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3)
- 2023(16761)
- 2022(14357)
- 2021(13133)
- 2020(11193)
- 2019(25346)
- 2018(25170)
- 2017(48788)
- 2016(26290)
- 2015(29881)
- 2014(29589)
- 2013(29506)
- 2012(26604)
- 2011(23772)
- 2010(23773)
- 2009(22614)
- 2008(22597)
- 2007(19980)
- 2006(17877)
- 2005(16152)
- 学科
- 济(112927)
- 经济(112766)
- 业(99993)
- 管理(95422)
- 企(89230)
- 企业(89230)
- 方法(52103)
- 数学(42179)
- 数学方法(41775)
- 财(35948)
- 农(33968)
- 业经(33246)
- 中国(27622)
- 务(25352)
- 财务(25258)
- 财务管理(25221)
- 制(25119)
- 企业财务(23869)
- 农业(23434)
- 地方(21391)
- 技术(20965)
- 学(20381)
- 和(20362)
- 理论(20194)
- 环境(19657)
- 划(19447)
- 贸(19144)
- 贸易(19134)
- 易(18538)
- 体(18209)
- 机构
- 学院(384435)
- 大学(382192)
- 管理(157913)
- 济(155821)
- 经济(152603)
- 理学(136302)
- 理学院(134919)
- 管理学(132919)
- 管理学院(132219)
- 研究(120768)
- 中国(93827)
- 京(81143)
- 财(75901)
- 科学(72985)
- 农(60541)
- 财经(60274)
- 所(59269)
- 江(57377)
- 业大(55850)
- 中心(55055)
- 经(54678)
- 研究所(53328)
- 北京(51104)
- 农业(47175)
- 范(46883)
- 师范(46464)
- 经济学(46460)
- 州(46016)
- 财经大学(44574)
- 院(44093)
- 基金
- 项目(257281)
- 科学(204046)
- 研究(190251)
- 基金(188383)
- 家(161924)
- 国家(160558)
- 科学基金(140510)
- 社会(121557)
- 社会科(115292)
- 社会科学(115264)
- 省(100722)
- 基金项目(100118)
- 自然(91024)
- 自然科(88852)
- 自然科学(88832)
- 自然科学基金(87271)
- 教育(86351)
- 划(83279)
- 资助(77325)
- 编号(76646)
- 成果(61512)
- 部(56847)
- 重点(56503)
- 创(55157)
- 发(54052)
- 课题(52323)
- 创新(50921)
- 制(50586)
- 国家社会(49804)
- 教育部(49264)
- 期刊
- 济(175734)
- 经济(175734)
- 研究(112842)
- 中国(71316)
- 管理(61748)
- 财(61002)
- 农(55868)
- 学报(55751)
- 科学(52586)
- 大学(43396)
- 学学(41040)
- 农业(38494)
- 教育(36627)
- 技术(35758)
- 融(34355)
- 金融(34355)
- 业经(30704)
- 财经(30102)
- 经济研究(26631)
- 经(25651)
- 问题(22811)
- 业(21542)
- 技术经济(20219)
- 现代(18558)
- 理论(18377)
- 科技(18114)
- 商业(17857)
- 财会(17412)
- 版(17211)
- 图书(16838)
共检索到565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庆军 周云飞 闫莉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演化关系源于制造业的生产服务外包,物流业的出现加速了制造业生产服务外部化,促进了制造业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制造业企业只有与物流业企业协同运作、互利共生,才能在市场上获取更大的竞争力。本文以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为背景,运用种群生态学理论,建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种群生态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种群协同演化内部机制和外界环境随机涨落因子,并以陕西时序数据为例,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个种群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且协同影响大于传染影响,两个种群协同合法化过程随着制造业种群的增加而增加,在演...
