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47)
2023(20785)
2022(17588)
2021(16220)
2020(13643)
2019(30767)
2018(30581)
2017(58507)
2016(31462)
2015(35608)
2014(35446)
2013(35380)
2012(32605)
2011(29516)
2010(30133)
2009(28343)
2008(27956)
2007(25229)
2006(22915)
2005(21259)
作者
(91388)
(75901)
(75591)
(71854)
(48615)
(36156)
(34317)
(29441)
(28848)
(27497)
(26058)
(25695)
(24509)
(24508)
(23543)
(23121)
(22466)
(22000)
(21834)
(21817)
(19246)
(18655)
(18233)
(17544)
(16996)
(16967)
(16950)
(16884)
(15349)
(14973)
学科
(145415)
经济(145238)
(106970)
管理(105216)
(93710)
企业(93710)
方法(54777)
数学(43859)
数学方法(43423)
中国(39953)
(39889)
(39000)
业经(38470)
地方(32788)
(31036)
(26922)
(26907)
贸易(26883)
农业(26607)
(26096)
(25567)
财务(25471)
财务管理(25425)
技术(25029)
理论(24405)
企业财务(23999)
(23542)
(23079)
银行(23031)
(22223)
机构
学院(455722)
大学(455523)
(193154)
经济(189015)
管理(180083)
研究(155681)
理学(152722)
理学院(151036)
管理学(148910)
管理学院(148045)
中国(121411)
(98795)
(92404)
科学(91278)
(78257)
(71487)
财经(71359)
(71101)
中心(70096)
研究所(69808)
(64578)
北京(63364)
业大(62534)
(59309)
师范(58825)
经济学(58086)
(57140)
(56122)
农业(54695)
财经大学(52406)
基金
项目(291212)
科学(230203)
研究(218943)
基金(210465)
(180753)
国家(179126)
科学基金(155232)
社会(140032)
社会科(132726)
社会科学(132690)
(114108)
基金项目(110843)
教育(99221)
自然(97365)
自然科(95069)
自然科学(95050)
(94075)
自然科学基金(93400)
编号(89443)
资助(86010)
成果(73922)
(64996)
重点(64543)
(64178)
(63101)
课题(61906)
创新(58359)
国家社会(57551)
(56230)
教育部(55694)
期刊
(231241)
经济(231241)
研究(145647)
中国(98862)
(74077)
管理(73893)
(66377)
学报(64847)
科学(61712)
教育(52560)
大学(50617)
(47087)
金融(47087)
学学(47031)
农业(45100)
技术(43354)
业经(37491)
财经(36560)
经济研究(36255)
(31528)
问题(29322)
图书(26179)
(25356)
技术经济(25031)
(24066)
现代(21949)
科技(21857)
理论(21749)
世界(21671)
商业(21217)
共检索到720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颖  李晶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一方面,得益于我国政府与行业协会的重视以及外部营商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近年来"互联网+"驱动物流服务的创新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骆温平编著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佐  
本文认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在于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方式选择和对物流管理是自营还是外包之交易成本权衡。制造业企业物流外包的目的在于降低物流管理总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但不会轻易把物流管理的计划和控制活动外包。要改善物流企业目前的市场地位,必须回到物流管理概念的本源去寻找物流管理思想和服务价值认同,更新物流管理理念,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深度开发客户资源,提高服务透明度,创新物流成本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鲁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平稳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制造业与物流业分散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给物价平稳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要规避这种风险,就需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形成稳定物价促进机制,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与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沛东  王茂林  
文章以1992年-2010年对应年份的天津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为依据,使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产业融合系数等指标实际研究了近20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进程,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联动发展的趋势增强,但不平衡性仍显著存在;同时从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在两业联动中占据主导,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与物流业之间融合依赖程度发展较快。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总结和提出了天津市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几点政策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壮阔  刘亮  隋博文  
立足于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联动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初步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联动发展模式开展综合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对联动发展模式作出科学评价,可为选择适合广西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分析和构建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类型,提出基于关系维、集成维和过程维模式类型为评价基础的省域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FUZZY隶属度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省域两业联动发展综合指数,并能从集成场视角构成的模式类型指出其模式完善的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自勤  
从产业角度建立了以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为维度的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并分析了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的内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理想模式,即"产业耦合度中等,产业互动关系为主动-主动,产业匹配度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海成  秦菲菲  
苏州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制造业的发展急需物流业提供有力支撑。但制造业物流外包意愿不足和物流业专业化供给有限,使得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程度较低。文章通过对苏州市制造和物流企业的联动现状分析,提出了鼓励物流外包,提升供给质量,发展战略关系,建立诚信体系和加快人才培养等促进两业联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聂兴信  张鹤  海洋龙  
结合西宁地区当前经济形势,在论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建立西宁市特色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对西宁市2002-2013年两行业发展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西宁市地区的特色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关系密切,但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濒临协调状态。西宁市应全面推广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系统提升工程,鼓励有条件的特色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加大知名物流企业引入力度等政策,使地区的特色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艳  李道芳  
文章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机理,并分析了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