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8)
- 2023(11536)
- 2022(9539)
- 2021(8565)
- 2020(7302)
- 2019(16257)
- 2018(16131)
- 2017(31288)
- 2016(16474)
- 2015(17936)
- 2014(17906)
- 2013(17752)
- 2012(15932)
- 2011(14081)
- 2010(14466)
- 2009(14174)
- 2008(14307)
- 2007(13281)
- 2006(11765)
- 2005(11058)
- 学科
- 业(84702)
- 企(79199)
- 企业(79199)
- 管理(73429)
- 济(70912)
- 经济(70797)
- 财(28712)
- 方法(28569)
- 业经(27912)
- 农(23581)
- 务(21610)
- 财务(21584)
- 财务管理(21561)
- 制(20983)
- 企业财务(20500)
- 数学(20196)
- 技术(20047)
- 数学方法(20047)
- 中国(17838)
- 农业(17063)
- 体(15892)
- 划(14652)
- 理论(14504)
- 策(14153)
- 体制(14109)
- 技术管理(13758)
- 和(13733)
- 银(12429)
- 银行(12416)
- 经营(11883)
- 机构
- 学院(242796)
- 大学(237621)
- 济(104391)
- 经济(102438)
- 管理(100898)
- 理学(86235)
- 理学院(85474)
- 管理学(84524)
- 管理学院(84053)
- 研究(73328)
- 中国(60606)
- 财(53185)
- 京(49316)
- 科学(41200)
- 财经(41083)
- 江(38730)
- 经(37101)
- 农(36254)
- 所(35294)
- 中心(33918)
- 业大(32020)
- 经济学(31312)
- 研究所(31142)
- 北京(30812)
- 财经大学(30093)
- 州(29957)
- 商学(29375)
- 商学院(29128)
- 经济学院(28099)
- 农业(28097)
- 基金
- 项目(154086)
- 科学(124990)
- 研究(116789)
- 基金(114016)
- 家(96843)
- 国家(95957)
- 科学基金(85711)
- 社会(77441)
- 社会科(73534)
- 社会科学(73520)
- 省(61671)
- 基金项目(60372)
- 自然(53984)
- 自然科(52749)
- 自然科学(52738)
- 教育(52538)
- 自然科学基金(51936)
- 划(49672)
- 编号(45684)
- 资助(44838)
- 创(38663)
- 成果(36466)
- 业(35836)
- 制(35543)
- 创新(35067)
- 部(34405)
- 重点(34211)
- 发(33158)
- 国家社会(32111)
- 课题(31632)
- 期刊
- 济(124108)
- 经济(124108)
- 研究(73457)
- 中国(49957)
- 财(46900)
- 管理(45878)
- 农(34642)
- 科学(31308)
- 学报(29741)
- 大学(24539)
- 融(24421)
- 金融(24421)
- 技术(24097)
- 农业(23471)
- 学学(23309)
- 业经(22563)
- 教育(21770)
- 财经(21569)
- 经济研究(18997)
- 经(18638)
- 问题(15631)
- 技术经济(15115)
- 业(14857)
- 财会(14033)
- 现代(12995)
- 科技(12746)
- 商业(12460)
- 会计(12154)
- 贸(11532)
- 世界(11418)
共检索到372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盛革
基于模块化、虚拟化网络视角,从理论上描绘了制造业价值网系统结构视图,认为制造业价值网的系统结构包含系统规则设计商、系统集成商、模块生产商、顾客群、经售商,以及政府、科研教育、金融保险、物流、中介等各类生产性服务机构等彼此结成的价值网络,是基于信息门户、WEB界面以及管理应用软件支持,通过松散耦合链接方式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进而搭建基于WEB界面的信息、价值和知识共享的虚拟性网络组织,其具有自组织、自反应、开放性、高协同、无边界等特征,能够获得和保持快速性合作、敏捷性响应和协同性增值的网络核心能力。系统规则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网 价值创新 创新机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毕克新 高巍 程蕴娇
本文从技术创新理论体系中比较薄弱的工艺创新入手,按照分—整—合的思路,运用自组织理论深入分析了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机制。围绕机制阶段发展的动力、决策、运行和激励等环节详细阐释了工艺创新机制系统要素的内在机理和运作方式;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采用横向整合、纵向整合、混合整合等方式,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的系统功能,并提出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机制构建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工艺创新 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企业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营商环境的重视,各地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本文以沪深A股汽车制造板块的7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搜集了2013-2018年间相关数据,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检验了营商环境、企业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探讨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营商环境指数越高,越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营商环境的改善显著强化企业创新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企业创新 企业价值 分层回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寅 张英华 杨德森 张建宇
在经济转型期,企业应具有双元性创新能力以适应外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文章对双元性创新进行了更加细化的概念界定;以企业的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为调节变量,利用权变理论提出了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与双元性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等假设。通过210家企a业调查数据,利用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文章的主要结论为:在生命周期的引入期和成长期,开发性创新与绩效呈正相关,而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呈负相关;在生命周期的引入期和成长期,探索性创新与绩效呈负相关,而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呈正相关等结论。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华
制造业创新研究所是美国政府为应对新工业革命而创建的一种新型创新机制,它把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组织在一起,以实现先进制造技术的跨越式创新。创新所要协同完成如下核心功能:开发新兴技术、培训新型劳动力以及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创新网络把每个创新所的经验教训放大到全国。从创新所的创建到运作,政府有为而不越位:克服竞争前技术开发的市场失灵,弥补企业的不足,监督创新绩效,确保实现预期目标。这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春艳
工匠精神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入中高端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更是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现有研究虽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很好地阐释了中国语境下的工匠精神,但是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业到底存在何种关联,工匠精神是怎样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间的逻辑主线是什么?目前的研究并未很好地诠释这些问题。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用三重创新机制来阐述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业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文化创新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华
