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1)
- 2023(12904)
- 2022(11391)
- 2021(10762)
- 2020(9142)
- 2019(21049)
- 2018(20896)
- 2017(40869)
- 2016(22281)
- 2015(24889)
- 2014(24889)
- 2013(24342)
- 2012(22210)
- 2011(19845)
- 2010(19817)
- 2009(18469)
- 2008(18091)
- 2007(15906)
- 2006(13965)
- 2005(12453)
- 学科
- 济(85534)
- 经济(85403)
- 管理(72826)
- 业(64852)
- 企(56227)
- 企业(56227)
- 方法(39827)
- 数学(34333)
- 数学方法(33931)
- 财(28819)
- 农(21426)
- 中国(21351)
- 制(20140)
- 业经(19363)
- 学(17956)
- 务(17728)
- 财务(17658)
- 财务管理(17620)
- 企业财务(16841)
- 地方(16597)
- 理论(14440)
- 贸(14234)
- 贸易(14227)
- 技术(14173)
- 农业(14077)
- 体(13932)
- 易(13828)
- 和(13792)
- 环境(13785)
- 银(13646)
- 机构
- 大学(316089)
- 学院(311861)
- 管理(127870)
- 济(124754)
- 经济(122066)
- 理学(111348)
- 理学院(110170)
- 管理学(108422)
- 管理学院(107847)
- 研究(101160)
- 中国(74744)
- 京(66323)
- 财(62399)
- 科学(60819)
- 所(49644)
- 财经(49110)
- 农(45453)
- 中心(45436)
- 研究所(44838)
- 业大(44826)
- 江(44643)
- 经(44613)
- 北京(41820)
- 范(39634)
- 师范(39284)
- 经济学(37317)
- 院(37017)
- 财经大学(36700)
- 州(36158)
- 农业(35356)
- 基金
- 项目(214834)
- 科学(169956)
- 研究(158541)
- 基金(157724)
- 家(136267)
- 国家(135162)
- 科学基金(117311)
- 社会(100584)
- 社会科(95332)
- 社会科学(95308)
- 基金项目(84425)
- 省(82377)
- 自然(76367)
- 自然科(74593)
- 自然科学(74579)
- 自然科学基金(73253)
- 教育(72628)
- 划(69528)
- 资助(64642)
- 编号(64565)
- 成果(52913)
- 部(48195)
- 重点(47313)
- 创(44778)
- 发(44101)
- 课题(43689)
- 制(42930)
- 教育部(41941)
- 创新(41759)
- 国家社会(41152)
- 期刊
- 济(135897)
- 经济(135897)
- 研究(93985)
- 中国(57826)
- 财(49215)
- 管理(47352)
- 学报(47246)
- 科学(43795)
- 农(40758)
- 大学(36475)
- 学学(34334)
- 教育(33360)
- 农业(27947)
- 融(26739)
- 金融(26739)
- 技术(25879)
- 财经(24268)
- 经济研究(21052)
- 业经(21009)
- 经(20546)
- 问题(17683)
- 理论(15983)
- 图书(15780)
- 科技(14936)
- 技术经济(14808)
- 实践(14601)
- 践(14601)
- 现代(14144)
- 版(13847)
- 业(13721)
共检索到452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旭阳
由于长期以来对经济建设的过度强调、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不对称和财税体制的不健全,地方政府投资存在着投资规模偏大、投资结构失衡、投资决策过于主观和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机制,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建立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引导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培育地方主体税种,通过PPP等模式缓解财政压力,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婷 李祥云
随着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的加剧导致了地方政府缺少相关的财务约束,忽视了盲目的投资所带来的过度负债。如何"硬"化预算软约束、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压力是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预算软约束和政府投资冲动之间的关联性,并选取了2008-2017年的预算软约束资金的来源要素变量所对应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各种变量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原因,不同的预算软约束资金来源会给我国带来财政赤字问题。文章根据模型的估测结果,提出了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缓解地方过度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投资冲动 分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勇 陈思霞
财政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地方政府普遍过度负债,如何"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调整地方政府支出的超额扩张是解决当前大规模债务的基础课题之一。本文借鉴BFI指数构建了中国省级财政预算约束指数,并分析了影响财政预算约束及预算约束调整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约束地方政府预算超额扩张;而分权导致的以经济增长为标尺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是造成地方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较差的制度环境更容易诱导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偏向性配置,从而加剧其在建设性领域中的投资冲动,降低了预算约束调整成功的可能性。在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的同时,着重改革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竞争的扭曲性制度激励,有利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华
当前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已成为影响我国公共财政安全和社会经济的重大隐患。本文以预算软约束理论为视角,从传统的预算软约束和变异的预算软约束两个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偏好行为进行了分析,以探求其制度性根源。从这一新的视角出发,本文认为上述问题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辖区内组织等各方各有期待、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经济体制弊端和政府体制弊端混合体,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政府体制改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骏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认为,引入市政债券市场和配套改革可以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长期来看,地方债应该逐步取代当前政府融资平台中的贷款、信托等较不透明的融资方式,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来源,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还可降低地方政府融资的期限错配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预算 市政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税制结构变迁对政府预算软约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税制结构变迁对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通过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税制结构变迁对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影响,结果显示:现行税制和分税制下不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投资扩张冲动是造成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重要机制。最后,根据上述理论和实证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制结构 预算软约束 税收优惠 投资冲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毕泗锋 王雪原
