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7)
- 2023(18733)
- 2022(15760)
- 2021(14215)
- 2020(11963)
- 2019(27270)
- 2018(26933)
- 2017(51337)
- 2016(28087)
- 2015(31311)
- 2014(31324)
- 2013(31285)
- 2012(29131)
- 2011(26439)
- 2010(26836)
- 2009(25246)
- 2008(25508)
- 2007(23169)
- 2006(20755)
- 2005(19171)
- 学科
- 济(121313)
- 经济(121147)
- 业(101145)
- 管理(94231)
- 企(87515)
- 企业(87515)
- 方法(48620)
- 数学(38990)
- 数学方法(38651)
- 农(37763)
- 财(37396)
- 业经(35116)
- 中国(33678)
- 制(28809)
- 地方(27428)
- 农业(26058)
- 务(24939)
- 财务(24895)
- 财务管理(24844)
- 企业财务(23569)
- 贸(23375)
- 贸易(23358)
- 易(22665)
- 学(22388)
- 技术(21830)
- 银(20763)
- 银行(20693)
- 和(20640)
- 行(19841)
- 融(19580)
- 机构
- 学院(411831)
- 大学(408999)
- 济(170061)
- 经济(166445)
- 管理(157498)
- 研究(141269)
- 理学(134089)
- 理学院(132594)
- 管理学(130604)
- 管理学院(129826)
- 中国(109826)
- 科学(87219)
- 京(87215)
- 财(81853)
- 农(79902)
- 所(73787)
- 研究所(66305)
- 江(65930)
- 中心(64880)
- 业大(64283)
- 财经(63422)
- 农业(62937)
- 经(57335)
- 北京(54952)
- 州(51770)
- 范(51751)
- 师范(51109)
- 经济学(51043)
- 院(50235)
- 省(47276)
- 基金
- 项目(266620)
- 科学(208879)
- 研究(192179)
- 基金(192053)
- 家(168852)
- 国家(167305)
- 科学基金(142577)
- 社会(122580)
- 社会科(116115)
- 社会科学(116078)
- 省(106691)
- 基金项目(101841)
- 自然(92166)
- 自然科(90026)
- 自然科学(89996)
- 划(88988)
- 自然科学基金(88463)
- 教育(86943)
- 编号(77627)
- 资助(77385)
- 成果(63293)
- 发(61113)
- 重点(60454)
- 创(57963)
- 部(57933)
- 课题(53907)
- 创新(53629)
- 业(52701)
- 科研(51265)
- 制(50996)
- 期刊
- 济(198822)
- 经济(198822)
- 研究(120730)
- 中国(88778)
- 农(74539)
- 学报(68343)
- 财(67020)
- 管理(61922)
- 科学(61618)
- 大学(51051)
- 农业(50006)
- 学学(48204)
- 融(41794)
- 金融(41794)
- 教育(41131)
- 技术(35721)
- 业经(34555)
- 财经(32111)
- 经济研究(30644)
- 业(28613)
- 经(27665)
- 问题(26275)
- 技术经济(21861)
- 贸(21057)
- 图书(20604)
- 版(20600)
- 商业(19742)
- 科技(19435)
- 现代(19040)
- 世界(19008)
共检索到636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周楠
文章基于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在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应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两产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呈逐年提高态势,始终保持着"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区域差异先减小后增大;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对产业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丽姝
文章对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性的现状;其次,从理论上阐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互动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再次,对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 制造业 服务业 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洪福 赵丽洲
本文构建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5-2016年间辽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产业协调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辽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平均耦合协调度达到0.747,处于中级协调水平。虽然产业耦合协调度较高,两个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却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实现深度的融合,无法对辽宁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志强 吴心怡
基于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分别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8-2013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市耦合协调度虽整体偏低,但是对地区经济增长已经发挥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两业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更为突显。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两业互动融合,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丽君 张宗庆
本文基于200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28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0年间,中国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处于稳步上升状态,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呈自东向西逐渐下降的趋势;(2)中国30个省(区、市)的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关系虽然彻底实现了从不适应衰退型到协调发展型的质的飞跃,但大多数省(区、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3)样本研究期间,技术创新、市场化、政府干预、城镇化和人力资本等因素能显著促进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则对其产生负向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对其没有显著影响;(4)各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路径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俊 王拓 杜轶楠
近年来,世界范围的经济服务化趋势与部分国家的"再工业化"现象交错并存,我国国内对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及各自地位、作用的认识分歧加大。在此背景下,总结其他国家服务业和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普遍规律,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结构演进规律和趋势,对于协同打造中国制造与中国服务两个竞争力,形成推动建设经济强国可持续发展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 竞争力 制造业 服务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俊 王拓 杜轶楠
近年来,世界范围的经济服务化趋势与部分国家的"再工业化"现象交错并存,我国国内对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及各自地位、作用的认识分歧加大。在此背景下,总结其他国家服务业和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普遍规律,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结构演进规律和趋势,对于协同打造中国制造与中国服务两个竞争力,形成推动建设经济强国可持续发展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席枫 李海飞 董春美
本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从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内容、新问题与最新数据出发,构建了天津市先进制造业、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天津市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能力之间的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从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的角度,提出促进天津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春阳 范林榜 董慧君
首先分析苏北五市的经济运行情况,重点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江苏省的地位。以徐州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主要成分,再结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0年到2012年两业的协调度,得出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2008年以后徐州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稳定协调发展。最后根据苏北特色对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苏北地区 物流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向林 罗芳
在"互联网+"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保证,对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2006-2015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整体协调度不高,基本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发展仍未形成良性互动。对此,该文提出了促进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向林 罗芳
在“互联网+”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保证,对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2006-2015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整体协调度不高,基本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发展仍未形成良性互动。对此,该文提出了促进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海榕
区域因素对产业关联存在巨大的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决定了单个产业的发展路径。本文以福建为例,运用案例与统计分析方法,在省级区域框架内研究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的关联问题,从产业关联的视角分析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外包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斌 梁树广
文章在分别测度双向FDI协调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基础上,基于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促进效应呈现中西部高于东部、劳动力流出地高于流入地以及2003—2009年高于2010—2021年的特征。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不同分位数上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呈现效应递减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OFDI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明显高于IFDI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宁 吴刚 许庆瑞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需要实现这一战略,需要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障碍及克服办法。下文即是针对水泥制造这一高污染行业的现状,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进行的实记性分析。我们希望,由此引起各个有关领域进行更多的高层次、实记性、综合性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俐波 徐斌
在服务经济时代,城市化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因此,城市化战略并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分析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服务业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