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30)
2023(18723)
2022(15888)
2021(14829)
2020(12468)
2019(28544)
2018(28160)
2017(53932)
2016(29345)
2015(32901)
2014(32700)
2013(32178)
2012(29835)
2011(26814)
2010(27218)
2009(25189)
2008(25359)
2007(22883)
2006(19939)
2005(17823)
作者
(83197)
(69844)
(69389)
(66613)
(44459)
(33472)
(31861)
(27042)
(26396)
(25215)
(23583)
(23483)
(22330)
(21988)
(21905)
(21658)
(21070)
(20515)
(20183)
(19984)
(17320)
(17150)
(17011)
(15912)
(15788)
(15664)
(15595)
(15566)
(14139)
(14025)
学科
(116014)
经济(115854)
管理(88711)
(87139)
(70099)
企业(70099)
方法(51162)
数学(44803)
数学方法(44150)
(40635)
(35655)
中国(31184)
(28303)
业经(28017)
农业(27008)
地方(23804)
(22441)
(21813)
(21793)
贸易(21781)
财务(21741)
财务管理(21689)
(21222)
企业财务(20646)
(20311)
银行(20278)
(19293)
(18945)
(18930)
金融(18925)
机构
学院(415066)
大学(412332)
(169443)
经济(165711)
管理(159599)
研究(138056)
理学(136963)
理学院(135483)
管理学(133020)
管理学院(132213)
中国(106442)
(85499)
(83850)
科学(82354)
(70488)
(68721)
中心(65316)
财经(64987)
(64430)
研究所(61801)
业大(60087)
(58838)
农业(54350)
(53922)
北京(53406)
师范(53375)
经济学(51599)
(50928)
(50237)
财经大学(47960)
基金
项目(274423)
科学(216548)
研究(202654)
基金(199028)
(172883)
国家(171382)
科学基金(147484)
社会(128687)
社会科(121841)
社会科学(121809)
(107944)
基金项目(104404)
教育(95011)
自然(94608)
自然科(92391)
自然科学(92365)
自然科学基金(90746)
(90458)
编号(82737)
资助(81491)
成果(68654)
重点(62072)
(61480)
(58789)
课题(58197)
(57122)
创新(53433)
(53278)
国家社会(53074)
教育部(53056)
期刊
(189688)
经济(189688)
研究(121381)
中国(85743)
(67459)
(67257)
学报(62537)
管理(59786)
科学(58606)
大学(48732)
教育(46740)
学学(46014)
农业(44594)
(42539)
金融(42539)
技术(37779)
业经(32417)
财经(32159)
经济研究(29497)
(27553)
问题(24921)
(22485)
(21139)
(20285)
统计(19823)
技术经济(19753)
理论(19009)
(18361)
图书(18050)
科技(18025)
共检索到624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建  吴理财  
通过对L村精准扶贫实践的案例研究发现,由于贫困识别过程中村民争当贫困户、非均衡的项目实施及"任务式"扶贫产业开发,导致了农村精准扶贫的制度逆变及村民"气"的不断累积。在此背景下,基层政府通过博弈情景下的政策变通、村庄政治生活的选择性平衡及日常治理中的"做工作"等路径,建构了精准扶贫场域下村庄矛盾调处的策略性机制。由于治理主体之间连带性制衡关系的异化及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的非对称性,农村精准扶贫呈现非均衡性治理的悖论。在当前农村精准扶贫的政策实践过程中,需要建构"均衡性治理"的制度体系,推进贫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建  
通过对L乡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的案例分析发现,贫困治理场域的国家自主性呈现一种嵌入式自主的形态。在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实践过程中,通过贫困治理目标、贫困治理动员机制以及扶贫项目的分类嵌入,国家在贫困治理中体现出明显的自主性,提升了农村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由于国家自上而下嵌入的刚性的贫困治理体系无法有效适应多元化的乡村社会,其认证能力、动员能力及扶贫资源分配能力存在有限性,国家自主性的嵌入遇到一定程度的障碍。应从国家在乡村社会的认证能力、在贫困治理场域中的动员能力及扶贫资源分配的公共性等方面着手,提升国家在贫困治理中的权威及政策执行能力。
[期刊] 求索  [作者] 赵晓峰  
沿着发展国家基础性权力的思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制度建设强调用现代公共治理规则替代因地而异的非正式制度。受此影响,县域治理中的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加快。但从当前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来看,行政体制科层化改革和普遍主义逻辑的制度建设遭遇乡村社会的反制,并没能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某些地方政府陷入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的泥潭。为此,各级党委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把精准扶贫工作确定为特定阶段的重点工作和政治任务,以动员式治理等看似非制度的实践方式,破解科层制的内在弊端,推动扶贫政策落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县域治理中制度建设与非制度实践并存的现象将会长期存在,且具有实践的必要性和客观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劲  
规划是我国政策过程和社会变迁的重要机制。学术界对于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的起草制定阶段,地方实践操作阶段的讨论还较少涉及。中国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扶贫开发是重要的实践领域。文章基于一个"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案例的考察,探讨发展规划的地方运作策略及其实践困境,从而延展出对完善发展规划机制的讨论。研究表明,"作为理念的规划"和"作为实践的规划"是一对无法分割却又颇具张力的命题,发展规划实践运作过程中的条线化控制策略、组织化动员策略以及简单化操作策略虽然自上而下推动了规划从理念到实践的快速落实,但随之产生的规划制定的理想化陷阱、规划实施的形式化风险以及规划落地的负激励效应等现实困境则限制了规划的实践效果。破解这一实践难题,必须返回到规划作为一种社会变迁机制的本质属性层面寻求答案,将规划视为具有系统复杂性、长远渐进性和动态调整性的政策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慧  莫光辉  于泽堃  
文章概括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历程和新发展理念内涵,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是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之间的落差、资源利用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发展能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等。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过程导向和路径导向方面存在价值契合,应从创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理念、梳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势和难点、整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发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方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发展内生能力等六方面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策略,以促进少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颖  
