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0)
- 2023(10982)
- 2022(9238)
- 2021(8349)
- 2020(6737)
- 2019(15191)
- 2018(15059)
- 2017(27858)
- 2016(15629)
- 2015(17581)
- 2014(17617)
- 2013(17305)
- 2012(16661)
- 2011(15361)
- 2010(15886)
- 2009(14770)
- 2008(15055)
- 2007(13888)
- 2006(12518)
- 2005(11916)
- 学科
- 济(68539)
- 经济(68440)
- 管理(46841)
- 业(43979)
- 企(34417)
- 企业(34417)
- 中国(21855)
- 方法(21332)
- 农(20619)
- 地方(19763)
- 业经(17765)
- 数学(17692)
- 制(17522)
- 数学方法(17397)
- 财(17030)
- 学(14820)
- 农业(13990)
- 银(13661)
- 银行(13624)
- 融(13364)
- 金融(13361)
- 行(13186)
- 环境(12042)
- 体(11935)
- 发(11799)
- 贸(11435)
- 贸易(11422)
- 易(10981)
- 技术(10962)
- 地方经济(10836)
- 机构
- 学院(233235)
- 大学(231125)
- 济(94308)
- 经济(92173)
- 研究(88558)
- 管理(81142)
- 理学(67810)
- 中国(67453)
- 理学院(66907)
- 管理学(65565)
- 管理学院(65137)
- 科学(55306)
- 京(51438)
- 所(47100)
- 财(46884)
- 农(46288)
- 研究所(42359)
- 江(38994)
- 中心(38986)
- 农业(36202)
- 业大(35953)
- 财经(35189)
- 北京(32909)
- 范(32174)
- 院(31957)
- 师范(31799)
- 经(31562)
- 州(30806)
- 省(30127)
- 经济学(28910)
- 基金
- 项目(147606)
- 科学(114894)
- 研究(107587)
- 基金(104303)
- 家(92376)
- 国家(91559)
- 科学基金(76647)
- 社会(67381)
- 社会科(63819)
- 社会科学(63806)
- 省(59829)
- 基金项目(53926)
- 划(49875)
- 教育(49010)
- 自然(48421)
- 自然科(47270)
- 自然科学(47250)
- 自然科学基金(46368)
- 编号(43124)
- 资助(43091)
- 发(37558)
- 成果(36766)
- 重点(34492)
- 课题(32185)
- 部(31988)
- 创(30761)
- 制(30672)
- 发展(29830)
- 展(29317)
- 创新(29015)
- 期刊
- 济(118409)
- 经济(118409)
- 研究(74126)
- 中国(57078)
- 农(45046)
- 学报(40522)
- 财(36829)
- 科学(36468)
- 管理(33376)
- 农业(30604)
- 大学(30403)
- 教育(29311)
- 学学(28683)
- 融(25391)
- 金融(25391)
- 技术(21293)
- 业经(19873)
- 经济研究(18092)
- 财经(17885)
- 业(15873)
- 经(15436)
- 问题(15149)
- 版(12450)
- 贸(11563)
- 技术经济(11511)
- 世界(11484)
- 科技(11373)
- 业大(10845)
- 现代(10610)
- 国际(10512)
共检索到378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清黎 王星飞
应用微生物生理生态学原理 ,从固体发酵及抗酚性方面探讨了适于制茶用的多糖水解酶的发酵生产方法及酶法制茶效果 ,结果表明 :在稻草培养基中添加 3 0 %左右的茶梗粉 ,固体发酵所得粗酶液不仅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高 ,且抗酚性较强 ,用于加工红碎茶增质效果明显
关键词:
多糖水解酶 固体发酵 抗酚性 红碎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雅萍 郭俏 来航线 陈姣姣 薛泉宏
【目的】研究发酵菌种、原料组成及发酵原料灭菌处理对苹果渣发酵饲料中4种重要水解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植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酵母菌(Yeast)、黑曲霉a8(aspergillus niger a8)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发酵菌剂,通过单一菌种及双菌混合接种方法,分别对2种原料(原料a为苹果渣+尿素,原料B为苹果渣+尿素+油渣粉)在自然发酵(原料不灭菌)和灭菌发酵(原料121℃灭菌30min)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利用比色法测定发酵产物中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植酸酶4种水解酶的活性。【结果】发酵可大幅度提高发酵产物中影响饲料消化利用率的4种重要水解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亦农 张朝辉 宋思丹 王颖 孙军德
采用摇瓶发酵法,探讨培养基、pH值、接种量、装液量对北虫草菌丝体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为蔗糖1%、玉米粉3%、磷酸二氢钾0.3%、七水硫酸镁0.15%、VB10.05%;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佳接种量为5%;最适装液量为60mL(250mL的三角瓶)。本试验为北冬虫夏草胞外多糖深层发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摇瓶发酵 菌丝体 胞外多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智杰 张巧毅 赵柔 王常贵 林元山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 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智杰 张巧毅 赵柔 王常贵 林元山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 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柳 张政 卢业飞 秦秀林 刘君梁 冯家勋
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HP37-4中克隆得到纤维二糖水解酶Ⅰ基因的全长DNA序列,并从HP37-4总RNA中通过RT-PCR扩增得到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含505个氨基酸的多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质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推测了其主要功能区的位置及结构特征。将该基因cDNA序列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该基因。SDS-PAGE分析表明该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但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包涵体变性和多肽复性后,纯化得到了表达的重组蛋白。
关键词:
哈茨木霉 纤维二糖水解酶 基因克隆 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丰 郭玉蓉 刘冬 杨曦 邓红 孟永宏
【目的】中国苹果年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约有20%用于工业化深加工。因此,每年将产生数以万吨的苹果渣,这些苹果渣一般作为廉价饲料出售或作为废料丢弃,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比较苹果渣发酵前后多糖的物理特性、流变特性、黏均分子量及基本结构等加工特性,为苹果渣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以苹果原渣多糖(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ap)、苹果酒渣多糖(wine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wfp)、苹果醋渣多糖(vinegar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俊换 郭华 欧阳晶
