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54)
- 2023(19913)
- 2022(16687)
- 2021(15464)
- 2020(13150)
- 2019(30019)
- 2018(29764)
- 2017(57573)
- 2016(31344)
- 2015(35216)
- 2014(35021)
- 2013(34412)
- 2012(31195)
- 2011(27782)
- 2010(27818)
- 2009(25929)
- 2008(25623)
- 2007(22900)
- 2006(20247)
- 2005(18488)
- 学科
- 济(127697)
- 经济(127518)
- 业(112049)
- 管理(106281)
- 企(99841)
- 企业(99841)
- 方法(58039)
- 数学(47292)
- 数学方法(46684)
- 财(42434)
- 农(37773)
- 业经(36855)
- 中国(33359)
- 务(29763)
- 财务(29680)
- 财务管理(29630)
- 制(29199)
- 企业财务(28200)
- 农业(25994)
- 理论(23446)
- 技术(23028)
- 学(23020)
- 地方(22960)
- 贸(22365)
- 贸易(22351)
- 和(22080)
- 易(21747)
- 体(21437)
- 划(20699)
- 银(20181)
- 机构
- 学院(444305)
- 大学(443194)
- 济(180920)
- 管理(179031)
- 经济(177159)
- 理学(154018)
- 理学院(152426)
- 管理学(149859)
- 管理学院(149030)
- 研究(142967)
- 中国(111592)
- 京(94325)
- 财(88335)
- 科学(85772)
- 农(70870)
- 所(70588)
- 财经(69613)
- 江(66475)
- 中心(65492)
- 业大(64323)
- 研究所(63510)
- 经(63316)
- 北京(59245)
- 农业(55187)
- 范(55145)
- 师范(54625)
- 经济学(54308)
- 州(53119)
- 院(52173)
- 财经大学(51746)
- 基金
- 项目(295647)
- 科学(234279)
- 研究(217888)
- 基金(216342)
- 家(187231)
- 国家(185632)
- 科学基金(161632)
- 社会(138676)
- 社会科(131487)
- 社会科学(131454)
- 省(114676)
- 基金项目(114363)
- 自然(104894)
- 自然科(102523)
- 自然科学(102499)
- 自然科学基金(100688)
- 教育(100236)
- 划(95815)
- 资助(88948)
- 编号(88731)
- 成果(71713)
- 部(65660)
- 重点(65471)
- 创(62802)
- 发(61875)
- 课题(60363)
- 创新(58176)
- 国家社会(57207)
- 教育部(56882)
- 制(56656)
- 期刊
- 济(202820)
- 经济(202820)
- 研究(132228)
- 中国(85449)
- 财(72427)
- 管理(71253)
- 学报(65679)
- 农(65406)
- 科学(61869)
- 大学(51742)
- 学学(48751)
- 教育(46605)
- 农业(44939)
- 融(41528)
- 金融(41528)
- 技术(40880)
- 财经(34726)
- 业经(34101)
- 经济研究(31327)
- 经(29719)
- 问题(26702)
- 业(25722)
- 技术经济(22915)
- 现代(21213)
- 财会(21101)
- 理论(20889)
- 版(20638)
- 贸(20501)
- 科技(20260)
- 图书(19956)
共检索到663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一兵 刘紫薇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能否提高企业生产率?文章采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探讨企业国际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财务绩效等微观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国际化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财务绩效影响不显著。短期内国际化战略未提升直观可见的企业财务绩效,但企业不应过分看重眼前得失,国际化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生产率提升一方面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契合当前中国加快经济转型、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生产率 面板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任胜钢 郑晶晶 刘东华 陈晓红
本文利用中国首次大规模的市场型环境规制——2007年SO_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检验"波特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基于省份和地级市层面数据的预评估,本文发现,试点地区的SO_2减排和经济增长显著高于非试点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的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年度效应滞后两年后逐年递增。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排污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两条途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对排污权交易制度更加敏感;从环境执法力度看,环境执法力度越高的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的发现为中国在环境治理领域进一步推行市场型环境规制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顶 赵美英
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了2007年我国3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样本,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方面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其不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存在负面效应,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较多、出口企业的"惰性"以及我国国内市场进入成本较高引起的。由此,我国企业应该重视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加快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生产率 新—新贸易理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岚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测算中国制造业出口投入服务化水平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来源服务投入水平对中国制造业TFP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和渠道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在技术改进驱动下中国制造业TFP普遍提升;在国内投入服务化"挤出效应"作用下,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TFP存在先抑后扬的"U"型影响;规模效应是国内投入服务化影响中国制造业TFP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国内投入服务化对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加持久,导致国内投入服务化与中国制造业TFP之间呈现"U"型关系;国外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TFP存在显著的"倒U"型影响,在投入服务化发展初期,提升国外投入服务化水平将促进制造业技术改进和技术效率提升;中国绝大多数制造业行业已跨越"服务化陷阱",进一步提高投入服务化水平有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提升TFP。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艳 唐宜红 周默涵
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如何通过服务任务的外包效应、重组效应和技术促进效应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采用更加全面的指标衡量了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包括服务开放渗透率、服务业FDI产业渗透率、服务贸易产业渗透率和服务业FDI地区渗透率,并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我们发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是不均匀的,对东部地区企业、使用较多服务中间投入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出口企业,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更大;而对于国有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徐晓肆
现阶段,国际化已经成为影响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引入企业特定优势作为调节变量的基础上,运用2010—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国际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呈现U形关系;无形资产特定优势中的研发特定优势与营销特定优势在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有形资产特定优势中的固定资产特定优势与人力资源特定优势在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中国企业需要坚持国际化进程进而获取创新绩效,重视重资产运营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发挥“人”在国际化和创新进程关系中的有效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乃郗 韩一军 王萍萍
