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5)
2023(15657)
2022(12984)
2021(11902)
2020(9911)
2019(22325)
2018(22341)
2017(42441)
2016(23445)
2015(26795)
2014(27091)
2013(26044)
2012(23884)
2011(21682)
2010(22001)
2009(20751)
2008(20718)
2007(18990)
2006(16815)
2005(15596)
作者
(67331)
(56212)
(56030)
(53808)
(35565)
(26670)
(25929)
(21705)
(21227)
(20336)
(19040)
(18944)
(17903)
(17787)
(17574)
(17418)
(17322)
(16553)
(16428)
(16287)
(14248)
(13835)
(13614)
(12993)
(12777)
(12643)
(12615)
(12420)
(11444)
(11243)
学科
(88844)
经济(88721)
管理(71872)
(65201)
(54259)
企业(54259)
方法(36725)
数学(31067)
数学方法(30679)
(28036)
(27719)
中国(27539)
(23498)
业经(22633)
(20317)
地方(18032)
农业(18002)
(16845)
财务(16787)
财务管理(16731)
(16419)
(16377)
贸易(16370)
理论(16319)
(15885)
企业财务(15801)
(15579)
银行(15541)
(15002)
(14790)
机构
大学(334767)
学院(333998)
(130066)
经济(126921)
管理(124409)
研究(108751)
理学(105326)
理学院(104123)
管理学(102201)
管理学院(101534)
中国(83242)
(70372)
科学(66355)
(65660)
(55147)
(55052)
(54197)
中心(51075)
财经(50658)
研究所(49342)
业大(47748)
(45972)
(45571)
师范(45503)
北京(44061)
(43709)
农业(42953)
经济学(40139)
(39148)
财经大学(37079)
基金
项目(213967)
科学(166732)
研究(161681)
基金(151632)
(130993)
国家(129852)
科学基金(110502)
社会(101195)
社会科(95601)
社会科学(95575)
(85191)
基金项目(79612)
教育(75421)
(70755)
编号(69969)
自然(68127)
自然科(66480)
自然科学(66463)
自然科学基金(65258)
资助(60392)
成果(59509)
重点(48454)
课题(47599)
(46760)
(46068)
(44560)
项目编号(43244)
(42998)
国家社会(41776)
创新(41636)
期刊
(151107)
经济(151107)
研究(97828)
中国(70962)
(54542)
学报(53832)
(51712)
科学(45792)
管理(44994)
教育(42272)
大学(40543)
学学(36214)
农业(34176)
图书(34066)
(30670)
金融(30670)
技术(30085)
书馆(26393)
图书馆(26393)
业经(26297)
财经(25544)
经济研究(23741)
(21992)
问题(20164)
(17820)
(17202)
(17166)
论坛(17166)
理论(15745)
(15729)
共检索到515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晓桦  
[目的/意义]创新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了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摆脱路径依赖,实现转型与超越,以制度逻辑考察有关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现状,利用文献调研法探索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制度内涵及外延。[结果/结论]理事会制度是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困境主要表现为法人制度效果有限、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和科层制度根深蒂固等;制度逻辑下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具体包括:明晰主体权责、厘定治理边界,完善利益分配、重塑治理格局,健全监督机制、规范治理行为,推进信息公开、开放治理过程。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炜杰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学术追问,这要求从国家治理层面作出符合中国经验事实与改革逻辑的系统性回答。从主体逻辑来看,党、政府与市场的内在关系成为中国国家建构的组织保障;从制度逻辑来看,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从价值逻辑来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人民城市等一系列国家治理鲜活实践深刻反映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驾驭好资本的价值底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在理论上打破了西方治理理论窠臼,而且在实践中以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刘劲松  
民国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以平民教育为宗旨的心理性特征、以读者为核心的内在性特征和以阅读为中心的外观性特征。国立北平图书馆是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现代化的典范,它秉持以平民教育为宗旨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创新,呈现以阅读为中心的建筑变革。国立北平图书馆的举措对促进民国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秀敏  
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确立的重大目标,公共图书馆治理现代化成为时代命题。在国家治理格局中,公共图书馆治理现代化有赖于政府、社会力量和公共图书馆的平等协商、多元合作。其中,政府以制度构建基本秩序,实施公平的政策完善规则,通过满足公共物品和服务需求履行主导者的责任;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合作建设、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实行共建,通过参与重大政策的制定、加入理事会、发挥行业组织功能等途径实行共治,并以参与绩效评估和满意度评价、日常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实行监督;公共图书馆重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创新组织体系和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容梅  
深圳市福田区自2003年创立总分馆制以来,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成立了福田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率先在全国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理事会制度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理事会作为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议事、决策和监督机构,具有国际化、规范化、社会化等特点,在集聚专家智慧、推进共同治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小泽   许彩慧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理论概括,统筹逻辑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是多个领域之间实现统筹发展,包括人口规模与现代化、先富与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内与国际和平发展。通过对这些方面关系的梳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统筹逻辑,进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小泽   许彩慧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理论概括,统筹逻辑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是多个领域之间实现统筹发展,包括人口规模与现代化、先富与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内与国际和平发展。通过对这些方面关系的梳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统筹逻辑,进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金富  郑锦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客观的必然性。它是从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传统中形成的,是由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职能形成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的历史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研究中,既要根据我国历史传统和国家制度的特征进行历史性与制度性分析,又要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系统分析与科学总结,从中探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的基本逻辑,从而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为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洪彬  
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根基。在系统论的宏观视域中,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构成复杂且内涵丰富,是一个囊括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等因素的综合性系统。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消耗自身资源的历史过程,要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就必须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强化相关制度的建构,不断促进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实现优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尚   彭晨曦  
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图书馆领域的具体表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图书馆发展实际的现代化,具有规模性、普惠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全面性特征。推进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需加强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提升图书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晓玲  
美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之所以在增强图书馆活力、充分发挥其职能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是缘于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法律保障,并且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及经费支持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因此,我国在学习、借鉴这种制度时必然会受到原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与图书馆传统运行模式的局限。这种局限决定了我国在推行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时要立足于现实,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实改变图书馆的传统观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红兵  
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演进,可以从理论、政策和实践三个逻辑剖析。为有效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完善党建引领、章程为核、结构优化、多元协同的治理体系,需以政治领导力、制度引领力、基础组织力、队伍胜任力、创新驱动力、学校凝聚力六个关键能力为突破点,优化治理理念,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大学组织改革的文化逻辑,文化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范式,契合新时代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但是,在大学内部治理的实践场域,面临着行政学术的文化分野、学科文化的藩篱阻隔和制度文化的价值遮蔽等文化治理困境。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取向在于重塑治理文化,在强化大学制度文化的硬治理和精神文化的软治理的基础上,形成"精神-制度"融构的生态型协同治理模式,将文化价值观与大学权力运作有机耦合,推进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易向军  李蔚蔚  
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公民求知自由的一种社会制度,它由宏观层面的法制保障、中观层面的行业协作与微观层面的服务规则构成。而中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设计,要依据宏观制度的要求和安排。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上的任何创新都无法避开国家法律与行业规则的限定。要提高我国公共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需要对各个层次的图书馆制度进行反思、创新和设计。有了契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制度保障,才能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才能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