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2)
2023(13757)
2022(11516)
2021(10848)
2020(8823)
2019(20310)
2018(19687)
2017(38142)
2016(20785)
2015(23110)
2014(22765)
2013(22815)
2012(21335)
2011(19531)
2010(20179)
2009(19063)
2008(18951)
2007(17400)
2006(16018)
2005(14760)
作者
(59628)
(50557)
(50010)
(47537)
(32141)
(24187)
(22537)
(19231)
(19204)
(18192)
(17357)
(16706)
(16462)
(16223)
(15937)
(15196)
(14956)
(14827)
(14587)
(14351)
(12938)
(12460)
(12376)
(11487)
(11407)
(11311)
(11291)
(11059)
(10359)
(10151)
学科
(83726)
经济(83604)
(69546)
管理(60603)
(51169)
(45620)
企业(45620)
农业(34098)
方法(26715)
业经(25407)
(24200)
中国(24057)
(22997)
数学(22278)
数学方法(21926)
地方(19791)
(17674)
(16819)
(16121)
贸易(16109)
(15718)
(15692)
(14495)
银行(14463)
(13919)
(13669)
(13234)
金融(13230)
(12698)
农业经济(12678)
机构
学院(296703)
大学(295808)
(124973)
经济(122140)
管理(113672)
研究(107576)
理学(96532)
理学院(95476)
管理学(93945)
管理学院(93352)
中国(82743)
(64991)
(62961)
科学(61686)
(60825)
(53938)
中心(49340)
农业(49244)
(49135)
研究所(48020)
业大(46799)
财经(45517)
(41196)
(39712)
北京(39652)
师范(39362)
(38890)
(38129)
经济学(36596)
(36210)
基金
项目(191873)
科学(151062)
研究(146227)
基金(138259)
(120254)
国家(119117)
科学基金(101171)
社会(93772)
社会科(88440)
社会科学(88418)
(75057)
基金项目(72038)
教育(65786)
(62496)
自然(62125)
编号(61186)
自然科(60648)
自然科学(60630)
自然科学基金(59586)
资助(55315)
成果(52227)
(43253)
重点(43190)
(43124)
课题(42525)
(41139)
(39528)
国家社会(38915)
(38265)
创新(36905)
期刊
(154723)
经济(154723)
研究(94408)
中国(71869)
(68402)
(46569)
农业(45835)
学报(45751)
科学(43781)
管理(41836)
大学(36494)
教育(35769)
学学(34081)
(33702)
金融(33702)
业经(29308)
技术(24562)
财经(22838)
(22275)
经济研究(21548)
问题(20796)
(19663)
图书(17542)
(16504)
世界(16443)
农村(16204)
(16204)
(15691)
农业经济(15613)
现代(14087)
共检索到479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端阳  李睿  王道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是一项保障全体人民健康、实现健康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但该项制度在农村地区的执行成效与制度期待具有较大张力,存在制度执行偏差。本文搭建了“制度逻辑-组织策略”的研究框架,力图为该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本文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具有多重逻辑,当该项制度嵌入基层医疗组织形成的组织场域时,制度的多重逻辑与基层医疗组织的实践逻辑产生了冲突,给基层医疗组织带来较大制度压力。为缓解制度压力,基层医疗组织采用“拼凑应对”的组织策略实现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的适度脱耦,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关系动员的方式完成了合法性重建。这一系列的策略行动导致了制度执行偏差。因此,应以价值路径的重塑探寻矫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执行偏差的可能方向,缓释制度工具逻辑与价值逻辑之间的张力,实现国家、社区与农村居民的健康共治,以回应制度的内在价值诉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陈晰   焦长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项目制的治理方式实现自上而下的运行实践。在财政管理体制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通过“因素法”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间分配管理,最终由县级主管部门统筹支出。在“以县为主”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下,层级化的服务分工、项目化的经费补助与指标化的绩效考核紧密联系。在乡村基层实践中,项目制内含的技术治理和规范化取向通过档案管理渗透到服务供给过程中,档案成为上下“共谋”的操作对象。这一过程中,项目意图和群众需求产生偏差,标准化的信息系统与多元化的乡土社会发生错位,服务实践与日常生活和村庄治理有所分离,造成了项目包“悬浮”于乡土社会的意外后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包学松,洪英  
我国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在很多地区的现状是“工作项目少、工作质量差”,农民对其缺乏信任感,农民的健康不安全新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公共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建立以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载体的服务网络:以项目管理的形式,严格考核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计算,政府为农民每年人均统筹投入15元,可以使农民获得18项免费服务,公共卫生水平将有较大提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华,徐充,胡慕陶  
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大问题是公平性欠缺。寻找到的农村公共卫生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集为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加强农村健康教育;政府为农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发挥公共财政筹集公共卫生资金的作用;整合农村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具有预警和监测功能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旭光  
按照是否严格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传统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可以细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存在为非政府部门供给提供了可能。实践证明,私人供给以及志愿事业组织供给都是行之有效的供给方式。通过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私人供给方式的论证,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非政府供给机制,作为政府供给的有效补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金玲  孟庆跃  苗壮  
