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34)
2023(20094)
2022(16774)
2021(15495)
2020(13308)
2019(30333)
2018(29864)
2017(57264)
2016(30682)
2015(34720)
2014(34671)
2013(34564)
2012(32003)
2011(28851)
2010(28928)
2009(27311)
2008(27311)
2007(24527)
2006(21488)
2005(19883)
作者
(89276)
(74702)
(74457)
(71135)
(47915)
(35757)
(33882)
(28965)
(28300)
(26693)
(25640)
(25189)
(24012)
(23837)
(23354)
(23020)
(22195)
(22032)
(21687)
(21436)
(18742)
(18251)
(18144)
(17148)
(16797)
(16729)
(16631)
(16349)
(15104)
(14818)
学科
(146552)
经济(146374)
(106891)
管理(102615)
(94064)
企业(94064)
方法(60890)
数学(50632)
数学方法(50063)
(41539)
(38795)
业经(37124)
中国(36266)
(30419)
(27666)
财务(27605)
财务管理(27553)
地方(27370)
农业(26548)
(26239)
企业财务(26171)
(25399)
贸易(25384)
(24676)
(22953)
技术(22712)
(22141)
银行(22105)
(22103)
理论(21925)
机构
学院(453005)
大学(451455)
(199718)
经济(195917)
管理(176422)
研究(153826)
理学(151029)
理学院(149434)
管理学(147160)
管理学院(146296)
中国(120320)
(94606)
(94154)
科学(89755)
(77839)
财经(74276)
(74239)
中心(70366)
研究所(69909)
(68618)
(67318)
业大(63426)
经济学(61932)
北京(59754)
农业(58143)
经济学院(55565)
(55233)
财经大学(54831)
(54750)
师范(54665)
基金
项目(292362)
科学(232553)
基金(215956)
研究(213761)
(187285)
国家(185724)
科学基金(160736)
社会(139301)
社会科(132177)
社会科学(132147)
基金项目(113478)
(112607)
自然(102908)
自然科(100542)
自然科学(100512)
自然科学基金(98809)
教育(97863)
(94300)
资助(88703)
编号(84528)
成果(68905)
(66207)
重点(65674)
(62868)
(62433)
国家社会(58683)
课题(58186)
创新(57946)
教育部(57281)
(56277)
期刊
(227292)
经济(227292)
研究(136826)
中国(88258)
(77157)
管理(70316)
(68463)
学报(66061)
科学(63504)
大学(51287)
学学(48676)
农业(46308)
(44539)
金融(44539)
技术(40962)
教育(40832)
财经(38386)
经济研究(36738)
业经(35390)
(33116)
问题(29435)
(27023)
技术经济(25175)
(24996)
世界(23317)
统计(23070)
国际(22159)
(21150)
现代(20931)
(20751)
共检索到688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坤福   王家荣   李善同  
充分发挥异质型企业比较优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扩展至中国地区层面,并引入企业异质性视角,定量分析异质型企业在省际、国际和双重价值链生产的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在省际贸易日益增强、国际贸易逐渐减弱的背景下,外资企业在高研发强度制造业、内资企业在中研发强度制造业、港澳台资企业在高研发强度和中低研发强度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显著,反映了异质型企业在推动中国产业链发展中各尽其能,优势互补的分工特征;不管是全国还是地区层面,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在高研发制造业生产活动中比较优势突出,在产业链分工合作中发挥了重要枢纽作用。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重点分析贸易规模和产业链分工水平变化对异质型企业比较优势的贡献,结果表明,各类企业比较优势的提升主要是贸易规模扩大所致,产业链分工水平明显滞后,这一现象在高研发强度制造业中尤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建萍  张乃丽  
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和部门间要素密集度差异会导致属于不同部门的企业在出口竞争能力上的差异,比较优势部门内的企业凭借其价格——生产率"二元选择优势"出现出口"生产率悖论"的概率要大于比较劣势部门内的企业,并且企业的出口倾向越高,这种概率越大。实证分析发现比较优势部门是我国出口"生产率悖论"产生的根源,"出口选择悖论"和"出口学习悖论"仅适用于我国比较优势部门内的企业,尤其是民营比较优势部门内的企业,我国比较劣势部门内的企业没有表现出"出口选择悖论"和"出口学习悖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席艳乐  王开玉  
基于企业就业的二元边际视角,利用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水平,并在考虑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会引起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损失和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同时导致低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上升以及高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下降;相较于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更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鹏  
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匹配后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制造业企业OFDI对国内就业、投资和产出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国内制造业企业快速OFDI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对异质性企业投资动机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市场寻求型企业OFDI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和产出,但同时挤出了国内投资;生产资源寻求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OFDI带来了国内"产业空心化";战略资源寻求型企业OFDI对国内就业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鹏  
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匹配后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制造业企业OFDI对国内就业、投资和产出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国内制造业企业快速OFDI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对异质性企业投资动机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市场寻求型企业OFDI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和产出,但同时挤出了国内投资;生产资源寻求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OFDI带来了国内"产业空心化";战略资源寻求型企业OFDI对国内就业具有替代作用,短期不利于国内投资和产出,长期促进国内投资和产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项松林  