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长期以来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学界与业界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使用2015年2季度—2018年4季度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交易数据并匹配地区经济指标,从地方债券总价差中剥离出违约风险溢价,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因素对地方债券违约风险溢价的冲击,间接测度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的变化。研究发现,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地区经济增速、财政收支比以及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GDP占比等地区经济因素显著影响地方债券违约风险溢价,反映出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本研究评估了地方政府发行"自发自还"债券对预算软约束的缓解效果,可为地方政府下一步的融资改革和债务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承怡
财政支出竞争作为地方政府争夺要素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要素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损失。文章构建一个软预算约束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模型,并基于2009—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竞争策略的空间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公共投资与公共服务两类支出均能吸引资本等要素的流入,因而各地区表现出财政支出的"逐底竞争"。其中,公共投资竞争策略相较于公共服务策略,对资本要素的吸引力更强,这也是造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重基建、轻民生"的结构扭曲的原因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秋婵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庞大已成为困扰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文章从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为着眼点,研究国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否满足跨期预算约束,在借鉴国内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方债务实情,拓展了传统的跨期预算方程,将债务的期限结构纳入到跨期预算约束方程中。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不能严格的满足跨期预算约束。随着国家预算法的完善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规范化管理,以跨期预算约束模型为基础的约束机制将是衡量地方政府财政是否可持续性的基准。
关键词:
跨期预算约束 债务规模 可持续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吉瑞 王怀芳 朱平芳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财政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地方政府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融资约束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地方政府投资受到了融资约束,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②"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所导致的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约束,而金融发展则缓解了融资约束现象,财政缺口较小、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条件,促进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投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献金 孙会兵 邓桢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模型,提出政府支出行为的"四阶段"假说,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大致处于"四阶段"的第二、三阶段之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明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金刚 刘钰彤 李永涛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偏低。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提高社会保险资金征管效率"。本文基于2010~2015年全国31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方法探讨了制度抚养比对养老保险基金地区征缴率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基金地区征缴率随着制度抚养比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二者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最大化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的制度抚养比拐点约为0.56~0.65。造成上述曲线关系内在原因可能是地方政府养老保险基金主体责任存在软约束问题,即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较大时地方政府可以较多使用征缴收入之外资金弥补养老金收支缺口,从而降低了养老保险征缴率。因此,本文认为尽快实行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建立中央及直属部门垂直征缴体制和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地区征缴激励机制是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制度抚养比 养老保险基金 征缴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家勤 石琳
中国地方政府存在过度负债的行为倾向,这与预算约束呈现了背离之势。研究地方政府突破预算约束而过度负债的行为机制,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入手:客观上,由于分税制、项目制、晋升激励机制等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负债过度;主观上,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经济人"的本质诱发道德风险而使地方政府过度负债。抑制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行为,关键在于建立规范的地方融资举债机制,避免金融道德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软预算约束 道德风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谭志武
从现代预算制度的起源看,政府预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立法机关通过控制政府支出从而约束政府及其部门行为的重要手段。但是,从最近几年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看,我国政府预算软约束现象比较普遍。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后果很严重,不仅不能发挥约束政府行为的功能,还可能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甚至引发社会腐败。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很多,但是在我国,政府预算软约束的根本原因在于预算制度不完善、与预算制度配套的相关制度不匹配。硬化政府预算约束,必须完善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及其相关的配套制度。
关键词:
审计成果利用 政府预算 预算软约束 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 侯晓东
中国社会经济已出现相当程度的失衡。部分工人、农民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内需一直不足,环境污染等。这些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时期曾普遍出现过。当时,工会力量尚不能有效约束资本,民主制度尚把广大劳工排除在外,导致政府与资本结盟,缺少约束的资本追求利润导致社会经济失衡。但随着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劳动通过民选政府间接约束资本。工会力量的不断强大直接约束资本。由此,劳资的力量趋于平衡促成社会经济不断走向平衡。当下的中国,工会尚不能对资本形成有效约束。民众对民主的实际参与度低,不能有效约束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为GDP高度依赖资本,导致资本缺少约束,社会经济走向失衡。要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平衡,首要是实现劳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