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3)
- 2023(10940)
- 2022(9175)
- 2021(8375)
- 2020(7318)
- 2019(16464)
- 2018(16391)
- 2017(31722)
- 2016(17202)
- 2015(19345)
- 2014(19353)
- 2013(19493)
- 2012(17481)
- 2011(15271)
- 2010(15757)
- 2009(15414)
- 2008(16128)
- 2007(14979)
- 2006(13558)
- 2005(12649)
- 学科
- 业(94021)
- 企(88633)
- 企业(88633)
- 管理(85810)
- 济(72907)
- 经济(72771)
- 财(36038)
- 方法(32943)
- 务(28181)
- 财务(28147)
- 财务管理(28107)
- 业经(27722)
- 企业财务(26860)
- 制(24906)
- 数学(24300)
- 数学方法(24159)
- 农(23623)
- 体(18109)
- 农业(17172)
- 技术(17085)
- 划(16384)
- 体制(16330)
- 策(16147)
- 中国(15736)
- 银(14970)
- 银行(14948)
- 和(14165)
- 理论(14103)
- 经营(14004)
- 行(14000)
- 机构
- 学院(252851)
- 大学(249252)
- 管理(108344)
- 济(106979)
- 经济(104781)
- 理学(91147)
- 理学院(90322)
- 管理学(89373)
- 管理学院(88879)
- 研究(73497)
- 中国(65432)
- 财(60064)
- 京(51601)
- 财经(45512)
- 经(41259)
- 江(40910)
- 科学(40339)
- 农(38511)
- 所(36397)
- 中心(34967)
- 财经大学(33645)
- 业大(33019)
- 北京(32267)
- 州(31976)
- 商学(31932)
- 商学院(31654)
- 研究所(31615)
- 经济学(31475)
- 农业(29878)
- 经济学院(28296)
- 基金
- 项目(153754)
- 科学(123809)
- 基金(114878)
- 研究(114195)
- 家(97208)
- 国家(96312)
- 科学基金(86415)
- 社会(75227)
- 社会科(71406)
- 社会科学(71390)
- 基金项目(61035)
- 省(59941)
- 自然(56077)
- 自然科(54844)
- 自然科学(54832)
- 自然科学基金(53973)
- 教育(51939)
- 划(48401)
- 资助(47024)
- 编号(44855)
- 成果(36384)
- 业(36024)
- 创(35426)
- 部(35159)
- 制(35080)
- 重点(33352)
- 创新(32173)
- 教育部(31035)
- 人文(30857)
- 国家社会(30734)
- 期刊
- 济(129418)
- 经济(129418)
- 研究(75849)
- 财(55708)
- 中国(52364)
- 管理(49956)
- 农(36599)
- 科学(32324)
- 学报(31468)
- 融(30856)
- 金融(30856)
- 大学(25842)
- 学学(24782)
- 农业(24470)
- 财经(24121)
- 技术(22845)
- 业经(22175)
- 经(20601)
- 经济研究(18739)
- 教育(18407)
- 财会(17944)
- 业(16782)
- 会计(16205)
- 问题(15926)
- 技术经济(14632)
- 现代(13905)
- 世界(12586)
- 商业(12381)
- 贸(12242)
- 经济管理(12222)
共检索到398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剑平 惠荣荣
本文选取2007~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采用广义矩GMM估计模型,对高管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当期高管激励与当期盈余管理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2前期盈余管理与当期高管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前期高管激励对当期盈余管理的影响只体现在高管薪酬激励方面,高管股权激励方面并不显著;4高管激励存在跨期影响,即前期的高管激励水平与当期高管激励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盈余管理不存在这种现象。
关键词: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动态内生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芫 张建平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10—2013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应用修正的Jones模型,从管理层的货币性薪酬和股权激励两个方面,对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货币性薪酬和股权激励均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以管理层是否持有公司股票为标准将样本进行了分组研究,证实在高管未持股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加严重。
关键词:
货币性薪酬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制造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思妍 陈婵
本文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上市公司高管变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盈余管理的方向来看,高管变动上年倾向于调高会计盈余;高管变动当年倾向于调低会计盈余;高管变动下年倾向于调高会计盈余。从盈余管理程度看,与董事长单独变动和总经理单独变动相比,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变动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更高;在总经理单独变动的情况下,变动下年盈余管理程度最高。
关键词:
高管变动 盈余管理 可操纵应计利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建华 刘睿智
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操纵性应计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与非操纵性应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增高管年薪的作用并不显著;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随着高管年薪与报告利润的相关性的加强而加强;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的影响取决于操纵前的利润是否已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如果操纵前利润已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没有显著影响,反之,如果操纵前利润没有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操纵性应计能够显著增加高管年薪。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 盈余管理 操纵性应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晖 马瑞 朱久华
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及其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两方面,研究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检验表明在调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分别与管理者的年度报酬水平和股权激励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盈余管理对薪酬业债敏感性也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有效控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莉
