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4)
2023(15404)
2022(13267)
2021(12355)
2020(10538)
2019(23914)
2018(23842)
2017(46590)
2016(25169)
2015(28661)
2014(28518)
2013(28425)
2012(25666)
2011(22776)
2010(23012)
2009(21759)
2008(21760)
2007(19497)
2006(17543)
2005(16042)
作者
(72501)
(60018)
(59734)
(56765)
(38384)
(28688)
(27074)
(23333)
(22765)
(21703)
(20465)
(20406)
(19149)
(19028)
(18534)
(18143)
(18009)
(17683)
(17153)
(17099)
(14882)
(14811)
(14464)
(13810)
(13528)
(13444)
(13320)
(13310)
(11962)
(11777)
学科
(105554)
经济(105384)
(99863)
管理(93077)
(89543)
企业(89543)
方法(45041)
数学(35296)
数学方法(34852)
(34592)
(33514)
业经(32666)
中国(26511)
(25461)
(24646)
财务(24544)
财务管理(24505)
企业财务(23128)
农业(22711)
技术(20656)
理论(19760)
(19301)
地方(19051)
(19017)
(18409)
贸易(18399)
(18256)
(17995)
(17856)
(17027)
机构
学院(365710)
大学(361718)
管理(150416)
(147538)
经济(144310)
理学(128856)
理学院(127561)
管理学(125709)
管理学院(125040)
研究(115727)
中国(90231)
(77310)
(72260)
科学(69102)
(57779)
(57580)
财经(56489)
(55563)
中心(52548)
业大(52042)
研究所(51411)
(51070)
北京(49029)
(44875)
(44799)
农业(44734)
师范(44538)
经济学(42606)
(41960)
财经大学(41537)
基金
项目(238326)
科学(188689)
研究(179028)
基金(172942)
(148012)
国家(146684)
科学基金(128200)
社会(112761)
社会科(106768)
社会科学(106740)
(93995)
基金项目(91716)
自然(82753)
教育(81148)
自然科(80823)
自然科学(80806)
自然科学基金(79367)
(77158)
编号(73840)
资助(70973)
成果(60045)
(52428)
重点(52091)
(51559)
(50272)
课题(50207)
(47719)
创新(47470)
项目编号(46028)
教育部(45456)
期刊
(172480)
经济(172480)
研究(110546)
中国(69856)
管理(59966)
(59082)
(55013)
学报(50661)
科学(48685)
大学(39595)
教育(38269)
农业(37630)
学学(37235)
技术(34902)
(34072)
金融(34072)
业经(30845)
财经(28045)
经济研究(25556)
(23922)
问题(22338)
(20650)
技术经济(19298)
现代(18115)
理论(17993)
财会(17432)
商业(17165)
科技(17083)
图书(16881)
(16406)
共检索到549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美  
文章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结合两业互动中具体企业的不同地位,以不完全信息互动博弈的概念剖析为基础,进行了基于博弈论框架的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供应链合作的机制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占波  李松庆  
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应链模式,两业联动关系的发展遵从"合作关系—协调关系—战略整合关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树立共赢理念、建立信用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琳  刘琛  
探讨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合作的相关背景并指出两业协同合作的意义,提出了标准化对制造企业及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影响模型,从操作、战术、战略三个层次说明制造企业及物流企业互动模式,然后再分析信息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对制造及物流企业的影响来说明标准化战略对两业协同发展的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萍  
首先对物流供应链相关内容和流程进行概述,然后对电子制造业中的物流供应链进行具体的分析,针对当前我国电子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效俐  张默  
从系统整体角度出发,以服务系统补救投入最低为最优目标,对制造业供应链中物流服务系统的合作服务补救决策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合作服务补救的过程进行概念化建模,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补救过程投入、结果投入、合作服务补救参与主体的合作意愿、以及合作服务补救时机作为决策变量,建立服务系统合作服务补救决策的成本最优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服务系统中的各个参与者可以做出满足自身及系统补救预期目标的成本最优补救决策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蒋瑛   谢勇  
在“逆全球化”因素扰动下,中国面临的全球供应链风险加剧,如何更好维护中国制造业全球供应链安全成为重要议题。文章构建了2003—2021年中国1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全球供应链风险指数,并基于中间品贸易的视角探究中国制造业OFDI对其全球供应链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OFDI在畅通贸易渠道、促进母国产业技术升级的同时,降低了中国中间品进出口的对外依赖程度,提升了对国际市场依赖的多元化程度,进而有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风险。其中,中低技术制造业、低流动性制造业以及OFDI流向欠发达地区对防范全球供应链风险的作用更明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梅汉宁  
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在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物流业嵌入供应链体系的角度探讨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问题,并提出两业联动的三种具体形态,即物流模块化嵌入、物流专业化嵌入与物流一体化嵌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艳艳  李艳慧  
针对汽车零部件供应、整车生产制造、整车销售的关键流程存在的问题,应用RFID技术进行流程优化,以减少非增值活动从而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核心增值业务中,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郝小娟  
通过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对物价水平的作用机制,分别从协调成本、发展均衡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无效供给等方面解构两业联动在稳定物价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产业链外迁事关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当前在要素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产业链外迁趋势明显,突出表现为外迁的环节和外迁主要目的地相对集中、外迁的主动与被动动机并存等特征。中国产业链外迁近年来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两种模式,即承接地与国内供应链互补的“中国—东南亚模式”、承接地与国内供应链竞争的“中国—印度模式”。为应对以上两种模式,提升中国对外迁产业供应链的可控力是关键。在战略战术上,形成相互可控的供应链是各国产业链合作的博弈均衡;在实现手段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发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在技术创新和拓展国际供应链网络的作用;在政策支撑上,要在开放中提升对中国供应链体系竞争力的支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宏波   刘子鹏   彭继宗   韩蓄  
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实现制造业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诸多挑战,从供应链配置角度考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借助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探讨了供应链配置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配置集中化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渠道看,供应链配置集中化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非高技术行业、非国有以及拥有较低市场地位的制造业企业中,供应链配置集中化作用效果更显著,且作用效果主要出自供应链配置上游集中化,并作用于企业混入式服务化。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程度对上述结果具有调节作用,且主要作用于企业混入式服务化。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和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同时为企业供应链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朋飞  
基于2012、2015及2017年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分析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相对稳定,物流服务投入在制造业总投入中的比重虽然较低,但也基本稳定;且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能力强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拉动能力。因此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性仍有待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昭君  
物流业能源要素的过多投入带来碳排放松弛量居高不下,运用SBM和GML指数模型可以合理配置物流业投入要素,因地制宜制定节能减排目标。考察期内,各制造业选用的物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能源、固定资产等投入要素的冗余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客观考核各制造业物流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及时调整物流业各类资源要素的投入数量及比例,促进物流企业提高能源等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各制造业应该结合其物流业发展阶段和节能减排潜力,因地制宜地制定低碳发展的规划,科学合理地设置各阶段的节能减排目标,有序推进制造业强省物流业的低碳转型。测算和对比2010~2017年间制造业选用的物流业能源效率水平及变动环境,估算其节能减排潜力,发现二者共同影响物流业能源效率,通过合理配置物流业投入要素,可因地制宜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