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7)
2023(11062)
2022(9129)
2021(8101)
2020(7010)
2019(15487)
2018(15342)
2017(29392)
2016(15969)
2015(17795)
2014(17634)
2013(17376)
2012(15616)
2011(13769)
2010(14010)
2009(13401)
2008(13607)
2007(12569)
2006(11149)
2005(10299)
作者
(45169)
(37895)
(37640)
(35572)
(24054)
(17895)
(17073)
(14593)
(14112)
(13597)
(12850)
(12738)
(12061)
(11903)
(11774)
(11311)
(11255)
(11210)
(10945)
(10586)
(9286)
(9267)
(9083)
(8600)
(8580)
(8498)
(8329)
(8298)
(7486)
(7424)
学科
(79958)
(73798)
企业(73798)
(68488)
经济(68369)
管理(67844)
方法(29354)
业经(27082)
(26824)
(24747)
数学(21459)
数学方法(21258)
(20254)
财务(20229)
财务管理(20205)
企业财务(19152)
(19081)
农业(17715)
技术(17059)
中国(15412)
(14630)
(14330)
理论(13970)
(13501)
(13255)
体制(12736)
经营(11425)
企业经济(11358)
技术管理(11231)
(10566)
机构
学院(234797)
大学(228170)
(99640)
经济(97801)
管理(96871)
理学(83298)
理学院(82540)
管理学(81493)
管理学院(81065)
研究(70229)
中国(56619)
(50294)
(46499)
科学(40100)
(40091)
财经(39178)
(37101)
(35427)
(34130)
业大(33684)
中心(33141)
农业(31382)
研究所(30242)
经济学(29581)
财经大学(28674)
北京(28478)
(28465)
商学(27674)
商学院(27425)
经济学院(26735)
基金
项目(151847)
科学(122483)
研究(114388)
基金(111649)
(95132)
国家(94227)
科学基金(83891)
社会(75344)
社会科(71580)
社会科学(71561)
(61519)
基金项目(59498)
自然(52754)
教育(52338)
自然科(51576)
自然科学(51564)
自然科学基金(50740)
(49461)
编号(45868)
资助(43981)
成果(36602)
(35825)
(35530)
(34597)
(33911)
重点(33650)
创新(32544)
(32227)
课题(31507)
国家社会(31375)
期刊
(115620)
经济(115620)
研究(67841)
中国(47477)
(43692)
管理(40914)
(38479)
科学(30514)
学报(30313)
农业(26242)
大学(24485)
学学(23429)
技术(22474)
教育(22118)
(21621)
金融(21621)
业经(21466)
财经(19966)
经济研究(17346)
(17190)
(16031)
问题(14944)
技术经济(13797)
财会(13416)
现代(12063)
商业(11525)
会计(11130)
世界(11095)
科技(10995)
(10901)
共检索到352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本文选取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复杂多要素为视角,利用可拓理论与关联函数构建制造业"解锁"能力指数测度模型,建立其"经济拉动-技术创新-能源节控-环境防护-社会保障"五维集成测度体系,分别对制造业"解锁"能力进行纵向时序测度、横向截面分析和未来驱动要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2004—2013年的"解锁"能力从"较差"水平到"中等"水平再到"较高"水平,呈逐渐好转的发展趋势,但其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均处于"理想"水平以下;全国30省市制造业"解锁"能力已形成"五大梯度",其中多数集中于"较高"与"中等"水平,而东、中、西部地区则呈"东部领先、中部追赶、西部发展"总体态势,同时制造业"都市联动效应"相对显著,但局部地区存在等级衰退的趋势;在未来制造业"解锁"能力保持稳定的背景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科技人才培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清洁能源替代效应则成为制造业后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本文选取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复杂多要素为视角,利用可拓理论与关联函数构建制造业"解锁"能力指数测度模型,建立其"经济拉动-技术创新-能源节控-环境防护-社会保障"五维集成测度体系,分别对制造业"解锁"能力进行纵向时序测度、横向截面分析和未来驱动要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2004—2013年的"解锁"能力从"较差"水平到"中等"水平再到"较高"水平,呈逐渐好转的发展趋势,但其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均处于"理想"水平以下;全国30省市制造业"解锁"能力已形成"五大梯度",其中多数集中于"较高"与"中等"水平,而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通过构建"经济推动—技术投入—能源节控—环境规制—社会保障"制造业"解锁"能力测度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与关联函数对其"解锁"能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解锁"能力于20042014年期间呈总体上升态势,但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解锁"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不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对政策"敏感性"最高;制造业总体"解锁"能力进一步提高,但还存在局部短板指标的制约,如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足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通过构建"经济推动—技术投入—能源节控—环境规制—社会保障"制造业"解锁"能力测度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与关联函数对其"解锁"能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解锁"能力于2004~2014年期间呈总体上升态势,但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解锁"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不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对政策"敏感性"最高;制造业总体"解锁"能力进一步提高,但还存在局部短板指标的制约,如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足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友娣  章庆  严霜  
文章基于STIRPAT模型和岭估计法,分析安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能源消费结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从业人数对碳排放存在正向作用,弹性系数分别为0.255、0.235和0.222;技术因素呈负向作用,弹性系数为-0.175。并且,安徽制造业碳排放集中于4个细分行业,总体上处于总量上升、强度下降的"相对解锁"状态,迫切需要提升能源利用率,调整细分行业结构,培育低碳制造园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万里洋  董会忠  
通过构建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随机前沿生产测度模型,选取2006—2014年全国31省市制造型企业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测度各地区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时空演化与聚类特点,利用回归分析检验全国、东、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总体呈不断攀升之势,但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按照效率值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间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值存在较大差异,青海、甘肃、西藏水资源效率值最低;水资源量与制造业需求增速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情况下,东部地区制造业环保形式不容乐观,中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万里洋  董会忠  
