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42)
- 2023(21253)
- 2022(17998)
- 2021(16775)
- 2020(14005)
- 2019(32173)
- 2018(31956)
- 2017(61451)
- 2016(33301)
- 2015(37547)
- 2014(37387)
- 2013(36824)
- 2012(33719)
- 2011(30344)
- 2010(30651)
- 2009(28469)
- 2008(28055)
- 2007(25149)
- 2006(22355)
- 2005(20068)
- 学科
- 济(141109)
- 经济(140928)
- 业(110801)
- 管理(107879)
- 企(96472)
- 企业(96472)
- 方法(59993)
- 数学(49385)
- 数学方法(48587)
- 农(40763)
- 财(40046)
- 中国(38443)
- 业经(38005)
- 地方(30259)
- 制(30152)
- 农业(27773)
- 务(26988)
- 财务(26878)
- 财务管理(26827)
- 学(26089)
- 理论(25516)
- 企业财务(25373)
- 技术(24364)
- 贸(24099)
- 贸易(24078)
- 和(23669)
- 易(23320)
- 银(22297)
- 银行(22246)
- 体(21618)
- 机构
- 学院(475253)
- 大学(471732)
- 济(191127)
- 管理(188443)
- 经济(186984)
- 理学(161799)
- 理学院(160039)
- 管理学(157050)
- 研究(156456)
- 管理学院(156169)
- 中国(119830)
- 京(101138)
- 科学(94919)
- 财(91401)
- 所(78022)
- 农(77228)
- 江(72263)
- 财经(71694)
- 中心(71494)
- 研究所(70240)
- 业大(68978)
- 经(65029)
- 北京(64034)
- 范(61593)
- 师范(61017)
- 农业(59872)
- 州(58171)
- 院(57129)
- 经济学(56789)
- 财经大学(52991)
- 基金
- 项目(315055)
- 科学(249104)
- 研究(232776)
- 基金(228040)
- 家(197576)
- 国家(195849)
- 科学基金(169843)
- 社会(146667)
- 社会科(139008)
- 社会科学(138972)
- 省(124292)
- 基金项目(119942)
- 自然(110094)
- 教育(108069)
- 自然科(107591)
- 自然科学(107565)
- 自然科学基金(105607)
- 划(103425)
- 编号(95610)
- 资助(94395)
- 成果(77519)
- 重点(70417)
- 部(69263)
- 发(69008)
- 创(66683)
- 课题(66267)
- 创新(61836)
- 国家社会(59959)
- 教育部(59867)
- 科研(59655)
- 期刊
- 济(218452)
- 经济(218452)
- 研究(141073)
- 中国(96243)
- 管理(74680)
- 财(72942)
- 农(71676)
- 学报(70294)
- 科学(66456)
- 教育(55737)
- 大学(54831)
- 学学(51618)
- 农业(49056)
- 技术(46029)
- 融(44116)
- 金融(44116)
- 业经(37793)
- 财经(35358)
- 经济研究(33612)
- 经(30337)
- 问题(28071)
- 业(26978)
- 技术经济(24404)
- 图书(22334)
- 科技(22120)
- 现代(22035)
- 版(21908)
- 商业(21708)
- 统计(21673)
- 理论(21456)
共检索到715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良 邹昭晞
制造业构成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而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建立"双业联动"的演化合作博弈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实际,可以得出与模型相关的战略启示。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演化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珍珍
文章构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自组织演化动力学模型,从而得出制造业总产值的变化是这一系统的序参量,制造业的发展支配着物流业的发展,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初始条件稍有不同,系统中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稍有变化,系统的结果就会向完全不同的方向演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英霞 田秀杰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2003-2010年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较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相对滞后。提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有效融合,这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珍珍
在CCR模型的基础上,可建立考虑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并将其用于测算2000—2013年全国、八大综合经济区、31个省区市制造业子系统、物流业子系统以及考虑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为投入要素的综合系统的效率值。测算结果显示,超效率DEA模型比传统DEA模型更切合实际,自2000年以来,全国制造业子系统、物流业子系统以及将制造业作为物流业投入要素的物流业子系统的超效率值均有所提升。同时比较发现,以物流业作为产出指标有效率的地区个数明显多于以制造业为产出指标的有效率地区的个数,说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制造业对物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水平的提升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未来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系统运作效率的提升仍然需要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业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度。
关键词:
超效率DEA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珍珍
在CCR模型的基础上,可建立考虑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并将其用于测算2000—2013年全国、八大综合经济区、31个省区市制造业子系统、物流业子系统以及考虑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为投入要素的综合系统的效率值。测算结果显示,超效率DEA模型比传统DEA模型更切合实际,自2000年以来,全国制造业子系统、物流业子系统以及将制造业作为物流业投入要素的物流业子系统的超效率值均有所提升。同时比较发现,以物流业作为产出指标有效率的地区个数明显多于以制造业为产出指标的有效率地区的个数,说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制造业对物流
关键词:
超效率DEA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锦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9年,我国正式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目的是推动主辅分离,发展第三方物流,解决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长期居高不下的问题,更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对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省的"两业联动"新模式,以及制造业物流业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发现"主辅分离"在某些方面并未降低制造业物流企业对大型制造企业的依赖度,物流企业未成为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以致不能有效地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并发现"边际决定论"能揭示制造业和物流业相关关系演化的原因和过程。最后,从"边际决定论"视角为未来
关键词:
制造业物流 制造业 联动发展 边际决定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壮阔 刘亮 隋博文
立足于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联动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初步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联动发展模式开展综合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对联动发展模式作出科学评价,可为选择适合广西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模糊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文章从灰色关联模型入手,计算了1995-2007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及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物流业各衡量指标与制造业发展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货运量的大小、国家线路运输总长度与制造业的发展关联程度较大。制造业各衡量指标与物流业发展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最大。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程度存在时间演化的趋势,从1995-2007年总体上存在M型的波动趋势,由不协调往趋于协调又回到不协调状态。制造业不同行业应该不断协调其与物流业的关系,做到物流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匹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占波 李松庆
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应链模式,两业联动关系的发展遵从"合作关系—协调关系—战略整合关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树立共赢理念、建立信用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锋 张瑶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德国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国,其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似,在两大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对两国来说是互利共赢的。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对中德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展开分析,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分析结果判定均衡解的稳定性,并进行数值模拟来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德两国实现装备制造业合作共赢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中德两国合作超额收益、成本以及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德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路径、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较好的信任机制等稳定双方合作关系的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自勤
从产业角度建立了以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为维度的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并分析了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的内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理想模式,即"产业耦合度中等,产业互动关系为主动-主动,产业匹配度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联动发展 灰度关联分析 物流业与制造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东莞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董展
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中,以集成场基本范畴为理论依据,构建联动发展模式的构架,通过对物流集成体导入的联动案例进行追踪研究,分析联动发展模式微观识别体系,针对其"一对一"模式的特点、优点和风险,及其"一对多"模式的优点和弱点,提出结合两业联动发展阶段选择恰当的联动发展模式。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模式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