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13)
- 2023(20634)
- 2022(17579)
- 2021(16338)
- 2020(13881)
- 2019(31565)
- 2018(31244)
- 2017(60402)
- 2016(32764)
- 2015(36846)
- 2014(35986)
- 2013(35365)
- 2012(32122)
- 2011(28696)
- 2010(28968)
- 2009(26796)
- 2008(26486)
- 2007(23687)
- 2006(20809)
- 2005(18554)
- 学科
- 济(134479)
- 经济(134303)
- 业(112509)
- 管理(108336)
- 企(99874)
- 企业(99874)
- 方法(61091)
- 数学(50344)
- 数学方法(49535)
- 财(40396)
- 业经(38513)
- 农(38484)
- 中国(34074)
- 制(29184)
- 务(27531)
- 财务(27441)
- 财务管理(27393)
- 农业(26387)
- 企业财务(25964)
- 技术(25489)
- 地方(25252)
- 理论(25192)
- 学(24451)
- 和(22614)
- 贸(22301)
- 贸易(22286)
- 易(21632)
- 划(21163)
- 体(20872)
- 银(20729)
- 机构
- 学院(460365)
- 大学(457486)
- 济(186327)
- 管理(186087)
- 经济(182458)
- 理学(160541)
- 理学院(158858)
- 管理学(155910)
- 管理学院(155044)
- 研究(146701)
- 中国(112912)
- 京(97148)
- 财(89163)
- 科学(89162)
- 农(72616)
- 所(72000)
- 财经(70426)
- 江(69086)
- 中心(67668)
- 业大(66963)
- 研究所(64950)
- 经(64022)
- 北京(60967)
- 范(57291)
- 师范(56761)
- 农业(56557)
- 经济学(56159)
- 州(55173)
- 院(53645)
- 财经大学(52233)
- 基金
- 项目(309482)
- 科学(245500)
- 研究(228211)
- 基金(225498)
- 家(195166)
- 国家(193511)
- 科学基金(168704)
- 社会(144805)
- 社会科(137382)
- 社会科学(137347)
- 省(121776)
- 基金项目(118637)
- 自然(109339)
- 自然科(106884)
- 自然科学(106860)
- 教育(105194)
- 自然科学基金(104948)
- 划(100927)
- 编号(93048)
- 资助(93030)
- 成果(74591)
- 重点(68736)
- 部(67893)
- 创(67056)
- 发(65602)
- 课题(63592)
- 创新(62101)
- 国家社会(59759)
- 制(58925)
- 教育部(58846)
- 期刊
- 济(206740)
- 经济(206740)
- 研究(134106)
- 中国(89995)
- 管理(74444)
- 财(72179)
- 学报(67835)
- 农(66704)
- 科学(63950)
- 大学(53170)
- 教育(50674)
- 学学(50075)
- 农业(45909)
- 技术(43969)
- 融(40292)
- 金融(40292)
- 业经(35741)
- 财经(34858)
- 经济研究(32503)
- 经(30013)
- 问题(26618)
- 业(26394)
- 技术经济(24404)
- 科技(22184)
- 统计(22169)
- 图书(21814)
- 现代(21643)
- 版(21079)
- 商业(21073)
- 理论(21027)
共检索到68077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宇 张瑶
企业规模作为类别自变量,能够更有效地揭示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化和产业政策在特定情境下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公司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明显的阈值,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市场集中度、行业特征、政府补助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研究认为门槛回归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公司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和跃迁过程,相应的研究结论在产业组织结构、企业成长和产业创新投入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兵 戴贵宝 任政亮
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产业集聚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GMM方法与面板门槛进行回归分析并实证检验。GMM的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一阶滞后期对当期的制造业自主创新有着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存在较大的"惯性",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起着负向效应。而以产业集聚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回归的结果则表明地区差异较为显著,东部和中部的产业集聚具有三重门槛,而西部则具有二重门槛。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胜强 刘星
本文以2004~2008年连续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R&D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时研究发现,只有当公司规模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董事会规模才与企业R&D行为之间表现为一种"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并由此得出董事会规模的公司治理效应可能存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低水平陷阱"现象;而以董事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发现,最佳的董事会规模应为7人或者9人。研究还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的增加对改善企业的R&D投资决策未起到明显效果,独立董事"花瓶"现象仍普遍存在。
关键词:
董事会规模 企业R&D投资 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华 刘力
从企业规模、市场外向度两大视角对我国制造业20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行业市场外向度的提高能对其地区集聚形成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企业相对规模则与产业集聚呈现出"U"型特征;对高、低集聚行业分类考察发现,市场外向度的正向作用仅在低集聚行业中十分显著,而企业规模与产业集聚之间在低集聚行业中所呈现出"U"型特征而在高集聚行业中表现出倒"U"型关系的现象使得两者在整体上呈现倒"S"型关系。研究发现对制定和实施我国的产业集聚与空间布局政策均有相应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市场外向度 制造业集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绍东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企业规模 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剑雄
理论上,资本的趋利性使其必然具有天然的流动性特点,趋利性资本流动使得具有普遍稀缺性的资本在效率不同的产业间流动,自发地由利润率低的产业流向利润率高的产业,进而使得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并趋于合理化,促进产业增长。通过对我国制造业股票市场融资与产业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虽然得到了股票市场巨额融资,然而并未相应地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增长,股票市场固有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增长的机制与作用并未在我国的优势产业即制造业领域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