笔者以1998年~2008年的中国微观企业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企业异质性、技术进步对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控制了经济规模、贸易成本、汇率、行业产出、区域和所有制差异等变量后,偏向性技术进步比中性技术进步更适合解释中国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差异问题,且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比重下降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比重上升的重要原因。进一步使用偏向性技术进步实证检验中国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后,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有助于防范中国出口贸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实现出口贸易的动态比较优势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永旺  宋林  
本文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测算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并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驱动有助于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的顺利转换,并且创新要素已经成为比较优势新的重要来源,在处理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具有很强的稳健性。对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以市场竞争程度、金融发展水平为代表的创新环境在创新驱动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中均发挥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寒冰  徐承宇  
文章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的实证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企业获取政府补贴的异质性差异。结果发现,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补贴;亏损企业比非亏损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特别是亏损的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补贴资源;大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直接收入补贴和税收减免式补贴;不同行业、区域间政府补贴的广度、力度和补贴方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战楠  
采用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的方法对中国149个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动态变迁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反映产业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比较优势的各个状态均以较高的概率保持在原有状态,由此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模式和专业化分工模式的演变具有固化性的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方玉文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研究方法:构建基于贸易增加值口径的比较优势指数并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尽管中国省际调出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首次突破了1,但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比较优势仍然不强。第二,尽管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但始终未突破1,这说明中国经济在外循环中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中国各省份在内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强于在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中国各部门在内循环与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则基本持平。研究创新:首次构建了增加值口径的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爱军  高敬峰  
文章在对1997~2006年10年间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要素禀赋特征和附加值特征,认为产品内分工主要发生在我国制造业中的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但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在获取更高附加值的利益驱动下,我国制造业内的企业会自主进行资本和技术积累,从而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汤二子  孙振  
基于异质性生产率角度提出决定企业利润的数量模型,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研究企业的利润状况,并且提出衡量企业利润状况的两种利润率,即销售利润率与投资利润率,最后实证检验生产率对企业利润的决定作用。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具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而销售利润率却具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企业生产率与其利润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具有相同生产率的企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会获得更高的利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白积洋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集聚的数据,从企业规模异质性视角出发,检验中国制造业集聚经济效应。首先考察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一般因素,然后重点考察了企业规模因素对集聚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除了运输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一般因素之外,企业规模异质性也对集聚经济效应产生影响。最后通过构造隐含企业规模因素的集聚经济新变量,对企业规模异质的集聚经济效应进行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小型企业的专业化经济和竞争效应大于大中型企业。这一结论不仅反映了不同规模企业对制造业集聚影响的差异,也说明了小型企业对制造业集聚的重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田东文  姚微  
文章在企业异质性视角下,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2004~2007年中国制造业29个子产业出口的因素。研究表明多数子产业同质性程度较高,产出和出口主要集中于众多中小企业。考虑企业异质性情形下,产业内出口规模对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成本变化更加敏感。研究也发现较之距离缩短,技术性贸易措施减少引起的贸易成本降低有更明显的贸易促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怀宇  张子源  杜赫  
通过定量化202家县域制造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中碳减排实践的程度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构建了各实践之间、实践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研究发现:绿色采购和创造共享价值(CSV)的程度低;绿色管理与绿色设计促进企业社会责任(CSR)推进、CSV开展、绿色采购和绿色营销,推进CSV促进绿色采购和绿色营销;绿色管理对环境绩效、绿色设计对运营绩效有正向影响,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对经济绩效有负向影响,推进CSR、开展CSV和绿色营销对绩效无明显影响。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企业加强开展CSV,积极以实现共同利益为前提与国内供应商合作推行绿色采购、推动绿色消费有助于全方位打通绿色经济"内循环"堵点,助力企业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