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6)
- 2023(17658)
- 2022(15167)
- 2021(13852)
- 2020(12071)
- 2019(27758)
- 2018(27156)
- 2017(52294)
- 2016(28181)
- 2015(31622)
- 2014(31304)
- 2013(30775)
- 2012(28277)
- 2011(25457)
- 2010(25296)
- 2009(23822)
- 2008(23644)
- 2007(21082)
- 2006(18273)
- 2005(16492)
- 学科
- 济(114717)
- 经济(114551)
- 管理(84601)
- 业(81203)
- 企(68400)
- 企业(68400)
- 方法(55795)
- 数学(49609)
- 数学方法(49009)
- 财(34600)
- 制(30367)
- 农(29535)
- 中国(28793)
- 银(25680)
- 银行(25533)
- 业经(24335)
- 行(24054)
- 学(22807)
- 贸(21767)
- 贸易(21757)
- 务(21543)
- 财务(21481)
- 财务管理(21429)
- 易(21159)
- 融(20854)
- 金融(20849)
- 地方(20455)
- 企业财务(20380)
- 农业(19347)
- 体(18032)
- 机构
- 大学(403608)
- 学院(399408)
- 济(165927)
- 经济(162678)
- 管理(155924)
- 理学(134776)
- 理学院(133330)
- 研究(132878)
- 管理学(130953)
- 管理学院(130240)
- 中国(105540)
- 京(83795)
- 科学(81203)
- 财(79697)
- 农(73106)
- 所(66955)
- 财经(63400)
- 中心(62896)
- 业大(62685)
- 研究所(60932)
- 江(60359)
- 农业(57999)
- 经(57644)
- 北京(51884)
- 经济学(51723)
- 范(48771)
- 师范(48103)
- 院(47737)
- 财经大学(47386)
- 州(47360)
- 基金
- 项目(272551)
- 科学(214907)
- 基金(201495)
- 研究(191348)
- 家(178213)
- 国家(176570)
- 科学基金(151338)
- 社会(123665)
- 社会科(117433)
- 社会科学(117398)
- 基金项目(106619)
- 省(105861)
- 自然(100502)
- 自然科(98246)
- 自然科学(98212)
- 自然科学基金(96496)
- 划(89738)
- 教育(88926)
- 资助(82707)
- 编号(74390)
- 重点(62022)
- 部(60920)
- 成果(59991)
- 创(56956)
- 发(56878)
- 科研(53565)
- 创新(53402)
- 教育部(52366)
- 国家社会(52087)
- 课题(51599)
- 期刊
- 济(174607)
- 经济(174607)
- 研究(114241)
- 中国(76158)
- 学报(68910)
- 农(64835)
- 财(64274)
- 科学(61058)
- 管理(57167)
- 大学(52009)
- 学学(49493)
- 融(47348)
- 金融(47348)
- 农业(41671)
- 教育(35231)
- 技术(33543)
- 财经(32122)
- 经济研究(28278)
- 业经(27422)
- 经(27383)
- 问题(23451)
- 业(23020)
- 版(20657)
- 贸(20186)
- 统计(19857)
- 技术经济(19347)
- 理论(19066)
- 策(18563)
- 科技(18305)
- 国际(17704)
共检索到59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子梁 原晓惠
本文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营的外资银行效率水平进行估算,并实证分析制度距离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商业银行容易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环境的深度影响,其国际化中面临的国别风险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系统分析国别风险及其对银行海外经营效率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关于国别风险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中,国别风险的概念往往局限于海外信用风险等单一风险,且实证研究少。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外资银行为研究样本,利用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距离来测量国别风险,并分析其对外资银行效率水平的影响。此外,本研究的创新点还在于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营的所有外资银行按母国来源地划分为来自发达经济体和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外资银行,并对其进行对比。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制度距离 国别风险 效率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翀 于秀丽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入世前后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往来的负向关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都更为突出;根据细分地域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作用比我国与亚洲沿线国家更加突出;收入组别结果表明,我国与中高等或中低等收入子样本中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证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提升制度包容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为后续双边贸易发展以及政策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亚平 高玥
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鸿沟可能会阻碍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已有经验研究关于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OFDI选址的影响及如何缓解制度距离带来的制度风险还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2003-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投资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基于制度距离与海外华人网络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正式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的OFDI选址具有"非对称性效应",企业OFDI倾向于负向制度距离接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第二,我国企业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亚平 高玥
"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鸿沟可能会阻碍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已有经验研究关于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OFDI选址的影响及如何缓解制度距离带来的制度风险还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2003-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投资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基于制度距离与海外华人网络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正式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的OFDI选址具有"非对称性效应",企业OFDI倾向于负向制度距离接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第二,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选址表现出对制度距离的"异质性偏好",技术研发型OFDI偏好正向制度距离大的国家,商务服务型OFDI和当地生产型OFDI规避负向制度距离大的国家;第三,不论哪种投资动机,海外华人网络的活跃都能促进我国企业OFDI。因此,应在识别制度距离的方向和幅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投资动机的OFDI推行差别化的鼓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同时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华人华侨组织,建立东道国海外华人华侨关系网络与海外直接投资联结机制,推动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良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和规范性制度距离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负向影响;传统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选择行为仍然重要。基于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复杂机制,本文对其方向性加以区分并检验,发现中国企业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时,制度距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黄凯
以"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而法制制度距离则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制度距离差异分为大、小两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存在明显的惯性特征即前期投资会显著影响当期投资,又遵循着出口导向型投资,而且还倾向于投资那些汇率估值较低、基础设施更完善、劳动产出更高的国家或地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走出去"规划逐步稳健发展。已有研究文献表明,制度距离差异将直接影响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基于此,本文首先采用重新标度的距离聚类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差异的三大维度划分分析,然后基于贸易引力全对数模型完成不同维度下的制度距离对直接投资的进口与出口贸易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全样本与制度距离差异小的国家呈现出口创造效应;制度距离差异中等、大的国家呈现短期替代、长期创造效应。(2)制度距离差异中等国家呈现进口创造效应;全样本、制度距离差异小、大的国家呈现短期替代、长期创造效应。最后根据本文实证结果、结合研究国家所处的地理空间归属,从而提出空间差异化投资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贸易 制度距离 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世豪 张纯威
