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5)
2023(14943)
2022(12417)
2021(11497)
2020(9913)
2019(22417)
2018(22181)
2017(43354)
2016(22832)
2015(25197)
2014(24650)
2013(24512)
2012(21996)
2011(19521)
2010(19573)
2009(18483)
2008(18127)
2007(16373)
2006(14461)
2005(12906)
作者
(61911)
(52326)
(51956)
(49209)
(33076)
(24882)
(23367)
(20239)
(19831)
(18454)
(17787)
(17548)
(16414)
(16412)
(15968)
(15765)
(15342)
(15206)
(14962)
(14936)
(12820)
(12631)
(12629)
(12195)
(11669)
(11645)
(11561)
(11472)
(10468)
(10251)
学科
(99035)
(97284)
经济(97138)
(81514)
企业(81514)
管理(80958)
(47605)
方法(42933)
数学(34461)
数学方法(34027)
(32890)
业经(32402)
农业(31512)
(23840)
中国(23444)
(23016)
财务(22965)
财务管理(22930)
企业财务(21758)
技术(19055)
(18055)
(17487)
(16758)
贸易(16750)
(16588)
(16346)
理论(16208)
(15976)
地方(15453)
体制(14382)
机构
学院(322500)
大学(315796)
(139122)
经济(136620)
管理(133272)
理学(115315)
理学院(114313)
管理学(112583)
管理学院(111980)
研究(98427)
中国(79560)
(66517)
(64030)
(62149)
科学(56152)
财经(52361)
(49853)
业大(49398)
(47612)
中心(47485)
农业(47279)
(47210)
研究所(42127)
经济学(41999)
北京(39041)
财经大学(38487)
(38294)
经济学院(38011)
经济管理(37230)
(36551)
基金
项目(215592)
科学(172952)
研究(160942)
基金(159770)
(137008)
国家(135718)
科学基金(119778)
社会(106202)
社会科(100540)
社会科学(100518)
(85258)
基金项目(84853)
自然(76104)
自然科(74434)
自然科学(74414)
自然科学基金(73133)
教育(73094)
(69301)
编号(64760)
资助(63946)
成果(50714)
(48843)
(47813)
重点(47338)
(46146)
(46078)
国家社会(44350)
(43994)
创新(43982)
课题(43187)
期刊
(159451)
经济(159451)
研究(91294)
(63612)
中国(62360)
(55501)
管理(52576)
学报(44319)
科学(44279)
农业(42717)
大学(36757)
学学(35214)
业经(32228)
(32191)
金融(32191)
技术(30372)
教育(26597)
财经(26348)
经济研究(23196)
(22600)
(22282)
问题(21485)
技术经济(17735)
(16298)
世界(16240)
财会(15985)
现代(15479)
农村(15331)
(15331)
商业(14937)
共检索到479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仕豪  张智勇  
文章基于粘性工资理论,指出目前导致制造业中“民工荒”产生的主要原因不是年龄结构等问题,而是农民工的低工资。作者认为,提高农民工工资可以缓解企业用工短缺的局面,同时不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宇琪  
我国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着"招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并存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工用工现状的调查,试图对城镇化进程中企业"招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并存的社会现象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桂田  张绍炎  
制度短缺与激励的失效——对国企改革中产生的“代理问题”所作的一种解释黄桂田张绍炎一、引论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被认作是近20年来现代企业理论发展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相当部分经济学家以此为基本理论框架,解析和解答分权式企业潜存的“代理问题”,认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民进中央课题组  
当前我国面临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技能人才的培养缺乏统筹协调,行业企业与技能人才培养脱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技能岗位缺乏吸引力。为此,建议改革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顶层设计,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建立共享型公共实习实训基地,改革现行劳动人事制度,以解决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晓龙  姜冉  
研究表明,工资水平的上涨对顺差的影响是负向的,工资上涨可以调整失衡,而且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涨,影响是逐渐增大的。具体来看,工资上涨使得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从而带来出口的减少。而工资的上涨使得消费增加,从而带来进口的增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孙梅君  侯锐  张明梅  
2003年以来,东部地区民工短缺的问题屡见报道,有的媒体甚至宣称“中国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面对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尚待转移,这一问题似乎让人费解。为此,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进行了农民工问题专项调查,对有关问题作了初步分析。一、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情况(一)农民工数量2004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的农民工达6080万人,占全部农民工的71.5%,比上年同期增加416万人,增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俊  
