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3)
- 2023(13147)
- 2022(10885)
- 2021(9599)
- 2020(8048)
- 2019(17950)
- 2018(17831)
- 2017(34834)
- 2016(18920)
- 2015(20785)
- 2014(20867)
- 2013(20841)
- 2012(19256)
- 2011(17237)
- 2010(17458)
- 2009(16206)
- 2008(16454)
- 2007(14972)
- 2006(13335)
- 2005(12573)
- 学科
- 业(86212)
- 济(80704)
- 经济(80566)
- 企(78421)
- 企业(78421)
- 管理(77212)
- 方法(34512)
- 财(30210)
- 业经(28399)
- 农(26466)
- 数学(26098)
- 数学方法(25814)
- 制(22476)
- 务(22131)
- 财务(22106)
- 财务管理(22078)
- 企业财务(21011)
- 中国(19238)
- 农业(19064)
- 技术(18097)
- 划(16687)
- 环境(16176)
- 体(15971)
- 和(15789)
- 学(15200)
- 策(14827)
- 理论(14663)
- 体制(13827)
- 贸(13618)
- 贸易(13610)
- 机构
- 学院(280599)
- 大学(277813)
- 济(118292)
- 经济(115903)
- 管理(112096)
- 理学(96007)
- 理学院(95045)
- 管理学(93731)
- 管理学院(93200)
- 研究(91158)
- 中国(72446)
- 财(59555)
- 京(57696)
- 科学(54591)
- 农(50609)
- 财经(46561)
- 所(46409)
- 江(44472)
- 经(42237)
- 中心(41644)
- 研究所(41635)
- 业大(41309)
- 农业(39685)
- 经济学(36217)
- 北京(35709)
- 财经大学(34432)
- 州(34412)
- 院(32699)
- 经济学院(32688)
- 范(32424)
- 基金
- 项目(183809)
- 科学(147115)
- 基金(136846)
- 研究(133699)
- 家(119362)
- 国家(118354)
- 科学基金(103026)
- 社会(88173)
- 社会科(83646)
- 社会科学(83626)
- 基金项目(72049)
- 省(71756)
- 自然(66449)
- 自然科(64984)
- 自然科学(64964)
- 自然科学基金(63921)
- 教育(59415)
- 划(59353)
- 资助(54982)
- 编号(51876)
- 成果(42247)
- 创(41310)
- 重点(41161)
- 部(41151)
- 业(40131)
- 制(39173)
- 发(38965)
- 创新(37827)
- 国家社会(37297)
- 教育部(35341)
- 期刊
- 济(135758)
- 经济(135758)
- 研究(81389)
- 中国(55236)
- 财(50269)
- 农(47471)
- 管理(46080)
- 学报(42402)
- 科学(40811)
- 大学(32769)
- 农业(32272)
- 学学(31142)
- 融(27826)
- 金融(27826)
- 技术(24176)
- 财经(23786)
- 业经(23348)
- 教育(22270)
- 经济研究(20607)
- 经(20481)
- 业(19404)
- 问题(17455)
- 技术经济(15823)
- 财会(14465)
- 现代(13997)
- 版(13683)
- 贸(13468)
- 世界(13375)
- 商业(12765)
- 科技(12604)
共检索到424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飞 吴解生
测度了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性,分析了两业互动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并以能源要素消费、独立资本投入、劳动力流动等为变量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可拓展随机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存在两业互动在中间品投入和行业及全消耗系数的碳生产率差异,且东部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性相对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两业互动对碳生产率的改善存在显著结构性偏失,其现期效应以制造业劳动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流动增加为前提,预测显示经劳动力流动和独立资本的两业互动投资可增加其碳生产率的改进。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碳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琦
随着产业的不断分化和价值链的延长,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贸易绩效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出口绩效的改善又对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产生良性促动效应。美日作为典型的经贸大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贸易绩效间有着极为复杂但又具有代表性的关系,本文实证分析美日总体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各具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贸易绩效互动性的异同,并就两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这种互动性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贸易绩效互动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生产函数的拓展分析,提出了划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第三产业统计分类内容,重新聚合了体现为"人流"、"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物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统计范围。在此基础上,运用替代性数据测算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与结构特征;最后,从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优化角度,区分了外生生产性服务业和内生生产性服务业,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内生性 外生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令夷 邢宁宁
评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产业互动理论,梳理陕西两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实证分析。发现陕西两产业互动程度较弱,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互动水平较高;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互动程度较弱;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影响力系数较高。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关系 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孔德洋 徐希燕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多种观点,但二者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专业分工与外包、生产价值链、生态群落的角度,可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并总结出二者互动共生的模型: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金字塔型互动共生模型、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以及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通过二者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选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外包 战略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莹莹 席艳乐
基于我国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内生性;通过测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且构建两者的联立方程模型得出的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更需提高。因此,我国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翔 李小平 周大川
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变化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相对干净类行业和高技术类行业具有较高的碳生产率,相对污染类行业和中低技术类行业的碳生产率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不同分类的行业所具有的收敛特征不尽相同。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具有正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负的结构效应。在低碳经济时代,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术创新、优化行业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碳生产率 制造业 σ收敛 β收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惠民 杨上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技术外溢效应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专业化水平、促进了制造业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而提升了制造业生产率。本文通过市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对安徽省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业、商业服务和租赁业的集聚促进了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多样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表现出了Jacobs外部性;各市的制造业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莉芳 黄良文
本文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基于资本有机构成、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与制造业生产率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1999-2008年制造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调节效应的存在性,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和不同要素类型制造业进行相应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上主要通过直接作用提升制造业生产率,调节效应不显著,但细分行业存在差别;生产性服务业调节效应的方向和程度受到制造业类型的影响。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信婧
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能够便利地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破资源配置的地域隔阂和刚性约束,增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进而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分析信息技术扩散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构建测度信息技术融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衡量指标,利用DEA方法测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并采用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扩散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融入程度越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普及计算机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而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先福
综合既有文献进行理论推演,本文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可能从正反向同时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使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呈现一定的复杂性。初步检验后发现,在不进行内生分组的情况下,全国均值水平上的产业协同集聚显著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利用24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内生分组检验,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随着构成产业专业化集聚度的升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倾向于由负转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根龙 鲁慧鑫
针对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可以使用汉森(Hansen)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生产性服务业FDI可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研发投入水平在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确实存在门槛效应;生产性服务业FDI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与人力资本水平及研发投入水平之间呈非单调的关系: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这种提升作用就会发生显著性改变;随着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FDI促制造业全要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斐 肖宇
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和OECD国家2000—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程度,采用工具变量和GMM估计方法,重点就中美之间的指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融合度指标对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美国融合度指标相比,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明显偏低;在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领域,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同样明显,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度指数要显著高于中国对美国的融合度指数;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明显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改善。据此,笔者提出了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促进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王丽君 徐生霞
通过对区位熵的加权处理,给出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2006—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门槛模型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带动效应,而这种效应表现出阶段递减特性。从分解效应看,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正向带动效应表现出单门槛非线性特征,而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具有双门槛效应;分区域看,相较于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分行业看,科学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呈现倒U型特点,而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临界减小特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根龙 鲁慧鑫
针对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可以使用汉森(Hansen)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生产性服务业FDI可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研发投入水平在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确实存在门槛效应;生产性服务业FDI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与人力资本水平及研发投入水平之间呈非单调的关系: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这种提升作用就会发生显著性改变;随着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FDI促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系数就发生由负转正的变化,由抑制作用转变为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