当前扶贫开发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部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只有精准扶贫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2014年通过制度部署精准扶贫得以全面启动。2015年精准扶贫明确作为扶贫开发基本方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6年精准扶贫作为"十三五"规划内容,得以深度推进。2017年精准扶贫向深度贫困地区挺进。在一系列制度保障下,中国精准扶贫事业大步推进,为脱贫攻坚打好坚实基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庆龄  
运用"关联性冲突"的概念,从政策运行与乡土社会互动的角度,对精准扶贫实践的关联性冲突进行阐释。精准扶贫实践的关联性冲突主要表现为:扶贫工作目标的紧迫性与脱贫长期性之间形成结构性张力;扶贫资源分配的弹性化与异化的救助观念互为刺激;形式主义的程序公正与基层组织自主程度之间存在错位冲突。应从政策制度设计、社会基础重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化解关联冲突,以激发村庄内源活力为本,同时增强村庄承接外来资源的能力,内外联动基础上共同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运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绒战堆  陈健生  
农村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关注贫困线之下的贫困人口,而农村脆弱性贫困人口被排除在扶贫政策之外。通过对西藏社区贫困动态案例分析,我们主张,在农村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中应将脆弱性纳入贫困动态理论体系中,通过设置贫困脆弱线,结合个人生命周期分析,并按照脆弱性贫困的不同特征,从建立社会保护机制、生产稳定机制、继续提高扶贫标准、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农村脆弱性贫困加以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绒战堆  陈健生  
农村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关注贫困线之下的贫困人口,而农村脆弱性贫困人口被排除在扶贫政策之外。通过对西藏社区贫困动态案例分析,我们主张,在农村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中应将脆弱性纳入贫困动态理论体系中,通过设置贫困脆弱线,结合个人生命周期分析,并按照脆弱性贫困的不同特征,从建立社会保护机制、生产稳定机制、继续提高扶贫标准、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农村脆弱性贫困加以治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  徐景峰  康凯  
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帮助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精准扶贫理念下,本文将保险精算理论与多重均衡模型有效结合,建立基于农业风险-农业保险的多重均衡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量化农户在巨灾风险下的陷贫概率,讨论农业保险的扶贫效果,对农业保险有效扶贫对象进行识别,在差异化农业保险补贴和多样化农业保险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阳  
我国农村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历史交汇期,农村金融面临深刻变革。论文以金融精准扶贫丰富实践为基础,与推进银行业务转型相结合,强化了金融在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社会运行管理中的功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房风文  邵苗苗  王向太  
针对贫困地区,我国出台了诸多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推出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内地中职班、东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为贫困地区教育公平、民生改善、教育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仍受到较多内外因素制约,影响精准扶贫效能发挥。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要统筹谋划,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薇  祝伟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成为"后脱贫攻坚时代"的重点工作,而重中之重则是通过对帮扶政策效果的多维评估,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本文基于G省B市2015~2017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收集11131户贫困家庭微观追踪数据,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对帮扶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研究发现,现有帮扶政策对贫困户收入和劳动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在生活质量、健康等非收入贫困维度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随着帮扶政策实施的深入,减贫效应在不同维度贫困上均显著体现,其中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减贫效果尤为明显,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现有帮扶政策在非收入维度的减贫效果表现出一定的普惠性,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和金融帮扶政策等具体帮扶措施对贫困户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减贫效果明显且具有针对性,但在改变健康状况的作用较弱。上述多维评估研究为"后脱贫攻坚时代"进一步优化完善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安琪  杨国涛  
贫困问题是全世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消除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贫困,一直是中国、巴西和印度面临的重大问题。三个国家在脱贫工作中,其策略、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差异也十分明显,减贫效果也有所不同。在多国比较中,中国所开展的以精准扶贫为指导的扶贫工作反映出了十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减贫成效尤为明显,因此对于其它国家扶贫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的扶贫经验强调了两点。首先,针对贫困原因对症下药,是国家扶贫发展的关键。其次,实施扶贫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相应政策,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大举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力  
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发现,妇女贫困问题有其特殊性,妇女较男子更为贫困,其所面对的贫困问题更加严重。文章以贵州省扶贫实践为基础,探索其扶贫过程中对女性需求、妇女发展的关注。研究发现: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纳入了助推妇女脱贫的内容,精确瞄准、精准助力、多途径助推贫困妇女脱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妇女反贫困仍然面临诸多政策困境,妇女反贫困要真正进入政府扶贫政策决策主流,普惠贫困妇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进妇女反贫困,应把性别平等纳入扶贫政策系统;实现精准扶贫,应把妇女列为关键目标,反贫困政策应把妇女作为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