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34)
- 2023(17413)
- 2022(13825)
- 2021(12558)
- 2020(10509)
- 2019(23425)
- 2018(23173)
- 2017(45010)
- 2016(23890)
- 2015(26677)
- 2014(26374)
- 2013(25662)
- 2012(22662)
- 2011(19872)
- 2010(19750)
- 2009(18513)
- 2008(18118)
- 2007(16057)
- 2006(13886)
- 2005(12755)
- 学科
- 济(101743)
- 经济(101600)
- 业(96818)
- 管理(87904)
- 企(87795)
- 企业(87795)
- 方法(44214)
- 业经(35451)
- 数学(35238)
- 数学方法(34794)
- 财(34418)
- 农(31887)
- 中国(26297)
- 制(25240)
- 务(24728)
- 财务(24669)
- 财务管理(24633)
- 企业财务(23384)
- 农业(22483)
- 技术(20298)
- 理论(18351)
- 体(17938)
- 划(17750)
- 和(17546)
- 银(17458)
- 银行(17441)
- 策(16976)
- 行(16552)
- 地方(16514)
- 贸(16290)
- 机构
- 学院(336285)
- 大学(330975)
- 济(141940)
- 经济(139300)
- 管理(139010)
- 理学(119861)
- 理学院(118779)
- 管理学(117048)
- 管理学院(116401)
- 研究(99920)
- 中国(80733)
- 财(69755)
- 京(67319)
- 科学(56719)
- 财经(55141)
- 江(50784)
- 经(50185)
- 农(49948)
- 中心(48168)
- 所(46668)
- 业大(45499)
- 经济学(43775)
- 研究所(41619)
- 北京(41055)
- 财经大学(40892)
- 范(39926)
- 州(39905)
- 经济学院(39583)
- 师范(39557)
- 农业(38695)
- 基金
- 项目(225446)
- 科学(182005)
- 研究(170222)
- 基金(167098)
- 家(142629)
- 国家(141372)
- 科学基金(125730)
- 社会(112428)
- 社会科(106694)
- 社会科学(106672)
- 省(88393)
- 基金项目(88321)
- 自然(78972)
- 教育(78428)
- 自然科(77222)
- 自然科学(77206)
- 自然科学基金(75844)
- 划(72529)
- 编号(69046)
- 资助(65927)
- 成果(54644)
- 部(50554)
- 创(50306)
- 重点(49827)
- 发(47949)
- 制(47744)
- 国家社会(47452)
- 创新(46266)
- 课题(46228)
- 教育部(44762)
- 期刊
- 济(157363)
- 经济(157363)
- 研究(96018)
- 中国(63411)
- 财(59002)
- 管理(56707)
- 农(46904)
- 科学(42961)
- 学报(42574)
- 大学(35109)
- 融(33285)
- 金融(33285)
- 学学(33207)
- 教育(32738)
- 技术(32570)
- 农业(31897)
- 业经(28354)
- 财经(27949)
- 经济研究(24332)
- 经(24023)
- 问题(20839)
- 业(19001)
- 技术经济(18162)
- 财会(17682)
- 现代(16530)
- 商业(15892)
- 理论(15232)
- 会计(15151)
- 贸(15078)
- 版(14922)
共检索到494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兵 匡贤明 王翚
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业务流程数字化的视角,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数据,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来探索业务流程数字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采购和供应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和销售数字化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显著。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生产效率、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路径发挥作用。适应能力路径发挥了遮掩效应,部分原因在于适应能力对企业价值的二次非线性关系,以及企业资产规模对两者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业务流程数字化中,生产数字化通过生产效率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最小,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最大。这一结论不仅深化和拓展数字化转型理论基础,而且对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简冠群 鲁皖
数字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寻求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研究发现动态能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推手。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转型、资源管理整合、业务模式创新以及技术升级变革四个方面。进一步发现,制造类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效应。而且企业转型过程中须注重动态能力的培育演化,适时调整数字战略导向,助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兵 匡贤明 王翚
随着数字技术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数字化知识管理正在成为企业获取技术竞争优势的新手段。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主要通过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从数字化知识管理角度拓展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也可为企业实施数字化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梅芳 章子豪
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如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后发追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然而,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后发追赶之间的关系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索。本文基于2012~2022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后发追赶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技术追赶和市场追赶有积极且显著的影响,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评分匹配和其他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有效。此外,数字化转型对市场追赶的提升作用比技术追赶更强;(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升动态能力的途径促进企业后发追赶;(3)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高技术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追赶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拓展了企业后发追赶研究的视角,并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和追赶策略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昊 刘德佳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推动先进制造企业迈向高端价值链的有效路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21年的数据,研究数字化发展对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发展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企业动态能力在数字化发展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而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以期为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楼润平 麦诗诗 张昊
文章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样本数据,采用企业年报中数字化投资的量化指标,实证检验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效应和协同机制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投资能够直接显著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从协同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共同作用于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即“数字化互补理论”得到验证。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能通过增强企业竞争力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即竞争力在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影响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继德 袁苗苗 全茜
文章使用2017—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了提振作用。同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能力也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发挥调节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行业异质性方面,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企业更容易发挥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而资本密集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后的表现不佳。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正向传递作用,即数字化转型激发创新效率的提高,塑造企业竞争力的新优势,从而推动经济表现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创新绩效 动态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娜
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构建符合定制型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体系,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还能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本文以定制型制造企业浙江梅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分析该公司核心业务流程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梅轮公司围绕核心业务流程并基于供应链的管理、绩效、协同和终端客户需求等进行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建设体系,据此得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定制型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建设应把握的关键点,为基于供应链的定制型制造业实现企业自身及供应链整体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娜
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构建符合定制型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体系,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还能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本文以定制型制造企业浙江梅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分析该公司核心业务流程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梅轮公司围绕核心业务流程并基于供应链的管理、绩效、协同和终端客户需求等进行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建设体系,据此得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定制型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建设应把握的关键点,为基于供应链的定制型制造业实现企业自身及供应链整体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杰 刘学军
物流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维度各因素将为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组织维度各因素将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环境维度各因素则能够有效激发物流企业的转型期望。然而,在转型的不同阶段,不同因素将产生不同作用。因此,本文利用AMOS软件构建模型,以探究各影响因素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物流业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技术维度显著正向促进物流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发展;组织维度显著正向促进物流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发展;环境维度显著正向促进物流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发展。在三个维度中,技术维度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最强,组织维度次之,而环境维度的促进作用最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戈宁 万泳淇 杨浩昌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渠道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提升创新绩效,成本领先战略的中介路径并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市场竞争强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当前,全国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把握数字经济加快转型的重要契机,以“数字经济、工业互联、制造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工业企业如何强化创新驱动,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提升工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扎实举措,很有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技术转型、数字化治理能力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基于数字化赋能理论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组织能力”组态模型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阶机制研究
数字金融如何影响制造业碳排放——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
数字平台价值共创与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数字平台韧性的调节作用
动态能力视角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以潍柴集团为例
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动态能力演化——以小熊电器为例
动态能力视角下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机会开发过程研究
数字化转型、经营能力和企业绩效——基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经济绩效与ESG绩效复合视角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