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49)
- 2023(22619)
- 2022(19223)
- 2021(17724)
- 2020(15100)
- 2019(34567)
- 2018(34423)
- 2017(65934)
- 2016(35932)
- 2015(40677)
- 2014(40651)
- 2013(40405)
- 2012(37412)
- 2011(33750)
- 2010(34061)
- 2009(31833)
- 2008(31981)
- 2007(28788)
- 2006(25525)
- 2005(23215)
- 学科
- 济(154304)
- 经济(154110)
- 业(116459)
- 管理(114141)
- 企(100176)
- 企业(100176)
- 方法(66899)
- 数学(55535)
- 数学方法(54827)
- 农(44391)
- 财(44103)
- 中国(41285)
- 业经(40186)
- 地方(33750)
- 制(32599)
- 学(30238)
- 农业(30030)
- 务(29147)
- 财务(29039)
- 财务管理(28978)
- 贸(27542)
- 贸易(27525)
- 企业财务(27461)
- 易(26655)
- 理论(26014)
- 技术(25448)
- 和(25340)
- 银(24597)
- 银行(24533)
- 融(23657)
- 机构
- 学院(520859)
- 大学(519424)
- 济(211015)
- 经济(206371)
- 管理(203900)
- 理学(174506)
- 研究(174371)
- 理学院(172572)
- 管理学(169546)
- 管理学院(168592)
- 中国(134058)
- 京(111620)
- 科学(107099)
- 财(101143)
- 所(88810)
- 农(88652)
- 江(80750)
- 中心(80101)
- 研究所(79905)
- 财经(79281)
- 业大(77059)
- 经(71795)
- 北京(70815)
- 农业(69153)
- 范(67451)
- 师范(66783)
- 州(64450)
- 经济学(63139)
- 院(63121)
- 财经大学(58457)
- 基金
- 项目(342102)
- 科学(268788)
- 研究(249944)
- 基金(247084)
- 家(214635)
- 国家(212776)
- 科学基金(183263)
- 社会(157063)
- 社会科(148870)
- 社会科学(148829)
- 省(135267)
- 基金项目(130193)
- 自然(119247)
- 自然科(116469)
- 自然科学(116437)
- 教育(115095)
- 自然科学基金(114339)
- 划(112603)
- 资助(102605)
- 编号(102467)
- 成果(83489)
- 重点(76525)
- 部(75104)
- 发(74533)
- 创(71533)
- 课题(70887)
- 创新(66500)
- 科研(65366)
- 教育部(64310)
- 国家社会(64111)
- 期刊
- 济(241005)
- 经济(241005)
- 研究(154515)
- 中国(106134)
- 农(81678)
- 财(81065)
- 学报(80863)
- 管理(78977)
- 科学(74342)
- 大学(61608)
- 学学(57958)
- 教育(56584)
- 农业(55450)
- 融(49450)
- 金融(49450)
- 技术(48243)
- 业经(40896)
- 财经(39423)
- 经济研究(37071)
- 经(33829)
- 问题(31530)
- 业(30671)
- 技术经济(26954)
- 图书(25818)
- 统计(25088)
- 版(24578)
- 理论(24418)
- 贸(24145)
- 科技(24043)
- 现代(23864)
共检索到790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千里 张林 申亮
运用复合系统模型,计算了陕西省制造业子系统与物流业子系统的有序度,以此为基础,测算得出陕西全省及按照省域细分的陕北、关中、陕南三个组成区块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而分析了陕西全省及三个组成区块协调度在研究时段的变化态势。结果显示: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序参量是增加值,陕北区块的增加值提升最快;物流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是投资额,关中区块的投资额保持领先。通过对陕西省及各区块产业协调度的研究分析发现,各区块内产业间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陕西全省协调程度呈现M型变化趋势,两业之间联动关系围绕
关键词:
物流工程 物流产业 企业管理 区域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长征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是各级政府正在极力推动的工程。本文在阐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不甚协调。对此,本文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即改变制造企业观念,促进其物流服务外包;加强物流企业的扶持,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构建良好的市场机制。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灰色关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文章从灰色关联模型入手,计算了1995-2007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及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物流业各衡量指标与制造业发展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货运量的大小、国家线路运输总长度与制造业的发展关联程度较大。制造业各衡量指标与物流业发展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最大。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程度存在时间演化的趋势,从1995-2007年总体上存在M型的波动趋势,由不协调往趋于协调又回到不协调状态。制造业不同行业应该不断协调其与物流业的关系,做到物流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匹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莉 金丹丹 陈蕾
关注面向低碳经济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情况,采用江苏省统计年鉴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主成分的基础上对含能源消耗因素的两业相关性进行评估,并应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两业能耗情况实施一系列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两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且两业能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但制造业节能水平对物流业的降耗减排推动力不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关键流程的两业低碳化协调发展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低碳 协调发展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强 刘岩 李娜 高鸽
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探究它们的协调发展水平对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及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华东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在构建两种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先利用耦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水平,再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检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结构合理性、城镇化水平、地区创新能力、网络信息化水平对两种产业耦合协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010—2019年华东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但六省一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制造业与物流业已由基本失调提升至轻微失调。各影响因素中网络信息化水平成为华东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余诸因素对两种产业的耦合协调也具有显著影响。各影响因素相互交互产生了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关系,共同作用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且作用效果显著强于单个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上述观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以期为促进华东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分析和构建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类型,提出基于关系维、集成维和过程维模式类型为评价基础的省域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FUZZY隶属度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省域两业联动发展综合指数,并能从集成场视角构成的模式类型指出其模式完善的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良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其发展意义重大。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系密切,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为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协调度,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达到同时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双赢目的,可在产业战略层面上来扩大内需,其发展路径可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着手。对企业来讲,要加强建立并完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根据自身实力与市场实际,创...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占波 李松庆
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应链模式,两业联动关系的发展遵从"合作关系—协调关系—战略整合关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树立共赢理念、建立信用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振中
在对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赋权法的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991-2010年间河南省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亦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协调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是互为依托的,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联动融合,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应用VAR模型分析云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发展有着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而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非常微弱。云南省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强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实现两者联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VAR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韦琦
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物流外置,促使了物流服务业的兴起。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供应链管理的实现要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是物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联动关系一般遵循物流环节分离、物流产业分离、两业集聚联动、两业扩散联动的演化路径。本文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所进行的协整检验表明,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流业发展是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产业集聚 产业联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长森
应用灰色关联模型,以浙江省胡州市为例,计算了2005-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关联度较强,但制造业不是推动浙江省物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说明两者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指出浙江省应构建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机制;鼓励制造业物流外包,推动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应努力开发增值型和创新型服务,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物流需求与供给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协同 灰色关联分析 湖州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