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2)
2023(14953)
2022(12379)
2021(11282)
2020(9345)
2019(21276)
2018(21187)
2017(40777)
2016(22085)
2015(25150)
2014(25134)
2013(24808)
2012(22430)
2011(20216)
2010(20905)
2009(19840)
2008(19846)
2007(18077)
2006(16301)
2005(15254)
作者
(63775)
(53085)
(53073)
(50315)
(34009)
(25201)
(23919)
(20600)
(20090)
(19179)
(18219)
(17832)
(17286)
(17131)
(16608)
(16074)
(15883)
(15419)
(15347)
(15176)
(13415)
(13222)
(12960)
(12314)
(12030)
(11994)
(11883)
(11861)
(10713)
(10428)
学科
(102379)
经济(102232)
(91261)
管理(82321)
(81161)
企业(81161)
方法(39717)
业经(32731)
(32254)
数学(30859)
(30514)
数学方法(30306)
中国(29261)
(23724)
地方(23325)
农业(22702)
(21587)
财务(21514)
财务管理(21480)
企业财务(20203)
技术(20054)
理论(18731)
(17624)
(17544)
(16893)
(16794)
(16608)
贸易(16590)
(16466)
银行(16444)
机构
学院(324679)
大学(316220)
(135870)
经济(133171)
管理(129096)
理学(109751)
理学院(108654)
管理学(106812)
管理学院(106210)
研究(105243)
中国(83849)
(67413)
(66321)
科学(61293)
(52821)
(52408)
(51889)
财经(50935)
中心(48184)
研究所(46842)
(45954)
业大(44478)
北京(42886)
(41227)
农业(40467)
经济学(40194)
(39780)
师范(39378)
(37900)
财经大学(37232)
基金
项目(204478)
科学(163322)
研究(153096)
基金(147746)
(126436)
国家(125274)
科学基金(110275)
社会(98412)
社会科(93367)
社会科学(93346)
(83312)
基金项目(77245)
教育(70678)
自然(70183)
自然科(68614)
自然科学(68598)
(67471)
自然科学基金(67355)
编号(62013)
资助(60879)
成果(49991)
(48003)
重点(45906)
(45769)
(44582)
课题(44122)
(42346)
创新(41979)
(41636)
国家社会(40051)
期刊
(164207)
经济(164207)
研究(98138)
中国(71285)
管理(55863)
(54709)
(50936)
科学(43180)
学报(42440)
教育(35733)
农业(34543)
技术(34453)
大学(34006)
(33378)
金融(33378)
学学(32142)
业经(29951)
财经(25798)
经济研究(25094)
(22250)
问题(20828)
(19959)
技术经济(18407)
商业(16366)
现代(16192)
统计(15659)
(15564)
世界(15238)
(15225)
财会(14938)
共检索到506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珍珍  
文章构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自组织演化动力学模型,从而得出制造业总产值的变化是这一系统的序参量,制造业的发展支配着物流业的发展,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初始条件稍有不同,系统中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稍有变化,系统的结果就会向完全不同的方向演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良  邹昭晞  
制造业构成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而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建立"双业联动"的演化合作博弈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实际,可以得出与模型相关的战略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英霞  田秀杰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2003-2010年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较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相对滞后。提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有效融合,这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珍珍  
在CCR模型的基础上,可建立考虑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并将其用于测算2000—2013年全国、八大综合经济区、31个省区市制造业子系统、物流业子系统以及考虑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为投入要素的综合系统的效率值。测算结果显示,超效率DEA模型比传统DEA模型更切合实际,自2000年以来,全国制造业子系统、物流业子系统以及将制造业作为物流业投入要素的物流业子系统的超效率值均有所提升。同时比较发现,以物流业作为产出指标有效率的地区个数明显多于以制造业为产出指标的有效率地区的个数,说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制造业对物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水平的提升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未来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系统运作效率的提升仍然需要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业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珍珍  
在CCR模型的基础上,可建立考虑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并将其用于测算2000—2013年全国、八大综合经济区、31个省区市制造业子系统、物流业子系统以及考虑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为投入要素的综合系统的效率值。测算结果显示,超效率DEA模型比传统DEA模型更切合实际,自2000年以来,全国制造业子系统、物流业子系统以及将制造业作为物流业投入要素的物流业子系统的超效率值均有所提升。同时比较发现,以物流业作为产出指标有效率的地区个数明显多于以制造业为产出指标的有效率地区的个数,说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制造业对物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刚  贡文伟  梅强  罗建强  朱佳翔  
文章应用共生理论,剖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共生关系,提出了两业共生关系在实践中的具体形式。研究表明,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关系对两业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两业共生关系演化呈现出以下规律:一是从资源分离向资源叠加演化,二是从供需型关系向互补型关系演化,三是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化。最后,采用种群生态学方法建立两业共生演化动力模型,对制造业与物流业1978~2011年的演化轨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业处于共生成长期,呈现出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进一步,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不同共生关系对两业发展的影响,验证了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的规律,为两业共生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鲁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平稳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制造业与物流业分散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给物价平稳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要规避这种风险,就需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形成稳定物价促进机制,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与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沛东  王茂林  
文章以1992年-2010年对应年份的天津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为依据,使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产业融合系数等指标实际研究了近20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进程,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联动发展的趋势增强,但不平衡性仍显著存在;同时从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在两业联动中占据主导,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与物流业之间融合依赖程度发展较快。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总结和提出了天津市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几点政策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壮阔  刘亮  隋博文  
立足于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联动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初步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联动发展模式开展综合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对联动发展模式作出科学评价,可为选择适合广西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自勤  
从产业角度建立了以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为维度的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并分析了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的内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理想模式,即"产业耦合度中等,产业互动关系为主动-主动,产业匹配度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