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6)
2023(12638)
2022(10756)
2021(9798)
2020(8365)
2019(19316)
2018(19088)
2017(36812)
2016(20415)
2015(22962)
2014(23027)
2013(22961)
2012(21484)
2011(19413)
2010(19645)
2009(18508)
2008(18530)
2007(17215)
2006(15335)
2005(13718)
作者
(60140)
(51014)
(50691)
(48200)
(31677)
(24479)
(22939)
(19869)
(19073)
(18059)
(17391)
(17036)
(16008)
(15928)
(15782)
(15742)
(15654)
(14801)
(14608)
(14579)
(12809)
(12682)
(12349)
(11595)
(11544)
(11483)
(11379)
(11158)
(10336)
(10299)
学科
(88103)
经济(87997)
(64837)
管理(57152)
(51198)
(42740)
企业(42740)
方法(35684)
农业(33917)
数学(31774)
数学方法(31506)
(24499)
业经(24477)
中国(22541)
(21583)
地方(19582)
(16175)
(15630)
贸易(15626)
(15205)
(14950)
(14230)
财务(14199)
财务管理(14159)
(13636)
(13524)
银行(13476)
企业财务(13462)
环境(13091)
(12824)
机构
学院(298083)
大学(294438)
(125130)
经济(122463)
管理(112807)
研究(100540)
理学(97331)
理学院(96273)
管理学(94756)
管理学院(94202)
中国(77280)
(71583)
科学(61895)
(60764)
(57968)
农业(55207)
(52078)
业大(51686)
中心(48065)
(47775)
研究所(46896)
财经(45090)
(40807)
(38335)
经济学(38019)
师范(37967)
北京(37163)
(36599)
(36512)
农业大学(34719)
基金
项目(196895)
科学(154604)
研究(144873)
基金(142043)
(123209)
国家(122071)
科学基金(104135)
社会(93065)
社会科(87816)
社会科学(87786)
(80807)
基金项目(76210)
自然(65708)
教育(65674)
(65264)
自然科(64106)
自然科学(64086)
自然科学基金(62979)
编号(59970)
资助(56463)
成果(48710)
(44201)
重点(44133)
(43559)
课题(40873)
(40786)
(40520)
(38662)
创新(38256)
国家社会(38153)
期刊
(145997)
经济(145997)
研究(84693)
(74460)
中国(64092)
农业(50409)
学报(49797)
(45832)
科学(45157)
大学(38486)
学学(36762)
管理(36386)
(29760)
金融(29760)
业经(29571)
教育(27789)
技术(24585)
(24034)
财经(22461)
问题(20711)
经济研究(20418)
(19215)
(17871)
农村(15762)
(15762)
农业经济(15572)
世界(15197)
技术经济(14959)
经济问题(14289)
资源(14260)
共检索到448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晓红  张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建设工业化国家的一大重要课题,是解决农民增收,建设和平社会的重要途径。辽宁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非常严重,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改革  [作者] 万丽娟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现实的经济社会问题。农村劳动生产率处于低水平、现行体制与政策、制度障碍、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教育程度低以及资源和能源压力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关键在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走现代农村工业化道路。为此,政府需创建和维护公平的城乡发展环境、建立中介服务信息网络、强化财政金融服务支持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丹  陈会玲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发展环境的创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工业体系的建立、人力资源的培育、以及国际劳动力市场的拓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克强  
辽宁省是农业大省且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特殊的性质和意义,本文从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辽宁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永萍  翟印礼  
一、辽宁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分析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属三大地区的东部地区。总人口为4155.4万人,土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4万公顷,人均耕地1.49亩。总人口中按受教育程度分类,小学以下占39.46%,初中占42.25%,高中占12.25%,大专以上的占5.79%。(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按农业与非农业分类,非农业人口1943.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6.8%;农业人口2211.7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姬雄华  冯飞  
从劳动力市场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市场服务滞后;政府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为此,要打破城乡分割就业制度,建立平等竞争的城乡就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调控体系,切实维护农村进城务工者权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衡代清  
本文认为 ,我国国情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当选择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乡镇企业转移为着眼点、小城镇转移为目标、大中城市转移和国外劳务输出为补充的就地与异地转移相结合、分业转移与兼业转移并举的复合型转移模式。具体对策思路是 :( 1 )改进农村教育体制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 2 )强化农业投入机制 ;( 3)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 4)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 5)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涤非  
一、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和特点我国劳动力跨地区转移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行政和计划性色彩,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引导”和限制。整个社会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这一城市就业群体的称谓也经历了从“盲流”、“农民工”到“民工”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不自由”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兴梅  
结合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城市和农村带来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分析了大学毕业生投入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新仓  于立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关联性,两者的良性互动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基于辽宁的实证调研,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实地调查与个别访谈法,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推进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平华  
本文分析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工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培训,改善务工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冬冬  高旺盛  
本文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解决途径。从农村教育这一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隐含实现条件出发,提出农村教育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转型、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非农产业等要求的不适应性;根据农村教育的瓶颈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淼  张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也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和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研究,界定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概念内涵,找出提高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对策,运用切合实际的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充分就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秋菊  高萍  
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一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三是劳动保护制度不完善,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情经常发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