以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 cellulase enzyme,CMCase)的酶活力作为响应值,用响应面法对康宁木霉利用油茶籽壳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油茶籽壳预处理方法、氮源、起始pH、发酵时间、接种量、营养液体积对CMCase酶活力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培养时间、起始pH和营养液体积进行正交试验,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3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及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用碱法处理油茶籽壳较为适宜;油茶籽壳发酵产纤维素酶的适宜氮源为0.2%的(NH4)2SO4;其他适宜条件为接种量5%、初始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文化 钟秋平 陈文学
为探明以甘蔗糖蜜为原料发酵合成茁霉多糖(Pullulan)的过程,采用Logisticequation模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对Pullulan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建立出芽短梗霉MM生长、Pullulan合成和底物(糖蜜)消耗相关的动力学模型参数,阐述Pullulan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出芽短梗霉MM发酵进程中前期菌体生长速度较快,72h后生长趋于稳定期,其茁霉多糖的合成随菌体的生长不断上升,到132h时多糖达到最高,为4.078g/L.基于Logisticequation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得到了描述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和模型参数.该模型反...
关键词:
甘蔗糖蜜 茁霉多糖 数学模型 发酵动力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姮 李婵娟 洪玉枝
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到1株具有木聚糖酶活性的考克氏菌(Kocuria sp.Mn22),用单交法研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诱导该菌株比水不溶性木聚糖诱导产酶量高;较低浓度的Tween 80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具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的Tween 80会抑制木聚糖酶的产生;Triton X-100具有抑制作用。对考克氏菌液体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表明:以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H 8.5,Tween 80添加量为0.2%,发酵68 h后,菌株的最高酶活力可达到148.7 IU/mL。
关键词:
考克氏菌 液体发酵 正交试验 木聚糖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温立丽 鲁婷婷 徐琼 佟德利 魏雅冬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桑黄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适料水比为1∶50,提取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2h,乙醇终浓度为80%,多糖得率为3.48%。
关键词:
桑黄 液体发酵 多糖提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丽云 王义强 马国辉 吴腾飞
以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的杨木为原料,利用戊糖乳杆菌突变株进行同步糖化发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乳酸含量,对酶解温度、酶解p H、纤维素酶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对发酵温度、发酵p H、接种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再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发现,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40℃,发酵p H为5.7,接种量为6%,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5 FPU/g,乳酸产量为9.42 g/L,产酸量提高了83.62%。利用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的杨木发酵生产乳酸,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杨木 同步糖化发酵 乳酸 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林 李淑兰 陆文清 谯仕彦
探讨饲用α-半乳糖苷酶固态发酵的生产条件,对培养基中的关键组分碳源、氮源进行了优化筛选,选择豆粕、甜菜渣、硫酸铵和磷酸氢二钾4种底物原料作为4个主要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不同的质量分数水平,按正交设计表L9(34)安排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水平依次为16%、4%、2%和2%时,培养基中酶比活性达到172 U/g以上。随后选择豆粕、甜菜渣和磷酸氢二钾三因素水平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当培养基中豆粕的质量分数为19.20%,甜菜渣为3.89%,磷酸氢二钾为2.92%时,α-半乳糖苷酶理论比活性值最高(为174.98 U/g)。实验证明该优化条件下的最终酶比活性达到170 U/g以上。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倩 江正强 闫巧娟 邓伟
为进一步研究木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对本研究室新筛选出的一株高产木聚糖酶的链霉菌Z18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1.5%(质量分数)的玉米芯水不溶性木聚糖,培养第5天其酶活性浓度达435.03 U/mL。不同来源木聚糖诱导产木聚糖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酶谱分析结果表明,链霉菌Z18能够产生3种木聚糖酶,以22 ku的木聚糖酶为主;初始pH5.5、培养温度30℃时所得木聚糖酶活性最高。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第7天链霉菌Z18产木聚糖酶活性达到峰值,其活性浓度为755 U/mL,为目前国内报道链霉菌属最高产酶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景洁 李鸿梅 董金满 吴洪峰
【目的】优化罗耳阿太菌源生淀粉糖化酶的发酵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方法】以玉米淀粉和玉米黄浆作为发酵培养基的主要组分,对罗耳阿太菌进行发酵培养。固定接种量为5%(体积比),以罗耳阿太菌生淀粉糖化酶粗酶产量(U/mL)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摇床转速(r/min)为优化条件,采用响应面法对罗耳阿太菌源生淀粉糖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得酶对玉米、小麦、木薯、红薯、豌豆生淀粉颗粒的水解效果,并用纳米级高效液相色谱与多级串联离子阱联用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