本文以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和工资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长三角地区五市(县)473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流动就业类型农民工的月工资水平及其工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增强,其月工资水平也不断上升;同时,就业流动程度不同的农民工,其工资决定机制也不同,但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人力资本因素的敏感度最强。流动就业成为农民工摆脱"合法化"的低工资制度安排的基本选择。因此,应从最低工资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两方面入手,改变现有农民工工资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庆才  
农民工及农民工的流动既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的历史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全国排头兵的地位。农民工及农民工流动,对广东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取得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出现的“民工荒”为切入点,利用相关调查数据对广东出现“农民工短缺”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代佳欣  
由城市农民工群体引发的罢工抗议、集体上访及改选企业工会等社会冲突事件的数量在近年来呈现出持续性攀升的发展态势。不同于既有农民工社会冲突成因研究文献所形成的为薪酬而抗争的"经济观"和群体特征影响抗争动机的"代际观",汲取Ralf.Dahrendorf对于社会冲突产生机理的合理理论内核,基于城市场域中的现实案例提出了一种农民工社会冲突成因的新解释,即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并进一步将构成这一解释性框架的基本要素分解为事实性诱因和情感性诱因,提出城市公共制度、政策执行、财政资源、资源质量等的配置失衡是引发农民工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代佳欣  
由城市农民工群体引发的罢工抗议、集体上访及改选企业工会等社会冲突事件的数量在近年来呈现出持续性攀升的发展态势。不同于既有农民工社会冲突成因研究文献所形成的为薪酬而抗争的"经济观"和群体特征影响抗争动机的"代际观",汲取Ralf.Dahrendorf对于社会冲突产生机理的合理理论内核,基于城市场域中的现实案例提出了一种农民工社会冲突成因的新解释,即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并进一步将构成这一解释性框架的基本要素分解为事实性诱因和情感性诱因,提出城市公共制度、政策执行、财政资源、资源质量等的配置失衡是引发农民工社会冲突的事实基础,而由此所累积习得的负面社会情感是特定矛盾情景中导致集体行动得以爆发或扩大的潜在要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润泉  赵广川  刘玉萍  
农民工进城后的就业具有高流动性特征,频繁地更换就业城市。本文利用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解析了农民工在城市间流动就业的发生逻辑及其经济回报。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同一城市就业无法获得持续的工资增长,而通过在城市间的流动能够获得工资溢价,从而形成了跨城市流动就业的"推力"和"拉力";"岗位搜寻"与"社会保险权益贴现"是农民工通过城市流动获得工资溢价的两个作用机制,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间的流动就业扩大了岗位搜寻范围,进而提高了进入高回报岗位的概率,另一方面,流动性强的农民工更倾向于放弃社会保险,并以此换取工资补偿。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学历与低学历农民工均能通过流动获得工资溢价,但前者的"岗位搜寻"机制更强,后者的"社会保险权益贴现"机制更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俞可平  
农民工进城引发了深刻的身份危机,进而导致了其合法的自由权、劳动权、居住权、福利权和教育权等基本人权遭受损害。文章认为,农民工进城是促使中国社会进行重大制度变迁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学术界不但要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而且要从政治学的意义上,来认识这场新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变迁的深远意义;党和政府不但要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角度来制定相应的农民工政策,而且要从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推动民主法治的角度来制定相应的法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卫红  张昊辰  曹霞  
基于我国加强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工作诉求变化的现实背景,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及产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推拉理论探讨身份差序格局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并采用225份制造业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身份差序格局通过相对剥夺感的中介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产生了"推力效应",而外部可雇佣性通过调节相对剥夺感的中介效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产生了"拉力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银梭  郝云宏  李文川  
本文以Luthans的PCI模型(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为基础,以制造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员工及企业高管的深入访谈,探索制造业基层员工心理资本的构成及心理资本开发方式。研究认为,企业可以通过管理者的支持和承诺、赏识和奖励、向员工提供反馈和认可、制度规范和积极培训等方式开发员工心理资本,员工自身亦可通过不断尝试、观察和学习、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式增强心理资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俊  
农民工的就业流动主要表现为企业间流动和城市间流动两种形式,通过类型学分析可以划分为稳定型、游移型、选择型和定向型4种就业流动类型。农民工流动呈现由行业向城市逐步稳定的过程。通过对就业流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制度性因素和外出动因的影响不显著,外出工作体验和个人属性中的文化程度和收入的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