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6)
- 2023(11963)
- 2022(10015)
- 2021(9047)
- 2020(7838)
- 2019(17162)
- 2018(16973)
- 2017(32969)
- 2016(17601)
- 2015(19476)
- 2014(18810)
- 2013(18574)
- 2012(16695)
- 2011(14776)
- 2010(15042)
- 2009(14699)
- 2008(14858)
- 2007(13695)
- 2006(12363)
- 2005(11611)
- 学科
- 业(87007)
- 企(81773)
- 企业(81773)
- 管理(78270)
- 济(71598)
- 经济(71482)
- 财(31867)
- 业经(28858)
- 方法(27615)
- 农(24520)
- 务(22467)
- 财务(22448)
- 财务管理(22424)
- 税(22040)
- 企业财务(21281)
- 制(20827)
- 税收(20573)
- 收(20395)
- 技术(20116)
- 数学(19209)
- 数学方法(19026)
- 中国(17555)
- 农业(17535)
- 划(17026)
- 体(15649)
- 策(15294)
- 和(15194)
- 环境(15089)
- 理论(14579)
- 技术管理(13761)
- 机构
- 学院(249835)
- 大学(243149)
- 济(107505)
- 经济(105525)
- 管理(103433)
- 理学(88056)
- 理学院(87272)
- 管理学(86373)
- 管理学院(85890)
- 研究(75767)
- 中国(63201)
- 财(59324)
- 京(50018)
- 财经(44474)
- 科学(42046)
- 江(40506)
- 经(40091)
- 农(37039)
- 所(36668)
- 中心(34908)
- 财经大学(32421)
- 业大(32032)
- 经济学(32003)
- 研究所(31936)
- 北京(31332)
- 州(31214)
- 商学(29921)
- 商学院(29661)
- 经济学院(28732)
- 农业(28606)
- 基金
- 项目(156433)
- 科学(126366)
- 研究(119328)
- 基金(115334)
- 家(98011)
- 国家(97118)
- 科学基金(86532)
- 社会(79152)
- 社会科(75156)
- 社会科学(75138)
- 省(62366)
- 基金项目(61124)
- 自然(53817)
- 教育(52707)
- 自然科(52597)
- 自然科学(52585)
- 自然科学基金(51750)
- 划(50041)
- 编号(47349)
- 资助(45283)
- 创(39360)
- 成果(37937)
- 制(36988)
- 业(36442)
- 创新(35756)
- 部(34690)
- 重点(34480)
- 发(33472)
- 国家社会(33047)
- 课题(32131)
- 期刊
- 济(128298)
- 经济(128298)
- 研究(79480)
- 中国(52953)
- 财(51579)
- 管理(46119)
- 农(35665)
- 科学(31030)
- 学报(29899)
- 融(24739)
- 金融(24739)
- 大学(24321)
- 农业(24151)
- 技术(23524)
- 学学(23249)
- 业经(22773)
- 财经(22444)
- 教育(21547)
- 经济研究(19776)
- 经(19344)
- 务(18133)
- 税(16037)
- 问题(16015)
- 业(15470)
- 财会(15282)
- 技术经济(14896)
- 税务(14251)
- 会计(13569)
- 现代(13160)
- 科技(12703)
共检索到392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任家禛 刘珅
入世是我国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对企业创新机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2000—2007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的样本数据,研究中间品关税减免与制度环境变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关税减免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本土型企业、出口型企业和一般贸易型企业抑制作用较强,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不仅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还弱化了中间品关税减免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而且对非国有型企业和出口型企业促进作用较强,且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中间品关税减免 制度环境 企业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邱涤非 杨喆
本文通过分析进口关税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旨在为当前以进口关税提升为表征的"贸易战"是否影响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一些启示。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进口关税数据为基础,利用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评估了进口关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进口关税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企业规模异质性,相较于规模较大企业,进口关税更倾向于抑制规模较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和创新绩效的提升。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贸易战"加剧、进口关税不稳定性的背景下如何积极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创新绩效是推动中国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惠玉 王宝珠 陈立梅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制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作用更加凸显。2018年我国大幅调低了药品进口关税税率,这一减税政策能否有效激励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亟待验证。本文利用2018年药品进口关税下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其对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药品进口关税的下降显著促进了我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且这一效果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减税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药品进口关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制药行业 关税减免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晔强 狄媛
文章利用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和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制度环境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度环境的改善均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在区分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和出口状态之后,结果显示,中间品关税降低对外资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更大,而制度环境的改善对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制度环境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还因地区分布及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的研究为中国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加强地区制度建设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晔强 狄媛
文章利用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和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制度环境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度环境的改善均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在区分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和出口状态之后,结果显示,中间品关税降低对外资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更大,而制度环境的改善对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制度环境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还因地区分布及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的研究为中国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加强地区制度建设提供了支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娜 毛其淋