制造业创新研究所是美国政府为应对新工业革命而创建的一种新型创新机制,它把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组织在一起,以实现先进制造技术的跨越式创新。创新所要协同完成如下核心功能:开发新兴技术、培训新型劳动力以及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创新网络把每个创新所的经验教训放大到全国。从创新所的创建到运作,政府有为而不越位:克服竞争前技术开发的市场失灵,弥补企业的不足,监督创新绩效,确保实现预期目标。这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借鉴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林
2016年宁波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面对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运用协同创新的倍增优势推进制造业的稳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宁波制造业现状分析了宁波制造业的现有发展痛点,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企业为中心,加快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发展几个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峰
企业创新能力是体现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必须以相应的机制为基础。本文在阐述企业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价值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论述了完善企业创新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企业创新 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纪玉俊 牛亚新
基于空间集聚是产业布局中的重要典型化事实,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布局的驱动作用,针对从数字经济催生的新特征角度来分析其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缺乏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3个维度建立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基于我国2011—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内在机制,同时对政策、城市等级和地理区位的异质性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集聚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虚拟集聚与人工智能双重路径对制造业集聚产生影响,其中虚拟集聚对制造业集聚的互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人工智能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以集聚力所形成的引力效应为主导;在政策影响异质、城市等级差异以及地理区位区别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平台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加深合作,推动制造业“上平台”发展,且不同等级、区位的城市应因时、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数字经济管理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江洪 杨锦波 黄向荣
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会影响企业创新,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尽管以往研究成果已涉及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但现有相关文献缺乏探究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机制方面的成果。笔者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分工理论,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有效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证实: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对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较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在专业化分工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和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的关系中均发挥强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拓展了交易成本等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推进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根据复杂系统理论,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3-2014年的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和整体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系统中,驱动力机制和资源供给机制协同度比较高,双元协同机制协同度最低;在装备制造业整体行业和各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评价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较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则较低。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不高,要提高协同效应必须提高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的利用率,提高基础装备产业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双驱动要素的作用。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创新管理 创新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根据复杂系统理论,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3-2014年的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和整体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系统中,驱动力机制和资源供给机制协同度比较高,双元协同机制协同度最低;在装备制造业整体行业和各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评价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较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则较低。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低的主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创新管理 创新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根据复杂系统理论,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3-2014年的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和整体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系统中,驱动力机制和资源供给机制协同度比较高,双元协同机制协同度最低;在装备制造业整体行业和各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评价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较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子行业的机制协同度则较低。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度低的主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创新管理 创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