制造业 股票市场 产业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砚峰 李宇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企业规模系统进行结构分析,构建了仿真模型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加以衡量,以销售收入、职工总数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水平变量,设计了大企业——技术推动模式、中小企业网络——市场拉动模式和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三种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中长期理想的发展模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永林 陈春春 王国成
基于"复制动态方程"的主要假设,以盈利能力与成长速度的关系为出发点,选择171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1990—2013年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系统广义矩法估计,实证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对其成长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盈利能力与成长速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较为微弱。这表明盈利能力并非是企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即"复制动态方程"的理论与企业成长的实际并不完全相符。进一步,从"复制动态方程"的基本假设出发,对不符之处进行了合理解释。
关键词:
复制动态方程 盈利能力 企业成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萍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企业规模对TFP增长的影响;其次,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最后,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对上海、江苏和浙江制造业行业TFP增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雪婷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企业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关系、基于企业规模的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近似呈"∽"型。(2)企业规模对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第一个区间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在第二个区间有明显激励效果,激励力度和持久性强。(3)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增长",高技术不高",企业粗放型特征较明显。
关键词:
研发补贴 技术创新效率 企业规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志强 吴心怡
基于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分别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8-2013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市耦合协调度虽整体偏低,但是对地区经济增长已经发挥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两业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更为突显。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两业互动融合,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明娟 邢孝兵 张建武
构建一个扩展的劳动力需求动态计量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对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检验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国内需求对制造业就业有显著正的影响,出口的就业影响效应大于国内需求;进口渗透以及出口导向引起的生产率变化对就业有消极作用,但都不显著;劳动力市场刚性对就业有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艺 李健 刘亦文
基于我国28个省份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否随企业规模质量水平而变化,并将28个省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以此来比较分析这种影响的地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这种门槛效应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在不同企业规模质量区间内,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对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质量阈值的提高作用效果递减;对东部省份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特征;对于中西部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因此,政府应针对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规模的企业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补贴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安晨雨 王素 陈玉文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的视角,对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和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测算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最优资助区间或强度。结果显示,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不仅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还存在门槛效应。最优资助强度(政府科技资助与R&D投入比)为8.1%,随政府科技资助强度的增大,企业R&D投入呈现先增大再变小的趋势,当政府科技资助强度超过19.6%,为显著负相关,总体呈倒"U"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2007年的企业层面数据,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规模的三种衡量指标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理论上存在一个最适创新的企业规模。对于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递增关系,追求企业规模的合理扩张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基于制造业行业和区域的面板数据模型
内部薪酬差距的非对称激励效应研究——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的门限面板模型
汽车制造企业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GMM估计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路径分析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FDI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产品价格与企业规模——基于制造业企业产品层面数据的经验分析
民营制造业中的企业规模—工资效应
创新信息披露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
集聚、空间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