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9)
2023(15922)
2022(13186)
2021(12001)
2020(10412)
2019(23716)
2018(23447)
2017(45134)
2016(24611)
2015(27605)
2014(27583)
2013(27379)
2012(25343)
2011(22869)
2010(23423)
2009(22322)
2008(22615)
2007(20816)
2006(18315)
2005(16955)
作者
(72051)
(60343)
(60317)
(57441)
(38598)
(28820)
(27348)
(23542)
(22676)
(21676)
(20539)
(20296)
(19604)
(19127)
(18739)
(18490)
(18146)
(17757)
(17522)
(17327)
(15163)
(15046)
(14902)
(13730)
(13616)
(13601)
(13571)
(13484)
(12178)
(12021)
学科
(108930)
经济(108778)
(95777)
管理(87448)
(86070)
企业(86070)
方法(48782)
数学(39375)
数学方法(38808)
(35162)
(33376)
业经(32475)
(26740)
中国(26336)
(24479)
财务(24429)
财务管理(24387)
企业财务(23099)
农业(22950)
技术(19874)
理论(19816)
(18854)
贸易(18842)
(18608)
地方(18500)
(18404)
(18270)
(18065)
(18064)
(17725)
机构
学院(361167)
大学(359120)
(150729)
经济(147473)
管理(141105)
理学(120475)
研究(119842)
理学院(119204)
管理学(117074)
管理学院(116380)
中国(92978)
(76120)
(73881)
科学(70171)
(62703)
(60919)
(57682)
财经(57270)
中心(54905)
研究所(54260)
业大(52485)
(51667)
农业(49008)
北京(48210)
经济学(45219)
(45123)
(44678)
师范(44258)
(43217)
财经大学(41926)
基金
项目(229788)
科学(181971)
研究(170201)
基金(166785)
(143927)
国家(142660)
科学基金(123475)
社会(108160)
社会科(102459)
社会科学(102429)
(91576)
基金项目(87201)
教育(79639)
自然(79101)
自然科(77297)
自然科学(77272)
自然科学基金(75931)
(75741)
编号(69705)
资助(68693)
成果(57047)
重点(51942)
(51279)
(50431)
(49175)
课题(48636)
创新(46378)
(46351)
(45603)
国家社会(44380)
期刊
(175448)
经济(175448)
研究(109588)
中国(76929)
(62389)
(58865)
管理(57325)
学报(52887)
科学(49915)
教育(41402)
大学(41141)
农业(39423)
学学(38649)
(34947)
金融(34947)
技术(34123)
业经(29615)
财经(29124)
经济研究(26949)
(25066)
(23514)
问题(22740)
技术经济(20399)
(18753)
统计(18613)
财会(17737)
(17467)
(17389)
世界(16934)
现代(16871)
共检索到556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杰  丁云龙  许鑫  
传统研究过于关注大型企业的组织转型、战略变革和创新管理问题,在中国时下特定情景中,制造业中小企业如何在外生要素趋劣时,赢取竞争优势,显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竞争优势影响的因素呈现二元制结构,即外生要素与内生要素交互影响企业竞争结果。外生要素具有不可控性,而以"组织文化、动态组织能力、互补资产"为基础培育内生竞争要素,是企业获得内生竞争优势的路径。具体表现为:锤炼组织文化,实施长远战略,统和企业价值观;提炼隐性知识和组织惯例,打造动态组织能力,动态组织能力是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凝结互补资产,构建产业战略同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毅  颜白鹭  
通过对江苏徐州和广西柳州典型样本的调研发现,在中小企业贷款中,实际上存在着"绑定效应",当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贷款占自己资金缺口的比重较大时,出于风险控制和攫取更多剩余的目的,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当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多时,银行贷款利率反而因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而提高。用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年限、中小企业在该银行贷款比重等进行衡量的银企关系深度越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反而越高,而用中小企业在银行开办的其他业务数量来衡量的银企关系的广度越强,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则会越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千红  刘晓君  
商业银行客户筛选的实质是发现企业和产品价值以决定信贷配给的过程。为适应金融危机后经济模式的转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商业银行探索面向供应链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在供应链金融下,银行面向的客户转变为供应链关系结构中的企业客户,因此,提出了重新设计客户筛选方式以适应业务创新的要求。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基于供应链金融内在机制和特点,结合M e t a图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尝试设计出供应链金融下银行筛选客户的原则与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旭  
湖北县域中小企业仅仅在空间上的聚集,并没有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本文通过分析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生成的必要性、诱因及其机理,探讨湖北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成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俊  
统计表明.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十一五期间我国要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的科学发展观.就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把支持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重要着力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是承担我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其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却常常因为缺乏资金血液的有力支撑而不能健康顺畅的成长.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较为普遍,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并不乐观.如何关心和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参与各方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姜红  陈童颖  
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SME融资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的现状。接着从资金供给方、资金需求方以及中介方三个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SME出现融资难的具体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孔海  
在我国中小企业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关注,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原因,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山水  
信用是企业经济行为的立足之本 ,恪守信用是企业应当具有的生存与发展的理念。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可信度低、银企之间鸿沟加大、内部信任不足、基础的脆弱性和环境的非确定性加大等信用危机的四大表现及其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妤婕  
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的支撑,金融发展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我国应以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为突破口冲出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瓶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继宏  邹德文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及支柱性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及国家安全,也是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加快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着力点。装备制造业是山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与特色。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视角,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山西省大型冶金成套装备设计研发领域典型性案例为研究对象,从研发机构的视角,基于微观集成创新理论,探索性地揭示了特定行业促进专利产出与产业化相结合的若干路径,并依据集成理论框架将其分别纳入内部集成路径与外部集成路径。本文发现四个内部集成路径与五个外部集成
[期刊] 征信  [作者] 范诗洋  钟培武  
中小企业是繁荣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作为新兴的金融业态,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融资功能有待增强,依托金融科技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和产品整合也有待提速,并需要构建相应的风控机制。供应链金融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商业银行应发挥资金主渠道作用,通过深度介入产业链,大力应用金融科技,整合资源,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引领创新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钱爱民  张新民  张淑君  
本文在传统比率分析的基础上,对存货项目从三个维度展开系统分析,将存货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其经济后果联系在一起,探讨存货周转对企业盈利能力及盈利质量造成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将这一存货三维度分析方法运用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案例分析中,以进一步阐释该方法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透视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从国际比较上看,无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量且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中小企业,但遗憾的是,会计界尚缺乏对中小企业财务报告行为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基于契约成本理论的三大实证会计假设之一的“政治成本”假设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动机降低利润。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验证,试图据此对我国中小企业基于不同目的的财务报告行为特征加以描述,以裨益于相关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锁箭  毛剑梅  
提起日本的制造业,我们脑海中会出现什么?当然是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以及松下、索尼、丰田、三菱、本田等大企业,同时也是世界的知名品牌。然而,构成日本制造业的产业基础的却是数量庞大、规模较小和不知名的中小企业。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中小企业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市场独领风骚的日本制造业。本文所要展示的,就是这些以优质、廉价的产品和准确的交货期,奠定日本制造业“半壁河山”的中小企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霞  徐永锋  
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调节变量模型,以16个制造业子行业为样本,利用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作用是部分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的,制造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即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制造业行业,越有可能通过流通服务业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升自身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