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9)
- 2023(14282)
- 2022(11876)
- 2021(11172)
- 2020(9418)
- 2019(21456)
- 2018(20589)
- 2017(39096)
- 2016(21217)
- 2015(24045)
- 2014(23265)
- 2013(23164)
- 2012(21412)
- 2011(19399)
- 2010(19279)
- 2009(18166)
- 2008(18066)
- 2007(15858)
- 2006(14097)
- 2005(12939)
- 学科
- 济(85263)
- 经济(85127)
- 管理(71426)
- 业(69057)
- 企(59404)
- 企业(59404)
- 方法(38772)
- 数学(33616)
- 数学方法(33357)
- 财(31613)
- 中国(25022)
- 制(23374)
- 农(21742)
- 贸(20634)
- 贸易(20625)
- 易(20265)
- 业经(19605)
- 务(19270)
- 财务(19234)
- 财务管理(19197)
- 企业财务(18345)
- 体(16830)
- 学(15952)
- 银(15544)
- 融(15535)
- 金融(15533)
- 银行(15506)
- 技术(15015)
- 行(14759)
- 农业(14424)
- 机构
- 大学(310637)
- 学院(304893)
- 济(135888)
- 经济(133614)
- 管理(119522)
- 研究(106259)
- 理学(103660)
- 理学院(102565)
- 管理学(101246)
- 管理学院(100697)
- 中国(83600)
- 财(67062)
- 京(64948)
- 科学(60844)
- 所(53144)
- 财经(52535)
- 农(50788)
- 经(48186)
- 研究所(47971)
- 中心(47349)
- 业大(44188)
- 江(43133)
- 经济学(42917)
- 北京(41094)
- 农业(40035)
- 财经大学(39530)
- 经济学院(38746)
- 院(37849)
- 范(36021)
- 师范(35573)
- 基金
- 项目(203836)
- 科学(162565)
- 基金(153821)
- 研究(145457)
- 家(135953)
- 国家(134900)
- 科学基金(115662)
- 社会(97904)
- 社会科(93173)
- 社会科学(93150)
- 基金项目(80986)
- 省(74545)
- 自然(74326)
- 自然科(72692)
- 自然科学(72667)
- 自然科学基金(71515)
- 教育(66415)
- 划(64609)
- 资助(62532)
- 编号(55208)
- 部(47534)
- 重点(46116)
- 成果(45642)
- 创(43538)
- 国家社会(42668)
- 发(41998)
- 制(41850)
- 教育部(41474)
- 创新(40860)
- 人文(39459)
- 期刊
- 济(143481)
- 经济(143481)
- 研究(94011)
- 中国(60869)
- 财(54040)
- 学报(49871)
- 科学(45881)
- 管理(45381)
- 农(45029)
- 大学(38326)
- 学学(36395)
- 融(30665)
- 金融(30665)
- 农业(30251)
- 财经(26915)
- 教育(25964)
- 经济研究(25110)
- 经(23086)
- 技术(22248)
- 业经(20626)
- 贸(20244)
- 国际(19927)
- 问题(19305)
- 业(17906)
- 世界(17199)
- 版(14505)
- 技术经济(14370)
- 科技(13901)
- 财会(13555)
- 会计(13393)
共检索到460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璐 杨蕙馨
跨国并购是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模式。随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事件的迅速增长,从制度距离层面对跨国并购整合效果与并购绩效的研究成为热点。然而,不同学者对制度距离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不同结论,其作用机制与效果仍待进一步探究。以中国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的60起跨国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以样本企业并购事件发生前后两年总资产收益率变化为因变量,通过剖析制度距离不同层面及并购母公司国际经验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明确了制度距离不同维度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路径与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厚宾 王蔷瑞
以资源基础理论为主线,整合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采用2011~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双方的资源互补性对并购方创新绩效的影响,考察了文化距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互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距离负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吸收能力发挥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跨国并购的资源获取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新兴市场企业跨国并购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淼
回顾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的经验可以发现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与中国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制度,但制度差距对跨国并购的成败有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以往的研究结论没有定论。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研究框架系统地给出影响机制。为此,首先回顾已有的制度差异对跨国并购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成果,就制度差异对跨国并购影响机制的原因和结果做出详细的分析,并给出该视角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跨国并购绩效 制度距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志红
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视角,实证研究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知识距离、吸收能力与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知识深度距离对潜在吸收能力有负向影响作用,知识宽度距离对潜在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作用,潜在吸收能力有利于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组织学习在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间起调节作用,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最终有利于合作绩效的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志红
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视角,实证研究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知识距离、吸收能力与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知识深度距离对潜在吸收能力有负向影响作用,知识宽度距离对潜在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作用,潜在吸收能力有利于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组织学习在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间起调节作用,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最终有利于合作绩效的提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钧霆 张欣童 佟继英
文化距离可以衡量国际商务环境中的文化差异,即两国之间在顾客偏好、竞争类型和商业规则等方面的差异,其在技术转移及跨国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02—2020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影响机制及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亚洲样本和非亚洲样本、高收入样本和低收入样本之间均存在差异性;以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及贸易开放度为代表的吸收能力,对文化距离的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缩小文化距离、实施内涵式出口导向升级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制、强化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出口贸易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裴瑱 彭飞