通过构建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随机前沿生产测度模型,选取2006—2014年全国31省市制造型企业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测度各地区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时空演化与聚类特点,利用回归分析检验全国、东、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总体呈不断攀升之势,但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按照效率值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间制造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值存在较大差异,青海、甘肃、西藏水资源效率值最低;水资源量与制造业需求增速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情况下,东部地区制造业环保形式不容乐观,中部地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仍需提高,西部地区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亟需加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军  
在对Arthur等技术锁定研究评述的基础上,从产业内部技术锁定、制度锁定与市场锁定三个方面分析了三者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锁定效应,并探索了制造业绿色发展锁定形成机理。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需要绿色技术研发并商业化以及相关制度等配套建设,才能最终实现绿色技术体制对原有非绿色技术体制的替代。基于绿色技术、制度创新与市场培育协同演进,提出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解锁模式,并建立了制造业绿色发展运作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柳箐   高煜  
传统要素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作用不断下降,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数据要素能否成为驱动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新动能是中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亟待回答的问题。本文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检验了数据要素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通过提高数据挖掘水平与提升资本和技术效率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数据要素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以及中国东部、南方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更为明显,同时数据要素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南北差距小于东西差距;时间趋势分析表明,进入大数据元年后数据要素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日益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芊芊  余菜花  李廉水  
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愈发凸显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以200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驱动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FDI都与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董会忠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为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针对制造业发展的多视角研究现状,确定了以产业能源安全角度对实现"智造强国"新路径进行探析的新思路。基于系统分析的"物理-事理-人理"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制造业能源安全的WSR三维解锁模型,并对制造业能源安全的物理(人类社会-能源系统状态)、事理(制造业能源安全预警)、人理(制造业能源立法)进行辩证分析,为制造业能源安全的系统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从研发和营销两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链高度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0年我国14个省市(包括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指数。测度结果显示: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呈良好的上升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长三角制造业的技术研发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江苏和上海制造业的营销能力急需快速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张二涛  杨早立  
我国目前缺乏高端制造业创新指数,这对于评价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十分不利的。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端制造业含义、特征和分类构成。然后构建一个融合多层视角的高端制造业创新指数监测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一种基于离差最大化法和综合指数法组合的高端制造业创新指数测度模型,并以2009年一2014年期间北京高端制造业作为实证对象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该创新指数方法可行,同时比较全面把握了北京市高端制造业创新现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敏洁  徐常萍  唐磊  
文章在生产函数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泰尔熵指数观察2001—2016年不同制造行业的集聚水平,实证分析了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我国集聚水平较低,但集聚趋势上升,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现由东向西梯度转移,具有污染特征的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下降。集聚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集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最大,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其次,而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起显著抑制作用,印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媛恒  石凌雁  李钰  
运用索洛残差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全面的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2002-2017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2017年有所改善,技术改进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配置效率在研究期间普遍下降,具有拖累效应;从细分行业来看,由于行业异质性的存在,不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程度各异,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由于规模效率拖累效应较小,其TFP普遍有所增加;从不同地区来看,制造业及细分行业TFP变化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表现为西部、中部地区改善明显,东北地区变化较小,东部地区TFP有所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