关键词:
种群生态系统 制造业 物流业 协同演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结合日益紧密。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借用协同学序参量演化方程探讨了两者演化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只有两者协同时,系统才是整体稳定的,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也达到极大。同时,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演化路径:由制度协同,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系统,因此,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与协同是产业演化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促进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先进制造业 协同演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洪生 赵放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综述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内涵,并从经验性、统计性两个角度描述了两业协同集聚特征,从形成机制、形成条件、形成路径三个维度分析归纳了两业协同集聚机理,从指标和模型两个方面梳理了协同集聚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最后阐释了两业协同集聚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协同集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建平 李景峰 梁嘉骅 李常洪
本文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管理,认为当前主流管理学是在古典管理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产生的,已经不能适应后工业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从企业生态系统的视角提出基于企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企业管理研究纲领,分析了这一纲领的特点及其与古典管理研究纲领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角度提出了企业生态链纵向协同策略和企业生态系统的网络协同策略。
关键词:
企业生态系统 管理研究纲领 协同演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韦琦
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物流外置,促使了物流服务业的兴起。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供应链管理的实现要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是物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联动关系一般遵循物流环节分离、物流产业分离、两业集聚联动、两业扩散联动的演化路径。本文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所进行的协整检验表明,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流业发展是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产业集聚 产业联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长森
应用灰色关联模型,以浙江省胡州市为例,计算了2005-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关联度较强,但制造业不是推动浙江省物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说明两者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指出浙江省应构建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机制;鼓励制造业物流外包,推动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应努力开发增值型和创新型服务,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物流需求与供给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协同 灰色关联分析 湖州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建奇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传统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及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影响因素实证广东省及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空间协同集聚的形成机理,实证结果发现"两业"的集聚增长都会促进对方的集聚,而"两业"协同集聚彼此关联的程度在省域范围内明显小于珠三角地区。物流服务外包率增长对广东及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集聚都具有明显的正效应。消费者相对购买力对广东省域范围内的"两业"集聚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但这种效应只在珠三角地区物流业集聚中存在,而在制造业的集聚中则不明显。人力资本优势对全省范围的制造业集聚作用不显著,而对物
关键词:
集聚外部性 制造业 物流业 空间协同集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妍
制造业产业安全事关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论文在对国内外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基础上,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产业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能力、产业恢复能力、产业控制力"提出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五因素模型"。采取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设置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计算2006—2016年评价数据。实证显示中国制造业安全状态有所改善,且总体呈现好转趋势,但处于"安全"的边沿状态。需要从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角度维护制造业安全,引导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确保制造业的自我恢复力和对产业的控制力,从制造大国迈进制造强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启斌 熊曦 张为杰 曹润凯
利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相结合,实证分析了湖南省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转型的协同演化关系。结果表明:①湖南省互联网发展呈现总体稳定上升趋势,制造业转型呈现曲折缓慢上升趋势;②两系统耦合度呈现先快后慢的上升趋势,说明其协同作用逐步增强,但仍长期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呈现速度稳定的上升趋势,说明其协同作用的协调程度改善,并将保持协调状态。同时,研究发现,湖南省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其发展水平、演变趋势直接影响二者的协同演化关系,因此,发展新阶段,湖南省应加大政策引导与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力度、优化调整制造业结构及质量,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 协同演化 湖南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弘 吴顺利
以产业协同集聚助力消费扩容提质是“十四五”时期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途径。文章沿着“现象—机制—效应”的研究脉络,基于中国内地2006—2018年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发现: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演化格局;我国两业协同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集聚趋势和空间异质性;两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居民消费的扩张作用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产生“U”型非线性特征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长、短期阶段展现出高度一致性,但在不同区域间存有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两业协同集聚与居民消费扩张间存在部分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强化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推动居民消费增长提供指导和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畴镛 杨文霞
构造产业协同集聚E-G指数,利用2011—2016年浙江省11个设区市数据,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电子商务相关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状况,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地区协同集聚程度较高;电子商务水平、跨境电商交易、两化融合水平、快递物流行业水平和电子商务用户基础等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均具有显著正效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就电子商务驱动浙江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弘 吴顺利
以产业协同集聚助力消费扩容提质是“十四五”时期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途径。文章沿着“现象—机制—效应”的研究脉络,基于中国内地2006-2018年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发现: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演化格局;我国两业协同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集聚趋势和空间异质性;两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居民消费的扩张作用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产生“U”型非线性特征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长、短期阶段展现出高度一致性,但在不同区域间存有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两业协同集聚与居民消费扩张间存在部分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强化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推动居民消费增长提供指导和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明
利用2007—2019年我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关测度,进而使用系统GMM模型以及面板门槛模型探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线性及非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下,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分地区区位和城市规模样本下,其影响则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异质性和规模异质性,东部、中部城市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西部城市则存在显著抑制作用,大、中型城市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小型城市则作用不显著;且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门槛效应,说明只有跨越低水平门槛将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推向更高水平,才能真正释放集聚效能并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进一步验证了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正确性、必要性与迫切性。因此,必须持续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深度,注重协同集聚质量,充分挖掘物流人才潜能,如此才能真正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烨 闫晓勇
协同演化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本质,是推动创新持续发展的系统力量。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基本停留在现象分析层面,对其背后的协同演化机制挖掘不足。通过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期刊文献,梳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如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协同演化内涵和特征、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过程,以及多主体协同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框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方法、路径和关键情境。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提供多学科交叉理论基础,有助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向纵深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