以96家沪深上市公司2010—2015年期间1150起海外并购案例为样本,从文化视角探讨跨国并购企业的异质性,实证分析了跨国并购企业所在区域文化的异质性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的文化距离、区域水稻文化都会降低中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绩效,并且并购规模越大,文化距离、水稻文化的负面影响越大;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经验能够减缓文化距离和水稻文化对于海外投资规模绩效的负面影响,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投资绩效,但是随着并购规模的加大,这种正面效应会减弱。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南稻北麦 海外并购绩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江珊 魏炜 张金鑫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发起的172起对外跨国并购的事件为样本,利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分别与海外并购溢价呈正相关;国有产权性质会显著正向调节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与并购溢价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制度距离 文化距离 产权性质 并购溢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弛 余鹏翼
文章利用20092015年中国企业222起跨国并购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如果被并购的企业属于敏感行业,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对于水平并购这种负相关尤为显著,但是在垂直并购中并不显著。非正式制度距离与整体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在水平并购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其原因是中国企业对自身文化过高的认同,对标的企业文化不够尊重,对于垂直并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其原因是中国企业与目标企业在管理上保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弛 余鹏翼
文章利用2009~2015年中国企业222起跨国并购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如果被并购的企业属于敏感行业,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对于水平并购这种负相关尤为显著,但是在垂直并购中并不显著。非正式制度距离与整体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在水平并购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其原因是中国企业对自身文化过高的认同,对标的企业文化不够尊重,对于垂直并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其原因是中国企业与目标企业在管理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文章的结论说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中国企业在并购后仍应努力适应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并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跨国并购的绩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孟雪
本章文以高技术产业的吸收能力和技术溢出效应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定量研究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效应的模型,并从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007年的面板数据发现:由于跨国并购对R&D投入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它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两面性。从跨国并购到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以研发投入衡量吸收能力,运用文章关于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关系的六个假设命题,将跨国并购对研发投入的作用传导到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汉文 杨晴贺 杨道广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剧、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不断提升。基于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但东道国与我国的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越远,内部控制对跨国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弱。进一步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发现,内部控制主要通过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要素正向影响跨国并购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提升跨国并购绩效的效应在并购方具有跨国并购经验和跨国并购交易规模较大时更为显著。因此,建议监管部门或行业组织出台有关企业海外经营与发展的内部控制指引,企业也应重视与强化海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关注国家距离因素的影响,以降低跨国并购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艾莲 封军丽 刘柏
基于2008~2015年间世界47个经济体的668起企业跨国并购事件,通过实证检验甄别了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其中个人主义维度的文化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权力距离维度的文化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竞争力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并方并购前的资产负债率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正效应。跨国并购的目的不仅是规模的扩大,而且是效益的提升,文化与制度距离的作用对于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所以,为了提升跨国并购效率,需顺应不同文化距离维度的作用路径,避免同一方向的文化距离强化导致效果抵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在经济交往的同时,增强文化交流,释放文化和制度软环境对跨境投资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小节 马美婷
本文整合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观,以2016年在沪深A股市场上市的163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事件为样本,探究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正式制度距离、非正式制度距离均对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即正式制度距离或非正式制度距离越大,海外并购绩效越差;中国企业利用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即丰富的海外并购经验或较强的政治关联均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削弱制度距离对海外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深化了新兴经济体海外并购绩效的研究框架,对中国企业如何发挥异质性资源优势来提升海外并购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科技、吸收能力与并购绩效——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距离能“缩短”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检验
跨国并购整合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资源互补性和文化距离的调节作用
跨国并购背景下国家间距离与公司治理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跨国公司母公司知识和海外子公司绩效——吸收能力、信任和沟通频率的调节作用
服务业FDI、吸收能力与国际R&D溢出效应——一项跨国经验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知识距离与跨国并购股权选择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网络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吸收能力和进入方式的交互模型
吸收能力、知识转移与跨国公司的突破性创新绩效
国际并购企业跨文化吸收能力评价案例研究