基于1998~2013年99801家农业企业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加入调节效应的固定效应模型,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了逆向选择的内生性,系统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其一,外商直接投资通过直接促进效应促进了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中国农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且直接促进效应会随着年份而增加;其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间接溢出效应促进了未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中国农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但间接溢出效应会随着年份而减小;其三,间接溢出效应对促进中国农业企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贡献始终小于直接促进效应的贡献,但仍不可忽视;其四,企业的国有属性对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直接促进效应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其五,企业的出口行为与研发投入行为,对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直接促进效应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认为,针对进一步利用外资促进中国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相关部门应加大农业外商直接投资支持政策力度,深化市场机制建设,主动引导和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示范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慧 谷小科
生产组织平台化是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利用2015—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生产组织平台化对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研发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促进企业价值创造,而企业成长性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公司治理的调节作用也会影响生产组织平台化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通常公司治理越好,实施生产组织平台化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应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制造企业生产组织创新的推动作用,强化研发创新对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正向影响,更好发挥企业制度建设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方明 朱章礼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基于资源基础观与企业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资源、企业能力和治理结构三个维度构建制造业服务化评价体系,以2014—2019年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U型,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补助对于服务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起着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阳阳
以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都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研发补贴的作用效果更强;(2)研发补贴是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补贴是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状况来实现的;(3)研发补贴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而生产补贴仅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激励作用;(4)研发补贴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强,而生产补贴更能促进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要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进而提升补贴政策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 胡树华 牟仁艳
企业社会责任关乎企业品牌形象、市场竞争力乃至可持续发展等,而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履行水平受到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极大影响。本文从区域市场化进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性视角,以我国12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两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越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能显著增加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决策中对社会责任的考量;在政府及公众监督水平不高的背景下,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报告的质量越低。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企业社会责任 制造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崇延 任杰 符永健
基于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976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这一新的视角,来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不易发生过度投资的行为,而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更可能发生过度投资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评价企业的投资的效率应该考虑其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敏 钱艳萍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1239家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增长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营销投资对企业绩效具有长期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绩效呈长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营销投资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至少可以持续4年,单位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作用远大于单位营销投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日东 曹婧博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昌富 徐亚琴
本文以我国2009—2013年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的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产融结合、投资效率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以及三者关系在不同产权属性下的差异。研究发现,无论对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产融结合都能够改善企业的投资效率;产融结合有助于企业的市场绩效提升,但不利于财务绩效提升,这一结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企业投资偏离"合理区间"程度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越差,而在非国有企业中却相反。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投资效率 经营绩效 产权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全球价值链嵌入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吗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生产率悖论”——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供应商与客户关系是否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服务业FDI提高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969家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
基于PVAR模型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实证分析
政治关系、经营业绩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
负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
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提高了内资企业的生产率——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