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0)
2023(5361)
2022(4502)
2021(4193)
2020(3477)
2019(8015)
2018(8324)
2017(15572)
2016(8732)
2015(9468)
2014(9630)
2013(9231)
2012(8452)
2011(7752)
2010(7851)
2009(7624)
2008(7762)
2007(6675)
2006(6170)
2005(5940)
作者
(22564)
(19056)
(18792)
(18299)
(12115)
(8935)
(8644)
(7314)
(7065)
(6862)
(6552)
(6375)
(6324)
(6227)
(6189)
(5887)
(5615)
(5578)
(5544)
(5302)
(5046)
(4569)
(4556)
(4425)
(4320)
(4288)
(4275)
(4158)
(3697)
(3662)
学科
(31804)
经济(31738)
管理(29588)
(24589)
(22565)
企业(22565)
(14652)
(12661)
方法(11617)
(10508)
数学(10024)
数学方法(9932)
体制(9320)
中国(9179)
业经(8619)
(8045)
(7909)
银行(7903)
(7627)
金融(7625)
(7584)
(7025)
财务(7009)
财务管理(6988)
企业财务(6635)
(6163)
(5902)
制度(5901)
理论(5900)
(5873)
机构
大学(119094)
学院(117304)
(52818)
经济(51718)
管理(43235)
研究(41621)
理学(35992)
理学院(35635)
管理学(35219)
管理学院(34973)
中国(34305)
(30785)
(24862)
财经(22489)
科学(20870)
(20336)
(20296)
(19205)
中心(18807)
研究所(17492)
经济学(17230)
财经大学(16733)
北京(16001)
经济学院(15296)
(15131)
(14998)
(14626)
(14372)
师范(14246)
业大(13267)
基金
项目(71314)
科学(57011)
研究(55730)
基金(52492)
(44472)
国家(44101)
科学基金(38391)
社会(36826)
社会科(34972)
社会科学(34967)
基金项目(26949)
(26824)
教育(26622)
自然(22724)
(22530)
编号(22245)
自然科(22188)
自然科学(22183)
自然科学基金(21813)
资助(21438)
(20561)
成果(20011)
(17156)
课题(16352)
重点(16294)
(15698)
国家社会(15689)
教育部(15474)
(15259)
(14545)
期刊
(63515)
经济(63515)
研究(43275)
中国(29621)
(26220)
管理(19241)
(18598)
金融(18598)
教育(16456)
(14583)
学报(14475)
科学(13988)
财经(12444)
大学(12302)
学学(11337)
(10682)
技术(10401)
经济研究(10145)
业经(8812)
农业(8807)
问题(7924)
(6764)
理论(6541)
改革(6193)
(6193)
国际(6105)
会计(5826)
财会(5789)
实践(5687)
(5687)
共检索到197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大用  
去年春天以来,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已经处在周期性波动的高涨阶段,各级政府又过于热衷于眼前的经济快速发展,致使有利于加快改革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当前,必须采取稳定经济、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应当统筹各项改革措施,抓住机遇,及时出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培新  
一举制止通货膨胀的时机已经成熟杨培新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率最高的年份。这已经是1992年开始的这一轮通货膨胀持续上涨的第三个年头。对1995年涨势幅度预测,有的说10%,有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雷  米忠合  
坚持稳定政策,制止通货膨胀石雷,米忠合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来:发展是目的。正如毛主席所说:“发展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大用  王志红  
1.通货膨胀压力大体上还未释放出来。去年下半年以来,零售物价指数一直在4%以上,今年一月达到5.1%;35个大中城市的零售物价指数自去年五月以来最低为6.7%,有三个月达到了两位数。有人据此认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已经开始。更仔细的观察表明,去年下半年零售物价指数的上升基本上是五月份国家提高对城镇居民粮食统销价格造成的。四月份,零售物价指数仅为0.6%,五月份上升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景宗贺  
抑制通货膨胀最关键的是引导消费景宗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通货膨胀,都与当时的投资规模膨胀有关。投资规模安排过大,引起了通货膨胀。可是去年发生的通货膨胀则不尽然,不完全是由于投资规模膨胀造成的。理由其一,我国财...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培新  
制止通货膨胀必须注意新情况,采取新措施杨培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199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增长24.1%,商品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1.7%。其中,粮食涨53.5%,肉禽及其制品涨56.4%,蛋类涨18.8%,水产品涨22.5%,...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1.向制止通贷膨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求取经济效益这一角度转变;2.依靠企业承包、地方财政包干、改革投资体制、消灭中央财政赤字;3.依靠银行信贷承包,实行“软着陆”,制止信用膨胀,4.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微调办法,理顺价格,减少风险,顺利地进行价格改革。如果做到上述四点,我们在制止通贷膨胀的基础上,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这有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王兰   卢汉川   郑良芳   许玉龙   安仰东   杨普文   路建祥   于成栋  
本刊编辑部于1988年7月12日举行物价改革与通货膨胀小型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韩雷、王兰、卢汉川、郑良芳、许玉龙、杨普文、于成栋、刘德仁、张金鳌、胡焕新。路建祥、罗熹同志写了书面发言。下面发表的是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兴罗  
价格改革与抑制通货膨胀●赵兴罗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零售物价上涨21.7%,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涨幅。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宏观紧缩政策,1995年物价上涨指数回落到14.8%,1996年全国零售物价涨幅呈下降的趋势,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论通货膨胀政策之不可行和根本出路在于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吴敬琏中国经济在1994年面临的形势,也许可以以一句话来形容:旷世的机遇和巨大的风险并存。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就必须以既抓住机遇,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大飞跃,又避免太大的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明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的基础上,对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操控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兼具中长期固定性与短期灵活性,能在追求某一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宏观目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益民  
控制货币投放总量防止通货膨胀王益民近几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逐步加大。通货膨胀是货币超量问题,因此,要研究货币投放总量,我认为,必须分两步走:一是,货币投放总量要“软着陆”,即总量到位不减,以保障供给和保证生产;二是为避免或减轻通货膨胀,货币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本文从考察当前我国企业的投资行为入手,揭示并论证了企业当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亦增加的反常投资行为。通过对总需求AD与总供给As关系的模型分析,揭示了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均衡、总需求恒大于总供给的基本态势,论证了需求膨胀与物价上涨呈螺旋推进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并进而提出了以利率到位为近期治理通胀关键环节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振心  李忠  王新兵  
本文主要针对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个包括宏观经济冲击、货币政策环境、物价水平等这些相关因素的递归SVAR模型。研究发现,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上升会导致我国物价总水平显著下降,这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能有效降低我国的通货膨胀。本文建议央行应当停止人民币升值进程,防止经济运行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江  
一、中国改革中的货币现象 1.1 80年代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中国改革十多年来的货币现象可以用持续的膨胀性货币供给增长来概括。从1981年到1991年,货币供给年增长率超过20%。与此同时,实际GNP年增长率略低于10%,货币供给平均说来是经济实际增长率的两倍。毫无疑问这种货币政策是通货膨胀性的。在此期间,政府几次试图抑制货币增长,但都只是短期内奏效。每次减缓的货币供给都不可避免地而且迅速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