本文以中国2001年入世为背景,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关税数据研究进口关税减免对中国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微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关税减免引致的成本及种类效应不仅可以显著促进企业新产品创新决策,而且也提高了企业的新产品创新强度,但最终品关税减免引致的竞争效应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不明显,这一结论在有效克服进口关税减免的内生性之后依然稳健。进口关税减免对不同特征企业的新产品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最终品关税减免显著抑制了最低生产率企业进行新产品创新的概率,但对最高生产率企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间品关税减免对中低生产率企业、中低规模企业、较高融资约束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苍峰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关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税收减免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减免政策明显促进了内资企业增加研发投资,但外资企业并不会因为税收减免而增加研发投资;且企业规模越大,税收减免越能够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资。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税收减免 研发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照东 任义科 郭泽英 张振杰
企业间关系对创新的传统研究一般集中在企业间的创新协作关系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忽视了交易协作关系对创新的影响。本文根据2006~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发现:首先,关联交易并非以创新协作为直接目的,却可以促成企业间的交易协作关系,从而对科技创新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其次,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是促成这种效果的重要因素;最后,国家的创新规划、各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的高技术特征是关联交易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调节变量,集中或是分散的股权结构对这种作用并无影响。
关键词:
关联交易 科技创新 随机效应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凯 林小玲 傅卓荣
本文利用2013-2015年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全国税收调查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增值税优惠对企业税负、销售收入及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优惠导致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负和实际总税负显著上升,但却会显著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实际总税负;增值税优惠显著降低一般纳税人销售收入,但却显著提高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收入;增值税优惠显著提高东部企业创新投入,企业所得税负抑制了东部企业创新投入;东部企业税负比中西部企业税负高,但是比中西部企业吸引了更多企业创新投资。因此,应扩大增值税优惠的覆盖面,扩大增值税优惠的对象和抵
关键词:
增值税优惠 企业税负 销售收入 创新投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秀辉 程娟
碳交易制度既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2008—2019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的准自然实验估计,实证研究碳交易制度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碳交易制度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正相关,碳交易制度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正向作用,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更强;双元创新在碳交易制度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拓展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碳交易制度与企业双元创新的关系,且对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为激发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宋赛虎 李娜
以2018年“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的实施为标志性事件,基于2011—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准自然实验,综合运用多种识别策略检验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表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稳健性、政策干扰排除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负面清单”制度主要通过FDI的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效应三个渠道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依据流入制造业FDI的“质优”转向新特点进行的异质性分析证实,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后,并未导致低水平FDI的泛滥,而是促进了“质优”型FDI的流入,对弥合我国区域差距、倒逼企业创新、推动高技术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企业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调节效应的拓展分析发现,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融资约束水平越低及地区营商环境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负面清单”制度政策效应的发挥。文章把企业因素、产业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中,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较为全面揭示了外资对本国企业创新能力变化的影响,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负面清单 FDI 制造业 企业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秀辉 程娟
碳交易制度既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2008—2019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的准自然实验估计,实证研究碳交易制度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碳交易制度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正相关,碳交易制度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正向作用,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更强;双元创新在碳交易制度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拓展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碳交易制度与企业双元创新的关系,且对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为激发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晓云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与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对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不同方式构造多样性指标、加入时变控制变量和缓解内生性问题均不影响结论的稳健性。"学习效应"和"互补效应"两种渠道的相互交织同时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进口中间产品的可替代性越低,作用效果越明显。而企业自身研发强度的提高对以上促进机制起到了强化作用。
关键词:
中间产品 多样性 产品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惠鹏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深入探究环境税收优惠、创新要素流动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要素流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环境税收优惠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环境税收优惠对创新要素流动和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增强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玉荣 杨震宁
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环境要素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系统模型,其中四个企业外部创新动力系统因子为:外部竞争动力、外部合作动力、外部机构支持动力和企业自身对外部动力的反馈;四个企业内部创新动力系统因素为:对竞争市场的内部认知、对咨询机构的借力、特定技术的制约和科技创新交流活动的帮助等。这些环境因素和动力系统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