为了解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政策能否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与均等化的供给,通过对部分不发达地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地考察,对这一政策进行实证分析。调查中发现:财政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分配时没有考虑流动人口的因素,使得部分拨款错位;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缺乏成本效益分析,成本不清晰;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在基层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没有与医疗经费独立核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雪军  陶海青  毛捷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玉栋  王强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财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实践内嵌于财政改革发展逻辑框架下进行考察,在对比SARS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分析财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机制,并判断疫情对财政收支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在此基础上,剖析财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大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强化资金监管、加强信息交流和公开等近期应急性财税对策,以及健全筹资体制、优化事权划分、调整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等中长期制度性财税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宏力  
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统一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呈现由农村土地小农私有,家庭经营、互助经营和合作经营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又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最后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演进轨迹。从理论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是权利配置服务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配,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有着权利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集权锢农—分权富农—赋权强农,权利封存—权利调整—权利交易三条可循的线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趋向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坚持和三个改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远立,饶克勤,胡善联  
根据理论和经验得知,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主要取决于需要、卫生保险的可得性和对卫生保健服务的支付能力(Jacobs,1996年)。假如没有一个有效的健康保障系统来减少人们在医疗方面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的话,就算是医疗卫生服务可得,他们也会因为支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而被迫放弃就医。1993年和1998年的调查资料揭示出2个十分令人担忧的问题:第一,尽管有证据表明农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延中  
2003年春天暴发的SARS事件目前已经过去,但它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远未平息。SARS事件是一起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但公共卫生事件远不止这一件。2004年春天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也十分严重。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与劳动力流动的日益频繁,使我国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仅是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更重要的是体系和制度建设问题。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在高速持续增长的同时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在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萌  王家耀  吴建  谢双保  赵要军  张亮  
本文从筹资和支付方式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提供机制的历史变化,阐述了现行农村公共卫生提供机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崔育宝   李金龙  张淑林  
实施“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目的在于激发高校与学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促进高校与学科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然而在实践中,“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中存在的评价标准问题、认知错位问题、支撑体系问题等对“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产生一定消极作用。为此,应在正确理解“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内涵、定位与理念的基础上,从约束条件、遴选方式、遴选评价、成效评价、调整方式等多方面对其机制进行完善,并通过建立多元化、健康的第三方评价生态,保障“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有效运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海英  纪红军  
基于投入的非径向压缩测度效率结果表明,2005—2009年中国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对于城市而言,中国农村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说明农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运营效率高于城市医院。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地区,医疗机构固定资产投入的可压缩比都高于卫生从业人员,说明中国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投入存在着相对结构性"过剩"。进一步的配置无效测度表明,中国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无效程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城市地区的配置无效程度平均要高于农村地区,但差距逐年递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