
(22729)
(22310)
(21778)
(21315)
(21300)
(20496)
(20468)
(17887)
(17607)
(17492)
(16294)
(16058)
(16021)
(15984)
(15890)
(14330)
(14017)
学科
(116198)
经济(116025)
(103630)
管理(96983)
(92318)
企业(92318)
方法(50739)
数学(40594)
数学方法(40205)
(36989)
(35841)
业经(35553)
(32026)
中国(30998)
(25698)
(25686)
财务(25610)
财务管理(25576)
银行(25550)
农业(24838)
企业财务(24276)
(24097)
(22550)
技术(21762)
地方(21344)
理论(21112)
(20565)
(20550)
贸易(20549)
(20349)
机构
学院(416650)
大学(415125)
(166426)
管理(165070)
经济(162902)
理学(141584)
理学院(140080)
管理学(137844)
研究(137363)
管理学院(137101)
中国(109509)
(89011)
科学(85080)
(80678)
(76325)
(69597)
业大(65141)
财经(63640)
(63511)
研究所(63024)
中心(62595)
农业(60143)
(57829)
北京(55746)
(50928)
(50918)
师范(50327)
经济学(49877)
(49330)
财经大学(47140)
基金
项目(278687)
科学(218533)
基金(202406)
研究(201181)
(177399)
国家(175853)
科学基金(150994)
社会(127402)
社会科(120712)
社会科学(120681)
(109484)
基金项目(107626)
自然(99034)
自然科(96703)
自然科学(96675)
自然科学基金(94977)
(91579)
教育(91305)
资助(82487)
编号(81227)
成果(65270)
重点(62220)
(60677)
(59715)
(58898)
课题(55666)
创新(55272)
科研(53210)
(52687)
(52532)
期刊
(187954)
经济(187954)
研究(123726)
中国(81428)
(70969)
学报(69206)
(65077)
管理(64534)
科学(62180)
大学(52269)
学学(49680)
(47676)
金融(47676)
农业(47337)
教育(41155)
技术(35295)
业经(32439)
财经(32063)
经济研究(28986)
(27376)
(26579)
问题(24806)
技术经济(20970)
(20556)
科技(20388)
现代(20015)
理论(19951)
商业(18892)
财会(18286)
实践(17947)
共检索到624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昱  王晓娜  桑彤彤  
本文采用2011~2018年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选用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升级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结果发现:(1)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升级影响的拟合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大致呈“倒U形”,说明企业影子银行活动存在最有效规模;(2)位于不同分位点企业影子银行化存在显著异质性,表现为:企业层级水平越高,拟合曲线曲率越大,即敏感度越高,影子银行活动的最有效规模越低;(3)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影子银行化最优规模也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最优点高于国有企业,并且低分位点非国有企业主要表现促进作用;(4)适度的影子银行活动会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创新投资从而有利于企业升级,而过度的影子银行活动则会加强融资约束不利于企业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永亮  张华  
本文利用2010—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国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负向作用。进一步的机理检验显示,影子银行发展主要通过两条渠道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一是减少原本就稀缺的银行贷款资金资源,增加企业借款难度;二是在促进企业实业投资的同时也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研究结论为明晰影子银行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及深入理解实体经济与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泛金融市场发展的联系,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永斌  闫佳  
本文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使用适合处理内生性问题的倾向评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估计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探寻因产融结合而变化的系统性内生变量如何作用于转型升级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发现参股非上市银行这种产融结合方式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随着参股比例的提升转型升级的程度越高,并且发现参股非上市银行这种产融结合模式起作用的微观机制是通过财务协同来实现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明  张盼盼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3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其作用渠道包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相对而言,数字金融发展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中等生产率水平企业的生产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在数字金融发挥外溢效应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欢浪  章韬  吴兰兰  
本文利用金融许可证数据,以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和异地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管制的取消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和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并未促进企业出口,但异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显著增加了企业出口;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主要增加了国有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概率,而异地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缩小了融资所有制差异,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企业出口;两种类型的城市商业银行间存在资本竞争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曲文俏  张涵  陈磊  
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的必要保障。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银行业竞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银行业改革初期,银行竞争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在成熟期,银行分支机构过度竞争后,银行过度竞争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从企业所有制属性和企业规模的分组检验发现,相对国有企业及大企业等信息透明企业,民营企业及小企业等信息模糊企业因自身信息透明度较低,其融资约束受到银行竞争的影响大。因此,应当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银行分支机构,以最优竞争水平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宇君  顾萌  
基于制造业企业实证检验证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通过竞争战略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笔者以2013—2019年中国大陆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研究样本的有效数据,在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包含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在内的企业业绩的影响及竞争战略、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证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提高了企业业绩;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均中介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正向影响;内部控制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通过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对企业业绩的积极影响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智能化转型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业绩,揭示了智能化转型与企业业绩内在联系的机理,所得结论拓展了现有关于智能化转型、企业业绩方面的学术探讨边际,为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提升业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学敏  王亚飞  
