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4)
2023(11756)
2022(9512)
2021(8567)
2020(7300)
2019(16133)
2018(15826)
2017(30751)
2016(16273)
2015(17912)
2014(17878)
2013(17699)
2012(15925)
2011(14246)
2010(14801)
2009(14743)
2008(14212)
2007(12977)
2006(11695)
2005(11080)
作者
(45123)
(37327)
(37111)
(35253)
(23929)
(17575)
(17048)
(14211)
(14186)
(13404)
(12888)
(12583)
(12258)
(11945)
(11661)
(11287)
(11012)
(10823)
(10687)
(10548)
(9273)
(9097)
(8999)
(8651)
(8487)
(8475)
(8321)
(8313)
(7443)
(7286)
学科
(79775)
(73778)
企业(73778)
(68380)
经济(68251)
管理(66597)
(28270)
业经(28142)
(27335)
金融(27333)
方法(26236)
(24841)
银行(24828)
(24552)
(24072)
(22971)
中国(22375)
(21260)
财务(21231)
财务管理(21206)
企业财务(20148)
数学(18414)
农业(18233)
数学方法(18226)
(16390)
技术(16275)
体制(14563)
理论(14357)
(14021)
(13797)
机构
学院(235335)
大学(231117)
(102648)
经济(100616)
管理(94248)
理学(79832)
理学院(79068)
管理学(78192)
管理学院(77730)
研究(74257)
中国(67044)
(54184)
(48120)
财经(41620)
科学(39838)
(37612)
(37150)
(36864)
(36397)
中心(35956)
研究所(32003)
经济学(31636)
财经大学(30629)
北京(30510)
业大(29864)
(29499)
经济学院(28568)
农业(28553)
商学(27777)
商学院(27540)
基金
项目(145389)
科学(117067)
研究(111705)
基金(107329)
(90621)
国家(89731)
科学基金(79469)
社会(73744)
社会科(70035)
社会科学(70018)
(57252)
基金项目(56366)
教育(50113)
自然(48847)
自然科(47745)
自然科学(47734)
自然科学基金(46965)
(46442)
编号(44621)
资助(42909)
成果(36997)
(34499)
(34329)
(33976)
(32907)
重点(32289)
(31627)
创新(31145)
国家社会(30691)
课题(30646)
期刊
(121845)
经济(121845)
研究(74472)
中国(48940)
(46481)
管理(41467)
(39555)
金融(39555)
(36785)
科学(28896)
学报(27478)
农业(24377)
大学(23143)
学学(21869)
教育(21476)
财经(21418)
业经(21223)
技术(20969)
(18366)
经济研究(18051)
问题(15180)
(14847)
财会(13710)
技术经济(13113)
世界(12841)
现代(12742)
(12309)
国际(12022)
会计(11807)
商业(11027)
共检索到373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项弘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发达国家重塑本国制造业的战略步伐加快。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风靡一时,至今热度不减;美国的"先进制造业"战略、英国的"高价值制造业"战略以及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吸引了不少眼球。这一轮制造业重塑运动被寄与厚望,也许未来会证明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端。目前,各国的制造业战略各有侧重,但制造业与IT的融合却被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辽  王俊杰  
本文就"两化融合"的本质内涵、理论因应及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述评,着重分析了"两化融合"在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竞争优势重构、资源约束缓解等领域中的作用,进而探讨了"两化融合"促进制造业转型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推动"两化融合"的模式选择、关键领域、基本手段和制度安排等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辽  王俊杰  
本文就"两化融合"的本质内涵、理论因应及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述评,着重分析了"两化融合"在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竞争优势重构、资源约束缓解等领域中的作用,进而探讨了"两化融合"促进制造业转型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推动"两化融合"的模式选择、关键领域、基本手段和制度安排等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晔  
通过阐述知识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发展特点,指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产业政策应向以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向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胜  金雪涛  
实物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必然要与生产性服务业发生各种联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关联主要是通过服务业价值链向制造业的渗透或延伸来实现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将加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且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将主要应用美国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数据来分析这两个产业之间的融合关联趋势与特征,以期得到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敏捷制造、智能制造成为其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政策支持上,美国以创新政策引领,推动官产学研合作,助力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依托其"软实力"自上而下重新塑造制造业发展动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仅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支持举措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业提供了借鉴。一、美国重振制造业举措2009年2月,奥巴马总统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对制造业为主的科研投入达133亿美元。2010年8月,美国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江绥  董书礼  
本文首先论述了美国和欧盟近期关于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措施与规划,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它们发展制造业的四点主要的经验,其核心经验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基于知识的先进制造业。最后,在美国和欧盟的经验的启发下,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战略定位、政府作用、人力资源等方面对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进行了阐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楠  杨院  
为重振制造业,美国社区学院基于其办学定位和时代使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社区学院等在经费资助、新型校企合作教育等方面纷纷出台举措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可以"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保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经费的充裕""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三个维度进行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在美国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10年高速发展中,制造业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带动传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高能耗、高物耗转向低能耗、低物耗,产生现代型的制造业和服务制造业。美国借助经济全球化向全球市场扩张、传统制造业的强强联合,重新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导。这些经验对于面对工业化和“新经济”双重挑战的上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剑勇  杨丙见  
本文通过引述Krugman的中心 -外围区域模型 ,详细分析了美国早期制造业中心从位于东北部、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条件、过程。本文发现 ,美国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是与该地区人口数量特别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内部运输系统效率提高、暂时维持与制造业发达地区运输成本分不开的。联系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总体上是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 ,缩小地区差距的前提条件是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和地区内部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捷  陈田  
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利用WIOD数据库中我国1995-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从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融合的角度分别计算出我国服务业整体以及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运输业、邮政通讯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度与反向融合度。然后以14个分行业制造业为截面构造面板数据,从服务业整体与分行业两个方面,探究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反向融合对于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和反向融合均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的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其中装备方队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武器装备的研发水平,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国制造再一次震惊世界。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路  
首先分析了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的背景,然后从内外驱动力、演化过程和理想载体几个方面阐述了二者的融合机理和融合模式,最后提出融合措施,以期为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融合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晓红  王传荣  
基于现阶段存在的对二业融合发展认识不够、二业融合的互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进程设计出我国二业融合的路线,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二业融合发展应从扩大需求与供给层面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组织模式创新,把发展高端服务业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加大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定为高端服务业提供智力资源的人才战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制等七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