文章运用2005~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双边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整体上呈现"制度接近"特征;制度距离对OFDI不仅具有显著的直接抑制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市场寻求动机对OFDI的促进作用;不同方向的制度距离对OFDI的影响有所差异,负向制度距离的影响并不明显,而正向制度距离明显阻碍了OFDI。进一步运用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制度距离对OFDI的影响存在自身的单一门限效应,未跨越门限值时,制度距离对OFDI的影响不显著;跨越门限值后,制度距离对OFDI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海波 李伏安 钟伟
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布局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7年18家中资商业银行已进入的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方法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双边贸易额以及东道国的政局稳定性是主要影响因素;客户追随是主要动因;地理距离、文化相似性等因素也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略显不足;而东道国的经济与银行业发展水平两个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此,进一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了所有国家的评价得分,提出了布局策略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月娥 张吉国
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2000~2017年农产品贸易数据的分析,发现文化距离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和贸易总额均有显著阻碍作用,对进口有促进作用,不同文化维度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同;就不同地区而言,文化距离对沿线亚洲和欧洲国家农产品出口和贸易总额具有负向影响,对进口的影响有所差异,亚洲国家为负,欧洲为正;就不同阶段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文化距离对农产品贸易起显著阻碍作用,之后起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基于此,需要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贸易便利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减轻文化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充分尊重不同文化,发挥其对农产品贸易尤其是进口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轶立 刘澄
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面,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待深入探讨。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借助Kogut和Singh等的方法构建跨国文化距离的测算指标,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实证探讨1993-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样本期间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即沿线贸易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小,双边贸易往来越频繁。文化距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轶立 刘澄
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面,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待深入探讨。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借助Kogut和Singh等的方法构建跨国文化距离的测算指标,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实证探讨1993-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样本期间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即沿线贸易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小,双边贸易往来越频繁。文化距离分项维度的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而细分地域与收入组别的估计结果表明,欧洲、中低等收入国家子样本中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这意味着中国与欧洲、中低等收入沿线国家在文化融合与包容性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应着力优化"软环境",逐步缩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坚持文化先行,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来化解和消除相互之间的沟通障碍与贸易壁垒,稳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与贸易结构优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文佳 魏龙
"一带一路"倡议是多边框架下的制度联通平台,对中国OFDI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使用全球治理指数(WGI)指标构建制度的全局莫兰指数,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空间关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制度的空间关联对中国OFDI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OFDI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东道国制度的空间关联影响中国OFDI"制度风险偏好"。制度的空间关联强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中国OFDI的空间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永庆 杨小云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沿线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程度日益增高,农产品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尽管农产品贸易成本逐渐降低,但国家之间仍然存在较高的关税、文化、制度等影响贸易成本的距离因素,而经济距离的差异也导致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基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机构的数据,对2007-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缩小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经济距离,进而为降低农产品贸易成本提供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富华 贺歌 姜玉梅
本文针对2008—2017年中国对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基于双边、多边投资政策协调视角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会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双边政治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会强化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减弱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为代表的多边投资协调机制会部分抵消双边投资政策协调机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而双边投资协定会弱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多维距离与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关系研究
东道国投资风险、国家距离与我国OFDI布局选择——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证据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与对策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研究
文化距离对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集中度的影响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跨境电商发展、贸易距离与对外贸易增长——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介效应检验
技术距离、经济差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技术合作
机器学习在中国海外投资效率预警中的应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境外经贸合作区、制度禀赋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