文章利用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并利用我国2006~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股权激励程度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股权激励程度(高管持股比例)增加,高管积极采用盈余管理行为分散自身风险,由于受到会计监管体系的影响,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增加。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姜蕴芝 陈华
本文以2006-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主板与中小板块,实证分析了不同资本市场股权激励机制中激励有效期和首期考核指标数量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励有效期和考核指标数量均能显著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程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伟 李明辉
现有研究对于管理层激励效果的实现路径仍有争议,同时也较少从内部决策者层面上观察避税决策的形成机理,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研究对管理层的激励如何影响企业的避税行为。通过对薪酬、股权两种激励方式的研究发现,随着管理层激励的增强,高管人员愿意承担更大避税风险以进行避税活动,表现为企业实际税负水平降低和节税水平的提高。本文还发现,管理层自身对外部风险也在进行权衡和评估,外部激励并不是影响管理层行为的唯一因素。通过构造外部监管风险的指标,发现激励效应在监管较弱的环境下更显著,意味着上述激励效应受外部风险影响,企业避税决策是管理层综合考虑外部风险以及外部激励后的权衡结果。本文是国内首篇研究管理层激励如何影...
关键词:
管理层激励 税务监管 监管风险 避税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白默 刘志远
本文以2007年新企业所得税颁布为研究背景,考察减税预期下公司基于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发现了存在减税预期的上市公司通过调低流动性应计项目数额以减少税率较高期间的盈余、从而实现了避税动机。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调减行为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更为明显。此外,如果公司存在可以抵扣本期应税所得的上期亏损额,则会抑制其通过调低本期盈余实现避税的行为。
关键词:
减税预期 流动性应计项目 盈余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军良
本文通过使用2003—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国企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存在显著的规模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大企业中正相关强于中小企业;垄断行业中正相关强于竞争性行业;高收入行业中正相关强于低收入行业。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薪酬激励 盈余管理 修正Jones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旺军
本文在依据股权集中度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组基础上,以2006-2008年期间沪深两地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就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低股权集中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高股权集中度上市公司;高股权集中度上市公司中,管理层现金薪酬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不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还是相对分散,管理层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均可以显著地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薪酬激励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严玉康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良好的激励机制设计能有效缓解公司的委托-代理冲突,使高级管理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外部投资者利益趋于一致。基于公司业绩制定的薪酬体系则是薪酬契约激励作用有效发挥的基础。为实现自身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高管人员有利用内部信息优势操纵公司利润的动机。这种利润操纵无疑会扭曲公司对高管人员的业绩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雪梅
本文以2010-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高管激励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促进了高管激励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效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高管激励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小玉
会计信息因受到盈余管理的影响,导致可靠性降低,给信息使用者与投资者最终的分析判断与决定带来误导,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研究盈余管理和股权激励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股权激励 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吉林
自201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推行以来,境内许多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使得管理层管理效率和效果得以显著提升,但也引发了诸如盈余管理等一系列新问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文章以2013—2017年实施股权激励的14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当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总体相关性,以及具体到股票行权时长、公司规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等因素和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改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市场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的公司高管激励与绩效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应计盈余管理与成本费用粘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盈余管理、所有权性质与费用粘性——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审计意见的实证分析
股权价值高估中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高管股权激励、公司经营业绩与会计信息质量——以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4-2016年数据为例
高管激励、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研发创新战略——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调节效应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