随着价值链分工的深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分工地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通过认识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借鉴国内外企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多元化路径,并提出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三位一体"的升级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桂荷发  张春莲  王晓艳  
以2003—2018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对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化行为会抑制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会降低该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这种抑制效应会因产权属性、融资约束的不同而不同,即国有企业的影子银行化业务对企业主营业务发展的抑制效应更强,而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其影子银行化业务对企业主营业务发展的抑制效应更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娟  杨波  
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离不开适宜类型的金融支持。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其具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从技术距离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探究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城市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制造业企业远离技术前沿时,银行主导型金融对其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企业接近技术前沿,该作用将由正转负。相较于国有和抵押资产丰富的制造业企业,银行主导型金融对技术进步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和抵押资产匮乏企业中出现较早。机制检验表明,在远离技术前沿阶段,银行主导型金融能够激励制造业企业创新从而促进其技术进步,但在接近技术前沿后,银行主导型金融难以通过激励企业创新驱动其技术进步。研究结论对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制造业之功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良群  刘晶磊  吴佳莹  
在全球经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深度转型的背景下,以服务化推动制造业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企业双元能力视角,从理论分析入手,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探究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服务化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企业双元能力在服务化与先进制造业GVC升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市场需求在服务化与企业探索能力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服务化与企业应用能力之间未起调节作用;经济自由度在企业双元能力与GVC升级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婧   张璇   孙晓玲   李春涛  
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逐利行为扭曲了管理层的长期投资决策,降低了企业效率。本文选取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样本,考察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会通过降低创新水平、资本配置效率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关于企业内部治理特征和外部市场监督机制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影子银行业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在公司治理水平低、高管具有金融背景、分析师跟踪少、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因此,不断完善影子银行的治理体系,在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中有效引导非金融企业“脱虚向实”,是优化资本配置、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香花  王倩  李世辉  
基于资本“脱实向虚”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逐渐趋同的背景,本文选取我国2008—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样本,从行业层面探讨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同伴效应。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存在同伴效应。机理检验发现,学习效应和行业竞争不足构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伴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同伴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伴效应对企业财务风险和企业价值分别产生了“U型”和“倒U型”影响。本研究为理解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正确引导和监管影子银行提供了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挺  陈周永  
制造企业涉足服务领域是为了创新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但服务化通常难以在短期内带来丰厚的回报,高管和员工的收入也会因服务化战略的实施而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企业原有的收入分配结构。探讨服务化对企业高管与职工收入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企业的服务化程度与企业高管和职工的收入水平显著负相关,企业职工和高管的收入变化对服务化程度变化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3和-1.7。可见,服务化程度的提升会导致两个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其中的传导机制一方面是服务化对企业绩效产生波动,从而影响员工与高管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实施服务化战略需要以较高的收入吸引高知型管理人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管收入的下滑幅度。总体而言,随着企业逐步适应和掌控服务业务领域的信息和资源,服务化对企业员工收入的负向影响会得到扭转。上述结论揭示了我国企业实施战略变革的情境下不同层次人员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丰富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理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崔凌云  
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模型,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员工教育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并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和经济密度等因素基础上,各省(市)平均出生率是企业员工教育合格的工具变量;提高员工教育水平可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增长。另外,员工教育在大企业中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中小企业;资本密集度提高有利于发挥员工教育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生育率与员工教育负相关,出生率每增加1‰,员工平均教育将减少0. 423年。在添加控制变量、分组检验和更换工具变量后,所得结论依然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